一种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43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及车辆,涉及车辆内饰技术领域,一方面,该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翻转机构和锁定机构,副仪表板主体通过翻转机构用于与车体结构可转动连接,以相对于上述车体结构从第一设定位置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上述副仪表板主体通过锁定机构在上述第一设定位置时与上述车体结构锁定连接。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翻转的副仪表板的车辆。通过翻转机构相对于车体结构翻转设定角度,从而使副仪表板主体以相对于车体结构从第一设定位置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以打通主、副驾驶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副仪表板阻隔主、副驾驶区域而造成空间狭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内饰,具体涉及一种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副仪表板位于主副驾驶之间,将主驾驶和副驾驶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区域。

2、目前车辆的副仪表板与车体结构固定设置,当驾乘人员需要在主、副驾驶区域之间通行,尤其在车辆事故中无法打开相应区域的车门,而需要从对侧开门以实施救援时,此时副仪表板阻碍了主、副驾驶区域的连通,不利于快速救援;另外,当停车空间紧张,经常会出现主、副驾驶的车门由于阻挡而无法打开,此时需要从对侧门进入,此时副仪表板也阻碍了主、副驾驶区域的连通,不便于司乘人员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副仪表板阻隔主、副驾驶区域而造成空间狭窄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其通过翻转机构用于与车体结构可转动连接,以相对于上述车体结构从第一设定位置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上述副仪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主体(1),其通过翻转机构用于与车体结构(2)可转动连接,以相对于所述车体结构(2)从第一设定位置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通过锁定机构(3)在所述第一设定位置时与所述车体结构(2)锁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上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锁定机构(3)位于所述限位孔(11)的下方,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4)包括第一驱动杆(341)和第二驱动杆(342),所述第一驱动杆(341)的一端与一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主体(1),其通过翻转机构用于与车体结构(2)可转动连接,以相对于所述车体结构(2)从第一设定位置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通过锁定机构(3)在所述第一设定位置时与所述车体结构(2)锁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1)上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锁定机构(3)位于所述限位孔(11)的下方,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4)包括第一驱动杆(341)和第二驱动杆(342),所述第一驱动杆(341)的一端与一所述卡持臂(31)的卡持段抵持,所述第二驱动杆(342)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卡持臂(31)的驱动段抵持,所述第一驱动杆(341)和所述第二驱动杆(342)的另一端分别向主驾驶室和副驾驶室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卡持段远离驱动段的端部均设有卡持部(313),两个所述卡持部(313)分别位于所述卡持段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持臂(31)的驱动段通过传动组件(33)连接,用于当任一所述卡持臂(31)的驱动段运动时,带动另一所述卡持臂(31)的驱动段同步运动,以使两个所述卡持臂(31)的驱动段同步靠近或远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转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3)包括滚轮(331)和传动链(3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方武庹特黄颖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