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盖顶升器和运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39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07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擎盖顶升器和运载装置,该引擎盖顶升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气体发生器和活塞杆;外壳上设置有供活塞杆伸出外壳的连通孔;活塞杆的一端与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相对设置,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连通孔相对设置;活塞杆上设有排气结构,在部分活塞杆伸出外壳时,排气结构连通外壳的内腔与外部环境。通过排气结构能将外壳内的气体排出至外部环境,从而在活塞杆顶升起引擎盖的过程中,减缓活塞杆的移动速度;并且,在气体发生器结束工作后,在引擎盖的重力作用下,外壳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活塞杆上的排气结构排出,从而使得活塞杆沿自身轴向方向缩回至外壳内,实现活塞杆的自动回位,使得引擎盖自动回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引擎盖顶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引擎盖顶升器。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对车辆行驶安全越来越重视。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头部容易和车辆的引擎盖直接发生刚性碰撞而导致行人头部受伤。为了防止行人头部与到引擎盖发生刚性碰撞,大都采用引擎盖顶升器将引擎盖顶起,增加引擎盖和机舱间的间隙,避免行人头部与机舱硬物发生刚性碰撞,使得行人头部与引擎盖之间为弹性碰撞,降低行人受到的伤害。

2、然而,大部分引擎盖顶升器是通过触发药剂产生气体的方式来顶升起引擎盖,在完成行人保护的作用后,引擎盖无法自动回位,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视线,需要驾驶员手动将引擎盖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擎盖顶升器和运载装置,以实现引擎盖的自动回位。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擎盖顶升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气体发生器和活塞杆;

3、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外壳的连通孔;

4、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孔相对设置;

5、所述活塞杆上设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设置为,在至少部分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外壳时,所述排气结构连通所述外壳的内腔与外部环境。

6、可选地,所述排气结构的一端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所述排气结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连通孔的位置。

7、可选地,所述活塞杆包括杆底座和杆主体;

8、所述杆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杆底座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杆主体;

9、所述杆底座的外径大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径,所述杆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径;

10、所述排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杆主体上,所述排气结构的一端靠近所述杆底座设置,所述排气结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杆主体靠近所述连通孔的一端。

11、可选地,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排气槽。

12、可选地,所述排气槽为长条形槽,并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延伸。

13、可选地,所述排气槽设有若干个,所有所述排气槽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

14、可选地,所述引擎盖顶升器还包括封头结构;所述封头结构套设在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连通孔的一端,所述封头结构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外壳过盈配合。

15、可选地,所述封头结构包括密封件和缓冲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密封件分别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外壳过盈配合;

16、在所述气体发生器未工作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连通孔内,且与所述密封件搭接;

17、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所述缓冲件和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连通孔伸出所述外壳。

18、可选地,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排气槽;在至少部分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外壳时,至少部分所述排气槽与所述密封件相对设置。

19、可选地,所述引擎盖顶升器还包括发生器套件;所述发生器套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发生器套件与所述外壳过盈配合,所述发生器套件与所述活塞杆抵接;

20、所述发生器套件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21、可选地,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发生器套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

22、所述发生器套件包括安装座和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凸起部;所述安装空间位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凸起部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和所述安装槽的连接孔。

23、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内腔设为阶梯孔;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阶梯孔的台阶上。

24、可选地,所述引擎盖顶升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的固定片。

2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运载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引擎盖顶升器和运载装置中,气体发生器在接收到工作信号时,迅速触发产生气体,以推动活塞杆通过连通孔伸出外壳,并顶升起引擎盖,实现保护行人的作用;由于活塞杆上的排气结构能够在部分活塞杆伸出外壳时连通外壳的内腔与外部环境,外壳内的部分气体通过活塞杆上的排气结构排出,从而能够减缓活塞杆伸出外壳的移动速度,减少引擎盖受到的冲击;并且在气体发生器结束工作后,在引擎盖的重力作用下,外壳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活塞杆上的排气结构排出,从而使得活塞杆沿自身轴向方向缩回至外壳内,实现活塞杆的自动回位,使得引擎盖自动回位,从而避免了因顶起的引擎盖无法自动回位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视线,也便于引擎盖顶升器的更换,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引擎盖顶升器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气体发生器和活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的一端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所述排气结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连通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杆底座和杆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排气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为长条形槽,并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设有若干个,所有所述排气槽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盖顶升器还包括封头结构;所述封头结构套设在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连通孔的一端,所述封头结构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外壳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结构包括密封件和缓冲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密封件分别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外壳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排气槽;在至少部分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外壳时,至少部分所述排气槽与所述密封件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盖顶升器还包括发生器套件;所述发生器套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发生器套件与所述外壳过盈配合,所述发生器套件与所述活塞杆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发生器套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设为阶梯孔;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阶梯孔的台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盖顶升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的固定片。

14.一种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气体发生器和活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的一端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所述排气结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连通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杆底座和杆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排气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为长条形槽,并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设有若干个,所有所述排气槽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盖顶升器还包括封头结构;所述封头结构套设在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连通孔的一端,所述封头结构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外壳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擎盖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悦郑东升程希亮孙坤胡清波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