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线安装结构、功能头及智能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565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01
本技术公开一种排线安装结构、功能头及智能平台系统,排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柔性排线、夹线组件以及活动组件,夹线组件与安装座连接,活动组件与安装座上下活动连接,活动组件包括有升降座以及设于升降座上的工作头和压线件,柔性排线具有依次连接呈N形设置的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第一排线的下端与工作头连接,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的上端均通过压线件限位于升降座上,第三排线与夹线组件夹持连接。本技术可满足工作头大行程的需求,同时排线布局更整齐,避免工作头在运动时造成电线缠绕、甩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排线安装结构、功能头及智能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1、功能头是一种具有组装、吸取、夹持或检测等作用的自动化装置,其通常包括安装座、工作头以及驱动工作头运动的驱动机构,工作头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

2、然而传统的功能头中,由于受到电线的布局限制导致工作头运动行程短,无法满足工作头大行程的需求,同时电线布局杂乱,工作头在运动时容易造成电线缠绕、甩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排线安装结构、功能头及智能平台系统,其能满足工作头大行程的需求,同时排线布局更整齐,避免工作头在运动时造成电线缠绕、甩脱。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排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柔性排线、夹线组件以及活动组件;

4、所述夹线组件与安装座连接,所述活动组件与安装座上下活动连接;

5、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有升降座以及设于升降座上的工作头和压线件;

6、所述柔性排线具有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所述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依次连接呈n形设置,所述第一排线的下端与工作头连接,所述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的上端均通过限位件限位于升降座上,所述第三排线与夹线组件夹持连接;通过设置柔性排线、夹线组件以及活动组件,活动组件包括有升降座、工作头和压线件,柔性排线具有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依次连接呈n形设置,第一排线的下端与工作头连接,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的上端均通过压线件限位于升降座上,第三排线与夹线组件夹持连接,当活动组件下移时,第一排线跟随活动组件同步下移,第二排线的长度逐渐减少,第三排线的长度逐渐增加,反之当活动组件上移时,第二排线的长度逐渐增加,第三排线的长度逐渐减少,从而满足工作头更大的行程需求,同时柔性排线采用n形设置,布局更整齐、紧凑美观,工作头在运动时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可自然收缩和释放,避免柔性排线缠绕、甩脱。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第三排线的夹线槽,所述第一夹板与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线件设于升降座的上端,所述工作头设于升降座的下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驱动升降座上下运动,以使所述升降座带动压线件和工作头上下运动。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线件为压线板,所述压线板可拆卸安装于升降座上。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线板与工作头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升降座连接,所述压线板高于限位板,以使所述压线板的内侧壁与限位板的外侧壁之间错位形成有供第二排线穿过的间隙。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座的正面凹设有通线槽,所述通线槽竖向延伸,所述压线板和限位板均横跨于压线槽的开口两侧,所述间隙与通线槽连通,所述第一排线穿设于通线槽中。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排线还具有第四排线,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pcb板,所述第四排线的一端与pcb板连接,所述第四排线的另一端与第三排线的上端连接。

13、一种功能头,包括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所述升降座内形成有气路,所述工作头与气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柔性气管,负压装置或正压装置通过所述柔性气管与气路的另一端连接。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头为吸料头或夹料头,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气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气管具有呈u形设置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上端与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上端与第二接头连接。

15、一种智能平台系统,包括所述的功能头。

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设置柔性排线、夹线组件以及活动组件,活动组件包括有升降座、工作头和压线件,柔性排线具有呈n形设置的第一排线、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第一排线的下端与工作头连接,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的上端均通过压线件限位于升降座上,第三排线与夹线组件夹持连接,当活动组件下移时,第一排线跟随活动组件同步下移,第二排线的长度逐渐减少,第三排线的长度逐渐增加,反之当活动组件上移时,第二排线的长度逐渐增加,第三排线的长度逐渐减少,从而满足工作头更大的行程需求,同时柔性排线采用n形设置,布局更整齐、紧凑美观,工作头在运动时第二排线和第三排线可自然收缩和释放,避免柔性排线缠绕、甩脱。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柔性排线、夹线组件以及活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第三排线的夹线槽,所述第一夹板与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件设于升降座的上端,所述工作头设于升降座的下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驱动升降座上下运动,以使所述升降座带动压线件和工作头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件为压线板,所述压线板可拆卸安装于升降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板与工作头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升降座连接,所述压线板高于限位板,以使所述压线板的内侧壁与限位板的外侧壁之间错位形成有供第二排线穿过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的正面凹设有通线槽,所述通线槽竖向延伸,所述压线板和限位板均横跨于压线槽的开口两侧,所述间隙与通线槽连通,所述第一排线穿设于通线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排线还具有第四排线,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PCB板,所述第四排线的一端与PCB板连接,所述第四排线的另一端与第三排线的上端连接。

8.一种功能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所述升降座内形成有气路,所述工作头与气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柔性气管,负压装置或正压装置通过所述柔性气管与气路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为吸料头或夹料头,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气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气管具有呈U形设置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上端与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上端与第二接头连接。

10.一种智能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功能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柔性排线、夹线组件以及活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第三排线的夹线槽,所述第一夹板与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件设于升降座的上端,所述工作头设于升降座的下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驱动升降座上下运动,以使所述升降座带动压线件和工作头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件为压线板,所述压线板可拆卸安装于升降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板与工作头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升降座连接,所述压线板高于限位板,以使所述压线板的内侧壁与限位板的外侧壁之间错位形成有供第二排线穿过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的正面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鸿发张世源宁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