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有序排列和交叉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49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备可用于纳米电子器件和光学器件的有序排列和交叉结构纳米纤维的低压离心静电纺丝装置,先将带有经过加工的中空不锈钢针的纺丝溶液容器固定在绝缘旋转盘上侧,旋转电机的旋转轴通过绝缘支撑体与绝缘旋转盘连在一起并带动其旋转,将经过加工的中空不锈钢针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在绝缘旋转盘的圆心处固定一根与旋转轴共轴的金属杆,金属杆用金属导线与经过加工的中空不锈钢针相连通;电机的转速控制面板和高压电源或电压控制面板均有各自的电源开关和调节旋钮;高压电源的负极与环形金属收集极相连并接地;其结构简单,原理可靠,使用电压低,安全性好,制备的纳米纤维有序度高,形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电纺丝
,涉及一种制备可用于纳米电子器件和光学器件的 有序排列和交叉结构纳米纤维的低压离心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便易行、可直接从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制备连续纤维的方法,其 突出的优点是设备和实验成本较低,纤维产率较高,制备出的纤维比表面积较大(纤维直 径在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的范围内),并且适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在民用、军事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静电纺丝的原理和设备简单,高压电源提供 高压,正极接在注射器(纺丝溶液容器)的不锈钢针头上,负极(接地)接在作为收集板的 铝箔上。所施加的电压一般在7 30kV之间,针头到收集极的距离(工作距离)一般为 8 20cm。实验时,将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内,并加上高电压;由于高压电场的作用,纺液在 针头处形成“泰勒锥”,当电场力克服表面张力后,“泰勒锥”纺液形成被极化的纤维射流,朝 收集板的方向快速移动,在高压电场中,纤维射流被拉伸细化或发生劈裂,同时溶剂快速挥 发,在收集板上就得到了微纳米尺度的纤维。现有的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是以无纺布形式存在的,纤维排列十分凌乱,这 给一些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序排列和交叉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纺丝溶液容器、经过加工的中空不锈钢针、绝缘旋转盘、金属杆、绝缘支撑体、旋转轴、转速可控的旋转电机、转速控制面板、高压电源或电压控制面板、环形金属收集极、接地、装置电源插头和金属导线;其特征在于先将带有经过加工的中空不锈钢针的纺丝溶液容器固定在绝缘旋转盘上侧,转速可控的旋转电机的旋转轴通过绝缘支撑体与绝缘旋转盘连在一起并带动其旋转,将经过加工的中空不锈钢针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在绝缘旋转盘的圆心处固定一根与旋转轴共轴的金属杆,将金属杆用金属导线与经过加工的中空不锈钢针相连通;电机的转速控制面板和高压电源或电压控制面板集成到一起;转速控制面板和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云泽李蒙蒙赵志立孔文豪董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