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型转移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有机肥产品近红外模型转移方 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其高效、无损、无污染和可同时进行多组分或性质 的测定分析等优点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有机肥技术指标的测定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且显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 间接的分析方法,在建立校正模型时,往往需要测定分析大量样品的化学值或基础性质数 据作为建立校正模型的基础,这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且投入较大,所以对所建立的模型在 动态适应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模型的预测范围广,而且要求在一台仪器 上建立的模型能够在其它仪器上应用,即要求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转移。这样可实 现资源的共享和模型的有效利用,大大减少因重复建模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但是,目前对有机肥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转移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精确地对近红外模型进行转移, 进而可实现资源共享和模型有效利用的有机肥产品近红外模型转移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肥产品近红外模型转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并设定两个近红外光谱仪作为对有机肥样品进行光谱分析的主仪器和从仪器,以从仪器获得的有机肥样品光谱数据格式为标准,将主仪器获得的有机肥样品光谱数据格式向从仪器获得的有机肥样品光谱数据格式进行匹配,使其光谱阵横坐标一致;2)用光谱数据匹配前和匹配后主仪器测得的光谱阵与有机肥样品的化学真值浓度阵,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留一法全交互验证近红外模型,并对这两个近红外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验证光谱数据匹配前、后,主仪器测得的近红外光谱阵间的差异;3)对有机肥样品异常样品进行剔除,对校正集样品和验证集样品进行分集,并对光谱数据进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群,韩鲁佳,刘贤,王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