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黄杨生物碱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药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黄杨生物碱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药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60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杨生物碱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药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黄杨生物碱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治疗炎性疼痛、内脏疼痛及神经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Ca<subgt;v</subgt;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亚型选择性抑制剂中的应用。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抑制Ca<subgt;v</subgt;3.2低电压门控钙通道的活性突出,对Ca<subgt;v</subgt;3.2和Ca<subgt;v</subgt;3.1低电压门控钙通道选择性分别为9和30,显著优于开展临床试验的候选分子Z944(在Ca<subgt;v</subgt;3.1和Ca<subgt;v</subgt;3.2中的选择性约为2)和黄杨生物碱类类似物环维黄杨星D(在Ca<subgt;v</subgt;3.1和Ca<subgt;v</subgt;3.2中无选择性)。Buxusemine L在Na<subgt;v</subgt;1.7、Na<subgt;v</subgt;1.8、TRPV1、TPRA1、TRPM8、ASIC3、P<subgt;2</subgt;X<subgt;2</subgt;和P<subgt;2</subgt;X<subgt;4</subgt;等参与疼痛传导的离子通道中特异性突出。同时,Buxusemine L可以显著缓解小鼠L‑半胱氨酸诱发的炎性痛,醋酸诱发的内脏痛及坐骨神经结扎诱发的神经性疼痛,作用与阳性对照Mibefradil和Z944相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涉及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药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以黄杨生物碱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及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在制备治疗炎性疼痛、内脏痛、神经性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及睡眠障碍中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离子通道是当前药物研发的第二大靶点。cav3.2属于低电压门控钙通道(low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lvgcc,cav3.1-3.3),是神经性疼痛、失神癫痫、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氏震颤症及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国外知名药企如zalicus、merk、actelion、idorsia及cavion都纷纷开始以其为靶点进行创新药物研发,以z944、abt-639、suvecaltamide、mk-8998、cx-8998和nbi-827104为代表的合成分子也陆续进入了临床研究。然而,上述分子到目前为止无一获批上市。此外,abt-639和mk-8998由于治疗效果不佳等原因终止了相关的临床试验。同时,在刚结束的ⅱ期临床试验中,nbi-827104的表现也未达到预期目标。上述针对cav3.2药物研发进展不顺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进入临床试验的分子在lvgcc中无亚型选择性,特别是在cav3.1和cav3.2这两个分布和表达最为广泛和丰富的lvgcc。因此,研发具有亚型选择性的cav3.2活性分子迫在眉睫。

2、本专利技术人在cn116139154a中公开了临床上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各种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的黄杨生物碱(buxus alkaloids)类分子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ne d,cvb-d)通过抑制cav3.2发挥体内缓解炎性疼痛及神经性疼痛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cvb-d在cav3.1和cav3.2中无选择性。

3、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未见有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具有抗炎性疼痛、内脏痛、神经性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及睡眠障碍的药理作用的报道。也没有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作为一种新型cav3.2低电压门控钙通道亚型选择性抑制剂,并作为活性分子在制备治疗炎性疼痛、内脏痛、神经性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及睡眠障碍药物中的应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cav3.2抑制剂的上述不足,提供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作为新型cav3.2低电压门控钙通道亚型选择性抑制剂,以及在制备治疗炎性疼痛、内脏疼痛及神经性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亚型选择性抑制剂中的应用。

4、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抑制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活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cav3.2低电压门控的钙离子通道活性疾病为炎性疼痛、内脏疼痛、神经性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及睡眠障碍中的一种或几种。

6、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治疗炎性疼痛、内脏疼痛及神经性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7、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治疗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睡眠障碍、抑郁症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所述的应用,其中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的用量为1mg/kg至30mg/kg。

9、根据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消旋体、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

10、根据所述的应用,所述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盐的形式存在。

11、根据所述的应用,所述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溶剂化物的形式存在。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亚型选择性抑制剂,其以化合物buxusemine h或buxusemine l为活性成分。

13、优选地,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剂量为1毫克/千克体重(mg/kg)至30毫克/千克体重(mg/kg)

14、优选地,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具体给药量可在上述剂量范围能根据实际病症和给药方式的不同进行相应调整。

15、优选地,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消旋体、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

16、优选地,所述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盐的形式存在。

17、优选地,所述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溶剂化物的形式存在。

18、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19、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包括口服固体制剂和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为片剂、肠溶片、缓释片、颗粒剂或硬胶囊,口服液体制剂为口服溶液剂或糖浆剂。

20、优选地,所述外用制剂为软膏剂、透皮贴剂、栓剂、气雾剂、搽剂、凝胶剂或注射剂。

2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药物制剂中可选用的辅料和/或添加剂,可从载体材料、赋形剂、支架材料、助流剂、填充剂、溶剂、助溶剂、稀释剂、着色剂、调味剂、抗氧剂、粘合剂、透皮促进剂、表面活性剂、抛射剂、滴丸基质、栓剂基质、和/或软膏基质等材料中选取,对于这些辅料和/或添加剂种类以及用量的选择取决于该产品制作及应用的方法。对于这些口服或外用制剂的剂型均可适用。

22、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用盐是指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与有机酸和无机酸形成的盐,所述的有机酸为酒石酸、柠檬酸、甲酸、醋酸、乙二酸、丁酸、草酸、马来酸、琥珀酸、乙二酸、藻酸、天冬氨酸、苯磺酸、樟脑酸、樟脑磺酸、二葡糖酸、环戊烷丙酸、十二烷基磺酸、乙磺酸、葡庚糖酸、甘油磷酸、半硫酸、庚酸、己酸、延胡索酸、2-羟基乙磺酸、乳酸、马来酸、甲磺酸、烟酸、2-萘磺酸、扑酸、果胶酯酸、3-苯基丙酸、苦味酸、新戊酸、丙酸、琥珀酸、酒石酸、硫代氰酸、对-甲苯磺酸盐和十一烷酸盐,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或磷酸。

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buxusemine h或buxusemine l为活性成分的cav3.2低电压门控钙通道亚型选择性抑制活性的药物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24、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没有特殊的限定,具体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优选包括药物载体、表面活性剂、缓冲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亚型选择性通道抑制剂中的应用。

2.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抑制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活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活性疾病为炎性疼痛、内脏疼痛、神经性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及睡眠障碍中的一种或几种。

4.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治疗炎性疼痛、内脏疼痛及神经性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5.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治疗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睡眠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的用量为1 mg/kg至30 mg/kg。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消旋体、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

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盐的形式存在。

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以溶剂化物的形式存在。

10.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亚型选择性抑制剂,其以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或Buxusemine L为活性成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亚型选择性通道抑制剂中的应用。

2.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抑制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活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av3.2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活性疾病为炎性疼痛、内脏疼痛、神经性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及睡眠障碍中的一种或几种。

4.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治疗炎性疼痛、内脏疼痛及神经性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5.黄杨生物碱化合物buxusemine h和buxusemine l在制备治疗疼痛、失神癫痫、震颤症、睡眠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年寅万落生恭烨阎慧董锭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