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牵引颈椎枕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明途专利>正文

一种牵引颈椎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60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颈椎枕,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往复机构以及设置在往复机构上的枕板,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的偏心轮组,所述枕板通过所述偏心轮组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实现所述枕板的往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颈椎枕中驱动电机直接通过转动轴驱动偏心轮组摇摆,枕板在偏心轮组的作用下往复来回摆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简洁,传动效果更好,摇摆更均匀,通过枕板摇摆对颈椎进行推拉升降、牵引拉伸和按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简洁、摇摆均匀、牵引拉伸效果好、能快速修复矫正颈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按摩枕,特别涉及一种牵引颈椎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按摩枕头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在枕头的表面设置按摩凸粒,枕靠在枕头上时,人体的颈椎与按摩凸粒接触,按摩凸粒对颈椎起到刺激和触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这类枕头需要主动将颈椎在枕头上挪动,才能起到较好的按摩效果。另一类是在枕头内设置按摩器,利用按摩器带动枕头进行振动,传统的这类按摩枕头的按摩器设置在枕套内,安装较为复杂,而且整个枕头的结构相对复杂。

2、为此,申请人对按摩类颈椎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项专利申请:

3、在申请号为201810987164.6,名称为“一种升降摆动牵引颈椎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升降摆动牵引颈椎枕,其包括支架、用于供颈部枕靠的托挂架以及用于驱动托挂架运动的驱动机构,托挂架通过铰接部铰接在支架上,托挂架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为升降端,托挂架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为连接端,铰接部设置在连接端上,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驱动托挂架绕铰接部反复升降摆动的驱动端,驱动端与托挂架的升降端或者枕体相连。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块、设置在驱动块上的第一连接轴以及套设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万向轴承,第一万向轴承与所述枕体或者所述托挂架连接。

4、在申请号为201810738684.3,名称为“一种摇滚牵引颈椎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摇滚牵引颈椎枕,包括支架、用于支撑颈椎的托挂架以及用于驱动托挂架运动的驱动电机,托挂架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为第一端,托挂架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为第二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用于驱动托挂架的第一端沿闭合圈轨迹旋转运动的驱动块,托挂架的第一端悬挂铰接在驱动块上,托挂架的第二端悬挂铰接在支架上。

5、在申请号为201811514788.2,名称为“一种撬动式推拉牵引保健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撬动式推拉牵引保健枕,包括支架、用于供人体抵靠的托挂架以及用于驱动托挂架运动的驱动机构,托挂架通过铰接部铰接在支架上,驱动机构具有用于带动铰接部交替正转和反转并带动托挂架上下摆动的驱动杆,驱动杆连接在所述铰接部上。在该申请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驱动轮、设置在驱动轮上的驱动轴、铰接在驱动轴上的第一连杆、铰接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以及铰接在第二连杆上的所述驱动杆。

6、申请人在使用上述按摩枕的过程中发现,采用上述复杂结构的按摩枕,单侧驱动需要力矩较大,容易导致按摩枕两侧的摇摆不均匀,影响其对颈椎的同步牵引拉伸效果,其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7、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洁,且摇摆均匀,对颈椎的按摩效果好的牵引颈椎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3、一种牵引颈椎枕,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往复机构以及设置在往复机构上的枕板,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所述支撑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绕着所述转动轴作偏心运动的偏心轮组,所述枕板固定在所述偏心轮组上,从而实现所述枕板的往复摇摆运动。

4、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偏心轮组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两组所述偏心轮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和靠近所述支撑轴承座的一端。

6、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组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偏心轮和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轮上的轴套,所述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轴套上。

7、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组包括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以及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的联动元件,所述枕板设置在所述联动元件上,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相邻且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径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相靠近的一侧在偏离中心的位置处均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联动元件包括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的第一导向框和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相邻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内,所述第二转动块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框内。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均为圆形的转动块,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相对一侧上偏离圆心的位置处。

9、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组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二偏心轮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偏心轮上的第三导向框,所述第三导向框的外周沿向外凸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枕板的固定杆,所述枕板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各个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组的一侧还设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引导槽的位置竖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对应所述引导槽的位置设置有引导轮,所述引导杆通过所述引导槽和所述引导轮的配合卡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的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所述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出的伸出口。

12、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的颈椎枕中驱动电机直接通过转动轴驱动偏心轮组摇摆,枕板在偏心轮组的作用下往复摇摆运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简洁,传动效果更好,摇摆更均匀,通过枕板摇摆对颈椎进行推拉升降、牵引拉伸和按摩,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简洁、摇摆均匀、牵引拉伸效果好、能快速修复矫正颈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颈椎枕不限于按摩颈椎,也可用于按摩腰背,对腰背起到牵引拉伸和按摩的效果。

14、进一步,偏心轮组在运动时能够通过引导槽和引导轮的限制从而控制偏心轮组的摇摆幅度,使得颈椎枕能够达到较佳的拉伸和按摩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往复机构以及设置在往复机构上的枕板,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所述支撑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绕着所述转动轴作偏心运动的偏心轮组,所述枕板固定在所述偏心轮组上,从而实现所述枕板的往复摇摆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偏心轮组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两组所述偏心轮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和靠近所述支撑轴承座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偏心轮和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轮上的轴套,所述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轴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包括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以及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的联动元件,所述枕板设置在所述联动元件上,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相邻且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径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相靠近的一侧在偏离中心的位置处均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联动元件包括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的第一导向框和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相邻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内,所述第二转动块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框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均为圆形的转动块,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相对一侧上偏离圆心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二偏心轮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偏心轮上的第三导向框,所述第三导向框的外周沿向外凸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枕板的固定杆,所述枕板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各个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的一侧还设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引导槽的位置竖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对应所述引导槽的位置设置有引导轮,所述引导杆通过所述引导槽和所述引导轮的配合卡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的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所述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出的伸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往复机构以及设置在往复机构上的枕板,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所述支撑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绕着所述转动轴作偏心运动的偏心轮组,所述枕板固定在所述偏心轮组上,从而实现所述枕板的往复摇摆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偏心轮组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两组所述偏心轮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和靠近所述支撑轴承座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偏心轮和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轮上的轴套,所述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轴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包括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以及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的联动元件,所述枕板设置在所述联动元件上,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相邻且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林林明途
申请(专利权)人:林明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