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明途专利>正文

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及其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17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及其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两个带体,带体包括挂耳部和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中至少一个连接在挂耳部上,第一安装端上设有母扣,第二安装端上设有与母扣相适配且可与母扣分离的子扣,子扣和母扣压在口罩本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口罩本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进行高速生产,在带体第一自由端上设置母扣,在第二自由端上设置子扣,通过子扣和母扣配合,使得带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口罩本体上,使得带体具有可更换性,提高了带体的重复利用率,更换口罩时,仅需更换生产效率大的口罩本体,从而缓解了口罩的供应压力,同时也降低了带体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及其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及其口罩。
技术介绍
在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口罩价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价格低廉,无需清洗,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随意丢弃的口罩,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为此,申请公布号CN110393328A,名称为“一种环保的一次性口罩”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环保的一次性口罩,包括内罩以及外罩,所述内罩上设有挂耳装置,所述挂耳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罩上的四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设有口罩带,所述滑块左右端面对称设有向一侧开口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后壁固定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铰接有弹出块,所述弹出块一侧端面与所述收纳槽一侧内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当进行口罩更换时,将所述滑块从所述安装腔中抽出,更换新的所述内罩后,再将所述滑块再次插入所述安装腔中即可。上述专利中的口罩,虽然能够实现挂耳绳的更换,然而其需要在内罩上的四组固定块,并对应固定块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整个口罩的加工效率较低。常见的口罩一般包括口罩本体和设置在口罩本体上的挂耳绳,一般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层无纺布、过滤熔喷无纺布以及内层无纺布,各层无妨布通过自动化压片设备,一天可以压制几十万甚至百万片,如果在口罩本体上在设置固定块,则效率将大为降低。另外,挂耳绳一般是通过热压(例如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口罩本体上,一则热压效率相对较低,另外如果热压时,挂耳绳没有牢固,一旦有热压点脱离口罩本体,则会造成口罩无法使用。在口罩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现有技术的口罩结构对口罩产能的提升形成很大的阻碍。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缓解口罩生产压力的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以及提出采用该口罩带的口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口罩本体连接的安装部和用于套设在耳部的挂耳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中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挂耳部上,所述第一安装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母扣,所述第二安装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相适配且可与所述母扣分离的子扣,所述子扣和所述母扣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口罩本体的夹持空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带体上设有两个所述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挂耳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带体上设有一个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挂耳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挂耳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上设置有所述母扣,所述第二自由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相适配且可与所述母扣分离的所述子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母扣为可与所述第一自由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磁性元件,所述子扣为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吸合的第二磁性元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母扣包括第一安装基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基部的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安装基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上,所述子扣包括第二安装基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基部上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安装基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以可吸合的方式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子扣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母扣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子扣底座上的脚钉,所述脚钉的端部设置有弧形连接端,所述弧形连接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脚钉的直径,所述母扣上设有与所述弧形连接端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脚钉的所述弧形连接端以可插拔的方式插置在所述弧形凹槽内。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两侧的两个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复合在一起的外层无纺布、过滤熔喷无纺布以及内层无纺布。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口罩本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进行高速生产,在带体的第一安装端上设置母扣,在第二安装端上设置子扣,通过子扣和母扣配合,使得带体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口罩本体上,使得带体具有可更换性,提高了带体的重复利用率,更换口罩时,仅需更换生产效率大的口罩本体,从而缓解了口罩的供应压力,同时也降低了带体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物料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带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子扣和母扣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母扣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子扣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口罩本体1、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第一带体2、挂耳部21、第一安装部22、第一安装端221、第一自由端2211、第二安装端222、第二自由端2221、第二安装部23、安装部24、第二带体3、子扣4、凸起41、底座42、脚钉43、针缝431、弧形连接端44、母扣5、凹槽51、轴孔52、第一安装基部61、第一磁性元件62、第二安装基部71、第二磁性元件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7,为了方便叙述,本实施例定义使用者配戴本技术的口罩结构时靠近口鼻一侧的表面为内侧,反之为外侧,以口罩正常佩戴的状态来描述上下位置。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即下面将要介绍到的第一带体2和第二带体3),口罩带可以单独制造和出售,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分别设置在口罩本体1两侧的两个带体,口罩本体1包括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两个所述带体分别为第一带体2和第二带体3,第一带体2设置在第一侧边11上,第二带体3设置在第二侧边12上,第二带体3的结构与第一带体2的结构一致,下面以第一带体2作为详细介绍。在实施例中,口罩本体1包括从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的外层无纺布、过滤熔喷无纺布以及内层无纺布,外层无纺布、过滤熔喷无纺布以及内层无纺布均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将三者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式也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此处不再详述。第一带体2包括挂耳部21和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为第一安装部22和第二安装部23,第一安装部22和第二安装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口罩本体连接的安装部和用于套设在耳部的挂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中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挂耳部上,所述第一安装端上设置有母扣,所述第二安装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相适配且可与所述母扣分离的子扣,所述子扣和所述母扣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口罩本体的夹持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口罩本体连接的安装部和用于套设在耳部的挂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中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挂耳部上,所述第一安装端上设置有母扣,所述第二安装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相适配且可与所述母扣分离的子扣,所述子扣和所述母扣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口罩本体的夹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上设有两个所述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挂耳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上设有一个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挂耳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挂耳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上设置有所述母扣,所述第二自由端上设置有所述子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口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为可与所述第一自由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磁性元件,所述子扣为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吸合的第二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林林明途
申请(专利权)人:林明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