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19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52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材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腔体的上模板;下模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二腔体的下模板,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对接以共同形成收容腔;模仁组件,设置在收容腔内,包括第一模仁板、第二模仁板、成型件、及滑动机构,第一模仁板、第二模仁板、成型件及滑动机构之间形成型腔;滑动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及位于下方的第三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上设置有用以成型产品上孔洞的凸块,产品成型后,凸块与孔洞卡合;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滑块上设置有滑行部,第一导轨与滑行部斜向设置,以使管材模具在开模时,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滑块朝向远离孔洞的方向移动,继而使得孔洞与凸块分离,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材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2、现有技术中,由于一些管材结构的特殊性,需要在上面成型孔洞。常规的,一般会在管材注塑成型后在管材本体上进行钻孔。然而,在管材本体上进行钻孔时,会造成管材本体的破裂而造成损坏;或者,由于钻孔的粗糙性,会产生毛边,后续还需进行打磨等工作。因此,需要在管材注塑成型时就需成型孔洞,这无疑给模具的设计带来相关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管材注塑成型时直接在管材上成型孔洞的管材模具。

2、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管材模具,包括:

3、上模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腔体的上模板;

4、下模组件,与所述上模组件对接且可相对于所述上模组件移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二腔体的下模板,所述下模组件与上模组件对接时,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对接以共同形成收容腔;以及

5、模仁组件,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包括第一模仁板、第二模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模仁板和所述第二模仁板之间的成型件、及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模仁板、第二模仁板、成型件及滑动机构之间形成型腔;p>

6、其中,于所述管材模具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及位于下方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上设置有用以成型产品上孔洞的凸块,所述产品成型后,所述凸块与所述孔洞卡合;

7、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行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滑行部斜向设置,以使所述管材模具在开模时,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朝向远离所述孔洞的方向移动,继而使得所述孔洞与所述凸块分离。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上还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三滑块包括成型部及与所述成型部连接的滑动部,至少部分所述滑动部插入至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滑动部倾斜设置。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件包括第一成型体及与所述第一成型体对接的第二成型体;

10、所述第一成型体与油缸连接,以在所述油缸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成型体与驱动组件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旋转。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型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以使成型后的产品的内表面上成型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啮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输出轴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及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成型体连接;

13、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成型体转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以连接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导向组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材组件还包括顶针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具有收容空间,所述顶针组件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突伸出所述下模组件设置,以与所述模仁组件对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材模具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模仁组件内的冷却管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设置于型腔的上方,第一滑块设置于型腔的下方,且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上设置有用以成型产品上孔洞的凸块,在产品成型后,该凸块与孔洞卡合;而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滑行部,第一导轨和滑行部斜向设置,以使管材模具在开模时,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滑块朝向远离孔洞的方向移动,继而使得孔洞与凸块分离;

18、并且,第三滑块包括成型部和滑动部,第二模仁板上设置有容置槽,至少部分滑动部插入至容置槽内,且该滑动部倾斜设置,以在开模时使得第二模仁板能够带动该滑动部朝向远离孔洞的地方移动,继而带动成型部与产品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包括第一成型体及与所述第一成型体对接的第二成型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以使成型后的产品的内表面上成型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输出轴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及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成型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模具还包括用以连接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导向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组件还包括顶针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具有收容空间,所述顶针组件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突伸出所述下模组件设置,以与所述模仁组件对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模具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模仁组件内的冷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包括第一成型体及与所述第一成型体对接的第二成型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以使成型后的产品的内表面上成型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输出轴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泽刚陈祖宁李永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聚亿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