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62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其能够一边从副产的氯化氢稳定地制造氯,一边能够稳定地使碳酰氯与多胺反应,并且能有效地处理副产的氯化氢气体的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氯化氢气体控制部(32)控制流量控制阀(23),使从氯化氢精制塔(4)通过第二氯化氢气体连接管(11)向氯化氢氧化槽(6)供给的氯化氢的供给量保持一定的同时,氯化氢气体控制部(32)根据从压力传感器(25)输入的氯化氢精制塔(4)内的压力,控制压力控制阀(22),将氯化氢气体从氯化氢精制塔(4)通过第一氯化氢气体连接管(10)向氯化氢吸收塔(5)排出,从而使氯化氢精制塔(4)内的压力保持一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聚氨酯的原料的聚异氰酸酯的制造装置及用于使气体与处理液 接触而处理气体的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聚氨酯的原料所使用的聚异氰酸酯通过使碳酰氯和多胺进行异氰酸酯化反 应来实现工业规模制造。在这样的异氰酸酯化反应中,从多胺生成对应的聚异氰酸酯,并副产氯化氢气体。并且,公知的是,将这种副产的氯化氢气体氧化,工业生产氯(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日本特开昭62-275001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72906号公报)。另外,在制造化学制品的工厂中,装备了用于对在化学工程中生成的有害气体进 行无害化等气体处理的气体处理装置。这样的气体处理装置由例如填充塔、喷雾塔、洗涤器 等构成,处理有害气体的装置也可以称为除害塔。作为这样的气体处理装置,公知的有例如图4所示的除害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3-日本特开平6-319946号公报)。该除害塔71具有处理槽72、贮存罐73和泵74。在处理槽72内设有填充有用于 提高气液接触效率的填充物的气液接触室75。另外,在处理槽72内,在气液接触室75的上 方设有喷淋器76。处理槽72的底部、贮存罐73、泵74和喷淋器76用循环管77连接。在贮存罐73中贮存有用于对有害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处理液,该处理液利用 泵74通过循环管77汲取到上方,在处理槽72内,从喷淋器76散布到气液接触室75内,在 通过了气液接触室75内之后,经循环从处理槽72的底部返回到贮存罐73中。另一方面,向处理槽72供给有害气体,使其从下方向上方流过气液接触室75,有 害气体在气液接触室75内以在上下方向与从喷淋器76散布的处理液相对的方式有效地进 行气液接触,实现无害化,然后从处理槽72排放到大气中。在专利文献3中,利用这种除害塔,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处理液,对作为有害 气体的含有碳酰氯的气体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使碳酰氯和多胺进行异氰酸酯化反应,以氧将副产的氯化氢气体氧化而制造 氯,以得到的氯和一氧化碳制造碳酰氯,再供给异氰酸酯化反应,试图制造聚异氰氨酯时, 异氰酸酯化反应在因种种原因而变动的场合,副产的氯化氢气体量也往往变动。若副产的 氯化氢气体量变动,则在氯化氢气体的氧化工序中所供给的氯化氢气体量也变动。 但是,为了在工业上稳定地制造氯,有必要向用于对副产的氯化氢气体进行氧化的氯化氢氧化槽稳定地供给氯化氢气体。另外,在使碳酰氯和多胺进行反应的异氰酸酯化反应槽中,为了使反应稳定,需要 保持压力一定。因此,希望即使存在异氰酸酯化反应槽等的变动,也要在考虑上述的两个主要因 素的同时,对氯化氢气体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若用于对副产的氯化氢气体进行氧化的氯化氢氧化槽产生故障,则副产的 氯化氢气体的处理成为问题。再有,在上述的除害塔71中,若例如泵74等产生故障时,由于处理液不能在循环 管77中进行循环,因而在处理槽72中,有害气体与处理液的气液接触的效率将降低,进而, 若处理液的汲取中断,则残留在气液接触室75中的处理液被消耗掉,也有产生不能对有害 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可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从副产的氯化氢稳定地制造氯,一边能够稳 定地使碳酰氯与多胺反应,并且能有效地处理副产的氯化氢气体的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用于从副产的氯化氢制造氯的制造装置产 生故障,也能有效地处理氯化氢的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特别的动力也能向气液接触室内供 给处理液的气体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碳酰氯和多胺反应以制造聚 异氰酸酯的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供给在上述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中副产的氯化氢并精制 氯化氢的氯化氢精制单元;供给在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中所精制的氯化氢并使氯化氢氧化 而制造氯的氯制造单元;供给在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中所精制的氯化氢并使水吸收氯化氢 以制造盐酸的盐酸制造单元;调节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向上述盐酸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 氢的供给量的第一调节机构;调节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向上述氯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氢 的供给量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控制上述第二调节机构,从而使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向 上述氯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氢的供给量为一定,并控制上述第一调节机构,从而使上述氯 化氢精制单元内的压力为一定的控制单元。若采用该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二调节机构,使从氯化氢精 制单元向氯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氢的供给量保持一定,控制第一调节机构,调节从氯化氢 精制单元向盐酸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氢的供给量,从而使氯化氢精制单元内的压力达到一 定。因此,可以一边向氯制造单元稳定地供给氯化氢,一边通过从氯化氢精制单元向盐酸制 造单元供给多余的氯化氢,从而可使氯化氢精制单元内的压力保持一定。其结果,可以从副产的氯化氢稳定地制造氯,同时可以使氯化氢精制单元内的压 力,进而使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内的压力保持一定,由此,可以使碳酰氯与多胺稳定地反 应,并且可以有效地处理副产的氯化氢气体。另外,在该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中优选的是,将上述氯制造单元的未氧化的氯化 氢和盐酸供给上述盐酸制造单元。若氯制造单元的未氧化的氯化氢和在氯制造单元中生成的盐酸不予排出而将其 供给盐酸制造单元,则能更有效地制造盐酸,能够实现多余的氯化氢的有效利用。另外,在该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盐酸制造单元具有用于调节所制造的盐酸的浓度的盐酸浓度调节单元。若通过盐酸浓度调节机构调节所制造的盐酸的浓度,则可以制造品质稳定的盐 酸。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碳酰氯和多胺反应以 制造聚异氰酸酯的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连接到上述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并精制在上述聚 异氰酸酯制造单元中副产的氯化氢的氯化氢精制单元;连接到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并氧化 在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中所精制的氯化氢以制造氯的氯制造单元;与上述氯制造单元并列 地连接到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并对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排出的氯化氢进行无害化处理 的第一无害化处理单元;与上述氯制造单元选择性地连接到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并对从 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排出的氯化氢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第二无害化处理单元;检测上述氯化 氢精制单元的异常的异常检测单元;以及在利用上述异常检测单元未检测到异常时,将上 述氯制造单元连接到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在由上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异常时,将上述 第二无害化处理单元连接到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的连接转换单元。若采用该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当利用异常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氯化氢精制单元的 异常时,由氯化氢精制单元所精制的氯化氢被供给到氯制造单元,在氯制造单元中从所供 给的氯化氢制造氯的同时,排出到第一无害化处理单元,在第一无害化处理单元中对所供 给的氯化氢进行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当氯制造单元出现异常,利用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氯化氢精制单元的 异常时,连接转换机构根据氯制造单元中的第一无害化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将对氯化氢 精制单元的连接转换到第二无害化处理单元。于是,此前供给到氯制造单元的氯化氢向第 二无害化处理单元排出,在第二无害化处理单元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其结果,在氯制造单元正常时,向氯制造单元稳定地供给氯化氢,同时可以在第一 无害化处理单元中对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异氰酸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使碳酰氯和多胺反应以制造聚异氰酸酯的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  供给在上述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中副产的氯化氢并精制氯化氢的氯化氢精制单元;  供给在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中所精制的氯化氢并使氯化氢氧化而制造氯的氯制造单元;  供给在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中所精制的氯化氢并使水吸收氯化氢以制造盐酸的盐酸制造单元;  调节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向上述盐酸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氢的供给量的第一调节机构;  调节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向上述氯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氢的供给量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  控制上述第二调节机构,从而使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向上述氯制造单元供给的氯化氢的供给量为一定,并控制上述第一调节机构,从而使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内的压力为一定的控制单元;  对于上述氯化氢精制单元而言,在供给侧,连接着上述聚异氰酸酯制造单元,在排出侧,上述氯制造单元和上述盐酸制造单元并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佑明高桥宏典前场功之内藤隆夫寺田晃一郎山口贵史佐伯卓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聚氨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