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室总成及空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01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37
本技术公开上气室总成及空气弹簧,上气室总成呈环向腔体式结构,其轴向中心孔为主腔室,上气室总成内部为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沿轴向连接两个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环向腔分割呈一个副腔室和一个附加腔室,其中一个所述分隔板上密封连接电磁阀;在所述副腔室的内侧壁包括与主腔室连通的主副腔室通道;所述副腔室的一侧向附加腔室延伸并与附加腔室的一端呈交错排布;当电磁阀关闭时,气体仅在主腔室气体与副腔室之间流通;当电磁阀开启时,气体在主腔室气体、副腔室与附加腔室之间依次流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刚性调节范围大、变化速度可调的效果,更好的控制整车的操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空气弹簧的上气室总成。


技术介绍

1、由于空气弹簧具有大承载、变刚度等特性,因而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配置空气弹簧,现有的车辆多配置单腔空气弹簧,由于单腔空气弹簧的体积固定,其刚度具有不可调性,而随着整车操控性要求越来越高,双腔室空气弹簧的选择越来越多。双腔室空气弹簧由于具有调节腔室体积分配,进而调节空簧刚度的特性,因而可以更好的控制整车的操控性。

2、但目前空气弹簧刚度变化范围较小、刚度变化速度范围也较小,针对产品升级、优化的需求,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刚度变化范围大、刚度变化速度范围大的空气弹簧。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已构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目前的空气弹簧刚度变化范围小、刚度变化速度范围小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上气室总成,上气室总成呈环向腔体式结构,其轴向中心孔为主腔室,上气室总成内部为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沿轴向连接两个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环向腔分割呈一个副腔室和一个附加腔室,其中一个所述分隔板上密封连接电磁阀;在所述副腔室的内侧壁包括与主腔室连通的主副腔室通道;所述副腔室的一侧向附加腔室延伸并与附加腔室的一端呈交错排布;当电磁阀关闭时,气体仅在主腔室气体与副腔室之间流通;当电磁阀开启时,气体在主腔室气体、副腔室与附加腔室之间依次流通。

4、本技术使用过程,电磁阀为关闭状态时,上气室起着调节作用的腔体仅为副腔室,且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副腔室的一侧向附加腔室延伸并与附加腔室的一端呈交错排布,使得副腔室本身具有一定的延缓气流流动的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减少压力突变对零件的破坏;当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时,气体在主腔室气体、副腔室与附加腔室之间依次流通,则由副腔室和附加腔室共同起到调节作用,使得空簧刚度变化不快。再者,本技术中可以将主副腔室通道开设在副腔室的内侧壁较为居中的位置,均匀的分配气流,且内侧壁位置便于加工。本技术中通过单一副腔室调节或副腔室与附加腔室共同调节,使得采用该上气室总成的空气弹簧具有刚性调节范围大、变化速度可调的效果,更好的控制整车的操控性。

5、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附加腔室环向分布将附加腔室分割呈多个子附加腔室,所述第一加强板均开设贯穿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的贯穿孔形成空气流道。

6、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板沿上气室总成内部环向分布并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中部具有槽口,所述第二加强板槽口的尺寸大于所述贯穿孔。

7、加强板的布置一方面满足气室的强度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将气室分为理想的腔体,有利于实现单双腔的刚度。

8、优选的,所述附加腔室的容积是所述副腔室的容积的5-10倍。

9、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为具有不同挡位的电磁阀。

10、电磁阀可以设置开关的不同档位,可以控制气体的流入和流出速度,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的调节。

11、优选的,所述上气室总成包括气室上壳体、气室下壳体,所述气室上壳与所述气室下壳焊接后形成副腔室、附加腔室,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气室上壳体与所述气室下壳体的分界面处被分呈两部分。

12、优选的,所述气室下壳体的外壁向内延伸出一个电磁阀安装腔,所述电磁阀安装在电磁阀安装腔内。

13、优选的,所述气室下壳体还包括一个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副腔室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副腔室包括轴向连接的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上具有气流孔,所述第三加强板位于所述副腔室一侧延伸段的起始处。

15、优选的,上气室总成采用塑料材质或铝合金材质。

16、上气室总成采用塑料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利于上下壳体的成型和焊接。

17、本技术还公开空气弹簧,包括上述所述的上气室总成,皮囊,所述上气室总成的一端与皮囊连接。

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9、(1)本技术使用过程,电磁阀为关闭状态时,上气室起着调节作用的腔体仅为副腔室,且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副腔室的一侧向附加腔室延伸并与附加腔室的一端呈交错排布,使得副腔室本身具有一定的延缓气流流动的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减少压力突变对零件的破坏;当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时,气体在主腔室气体、副腔室与附加腔室之间依次流通,则由副腔室和附加腔室共同起到调节作用,使得空簧刚度变化不快。再者,本技术中可以将主副腔室通道开设在副腔室的内侧壁较为居中的位置,均匀的分配气流,且内侧壁位置便于加工。本技术中通过单一副腔室调节或副腔室与附加腔室共同调节,使得采用该上气室总成的空气弹簧具有刚性调节范围大、变化速度可调的效果,更好的控制整车的操控性;

20、(2)加强板的布置一方面满足气室的强度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将气室分为理想的腔体,有利于实现单双腔的刚度;

21、(3)电磁阀可以设置开关的不同档位,可以控制气体的流入和流出速度,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的调节;

22、(4)上气室总成采用塑料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利于上下壳体的成型和焊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上气室总成呈环向腔体式结构,其轴向中心孔为主腔室,上气室总成内部为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沿轴向连接两个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环向腔分割呈一个副腔室和一个附加腔室,其中一个所述分隔板上密封连接电磁阀;在所述副腔室的内侧壁包括与主腔室连通的主副腔室通道;所述副腔室的一侧向附加腔室延伸并与附加腔室的一端呈交错排布;当电磁阀关闭时,气体仅在主腔室气体与副腔室之间流通;当电磁阀开启时,气体在主腔室气体、副腔室与附加腔室之间依次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附加腔室环向分布将附加腔室分割呈多个子附加腔室,所述第一加强板均开设贯穿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的贯穿孔形成空气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板沿上气室总成内部环向分布并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中部具有槽口,所述第二加强板槽口的尺寸大于所述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腔室的容积是所述副腔室的容积的5-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为具有不同挡位的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室总成包括气室上壳体、气室下壳体,所述气室上壳与所述气室下壳焊接后形成副腔室、附加腔室,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气室上壳体与所述气室下壳体的分界面处被分呈两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下壳体的外壁向内延伸出一个电磁阀安装腔,所述电磁阀安装在电磁阀安装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下壳体还包括一个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副腔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腔室包括轴向连接的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上具有气流孔,所述第三加强板位于所述副腔室一侧延伸段的起始处。

10.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气室总成,皮囊,所述上气室总成的一端与皮囊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上气室总成呈环向腔体式结构,其轴向中心孔为主腔室,上气室总成内部为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沿轴向连接两个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环向腔分割呈一个副腔室和一个附加腔室,其中一个所述分隔板上密封连接电磁阀;在所述副腔室的内侧壁包括与主腔室连通的主副腔室通道;所述副腔室的一侧向附加腔室延伸并与附加腔室的一端呈交错排布;当电磁阀关闭时,气体仅在主腔室气体与副腔室之间流通;当电磁阀开启时,气体在主腔室气体、副腔室与附加腔室之间依次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附加腔室环向分布将附加腔室分割呈多个子附加腔室,所述第一加强板均开设贯穿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的贯穿孔形成空气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气室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板沿上气室总成内部环向分布并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中部具有槽口,所述第二加强板槽口的尺寸大于所述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气室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磊殷吕李家成谢俊杰周爱明郝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