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色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消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98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消色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消色方法。该消色装置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具有行扫描仪,在行扫描仪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具有热敏头,在与加热装置即热敏头隔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相对的位置具有压纸卷筒。该消色装置使以下位置的热敏头的发热元件发热,即,相应热敏头位于与行扫描仪检测出图像的位置处的颜色/浓度检测器对应的位置。并且,消色装置根据检测的颜色或浓度来控制发热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对在记录介质上进行了图像形成的图像进行消色的图像形成装置、 消色装置以及消色方法。
技术介绍
最近,应节省资源的要求而引入了消色装置。该消色装置在利用可消色的显影剂 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上,通过施加热或光使显影剂消色,从而消除图像。因此,可循 环使用消色后的记录介质。但是,现有的消色装置是向整个记录介质施加热或光。因此具有以下问题,不仅消 耗不必要的能量,而且加速了记录介质的劣化。关于这点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即,通过扫描单元读取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根 据读取的数据计算形成图像的位置,通过热敏头对形成了图像的部分进行加热,同时照射 光进行消色(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6-270431号公报)。但是,该技术同样向记录介质的广泛区域照射光,也具有消耗不必要的能量且加 速记录介质的劣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消耗不必要的能量的消色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色装置,对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消色,其包括行扫描 仪,用于读取在输送来的记录介质上进行了图像形成的图像;热敏头,设置在所述行扫描仪 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相对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与所述行扫描仪设置 在同一侧,且包括多个发热元件;以及消色装置控制部,根据所述行扫描仪的输出,改变进 行发热的所述发热元件的位置和每个所述发热元件的发热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简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消色装置的构成的侧视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消色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可两面消色的消色装置的构成的侧视框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消色装置的消色状态的图;图7是示出各种颜色的显影剂进行消色所需要的热量的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消色专用的图像消色装置的构成的图;以及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消色装置的构成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说明书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和例子应该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 装置和方法的限制。以下根据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实施方式 进行具体说明。在此,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复印机、MFP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 外设)、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 置1包括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图像读取部12、图像形成部13、转印部14、纸张输送机构、 给纸单元15以及消色装置17。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可开关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上部。自动原稿输 送装置11具有原稿输送机构,用于从给纸托盘逐张地取出原稿,并输送到排纸托盘。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通过原稿输送机构将原稿逐张地输送到图像读取部12的原 稿读取部。也可打开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将原稿放在图像读取部12的原稿台上。图像读取部12包括具有在原稿上曝光的曝光灯和第一反射镜的滑架、设置在图 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机架上的多个第二反射镜、透镜组块以及图像读取传感器的CXD (电荷 耦合器件)。滑架通过静止在原稿读取部或者在原稿台下往复移动,使原稿反射的曝光灯的光 向第一反射镜反射。多个第二反射镜使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向透镜组块反射。透镜组块将 该反射光变焦,向CCD输出。CCD将入射光转换成电信号,作为图像信号向图像形成部13输出ο图像形成部13具有激光照射单元、静电潜像承载体即感光鼓以及显影剂供给单兀。激光照射单元基于图像信号向感光鼓照射激光,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 剂供给单元向感光鼓供给显影剂,从静电潜像形成显影剂图像。给纸单元15从给纸盒逐张地取出记录介质传递给纸张输送机构,纸张输送机构 将记录介质输送到转印部14。转印部14具有转印带、转印辊以及定影装置14A。转印带作为图像承载体转印、承 载感光鼓的显影剂图像。转印辊施加电压,从而将转印带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输送来的记 录介质上。定影装置14A对显影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消色装置17设置在转印部14的定影装置14A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 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如后所述,消色装置17通过对显影剂进行消色,对通过消色装置17 内部的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进行消色。因此,转印部14可向已消色的记录介质上转印显影 剂,进行定影。从排纸口排出的记录介质P装载在承载记录介质的承载部即排纸托盘16上。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简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统筹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的运算装置即主CPU201、与该主CPU 201连接的控制面板203、 作为存储装置的ROM、RAM 202以及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204。主CPU 201与控制图像形成系统各部分的打印CPU 205、控制图像读取系统各部 分的扫描CPU 209、控制驱动部的驱动控制器212以及控制消色装置17的消色装置控制部、 即消色装置CPU 213连接。打印CPU 205控制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打印引擎206和形成显影剂图像的 处理单元207。扫描CPU 209控制对CXD 211进行驱动的CXD驱动电路210。来自CXD 211的信 号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3。消色装置CPU 213与设置在消色装置17内的行扫描仪21和设置在行扫描仪21 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热敏头22连接。消色装置CPU 213输入来自行扫描仪21的输出、即扫描输出,基于该扫描输出驱 动热敏头22。另外,消色装置17也可具有暂时存储扫描输出的FIFO等存储装置。设置该存储 装置的情况下,消色装置CPU 213与该存储装置连接。图3是示出消色装置17的构成的侧视框图。如图3所示,消色装置17在箭头X 所示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具有行扫描仪21。消色装置17在行扫描仪21的记录 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具有热敏头22以及压纸卷筒23,该压纸卷筒23位于与加热装置 即热敏头22隔着输送记录介质P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相对的位置。行扫描仪21和热敏头22相对于输送记录介质P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设置在同一 侧。压纸卷筒23是具有与热敏头22在记录介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长度的轴 长的辊。压纸卷筒23将记录介质P按压在热敏头22上。图4是消色装置17的内部的平面图。行扫描仪21和热敏头22与箭头X所示的 记录介质输送方向正交地设置。行扫描仪21和热敏头22在记录介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l与记录介质的宽度W2 相等或比记录介质的宽度W2长。图5是示出可两面消色的消色装置17的构成的侧视框图。如图5所示,消色装置 17在箭头X所示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具有第一行扫描仪21A。并且,消色装置 17在与第一行扫描仪21A隔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相对的位置具有第二行扫描仪21B。因此, 消色装置17可扫描两面。消色装置17在第一行扫描仪21A和第二行扫描仪21B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 下游侧具有第一热敏头22A和第一压纸卷筒23A,该第一压纸卷筒23A位于与第一热敏头 22A隔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相对的位置。而且,消色装置17在第一热敏头22A和第一压纸卷筒23A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 的下游侧具有第二热敏头22B和第二压纸卷筒23B,该第二压纸卷筒23B位于隔着记录介质 输送路径与第二热敏头22B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色装置,对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消色,包括:行扫描仪,用于读取形成在输送来的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热敏头,设置在所述行扫描仪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相对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与所述行扫描仪设置在同一侧,且包括多个发热元件;以及消色装置控制部,根据所述行扫描仪的输出,改变进行发热的所述发热元件的位置和每个所述发热元件的发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