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推拉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推拉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156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58
本申请涉及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底座、支撑装置、滑动装置以及第一传感器;其中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件与限位件,固定件固设于底座顶面,至少一限位件固设于固定件的侧壁;滑动装置包括二滑动件、第一推拉件以及第二推拉件,滑动件上穿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滑动套设于限位件外,第一推拉件、第二推拉件分别固设于二滑动件的两端,二滑动件与第一推拉件、第二推拉件合围组成一容纳空间;第一传感器设于第一推拉件远离固定件的一侧并与其连接。本申请推拉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通过支撑装置与滑动装置的配合,容易对动力装置快速检测,通过在容纳空间内装设第二传感器与第三传感器,直接对第一传感器校验,节省了大量的拆装校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产品质量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各种机械动力设备普及的时代,随着人们的生产需要,对于机械动力设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2、动力装置在使用前需要检测其产生的力是否合格,测动力装置的推拉力传感器也需要定期校验。

3、但是,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推拉力传感器对动力装置进行检测,两者的连接拆装非常麻烦,并且压力推拉力传感器需要每年送到第三方校验单位校验,造成传感器拆卸频繁,影响精度,甚至造成损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使动力装置与推拉力传感器的拆卸连接更简洁,以简化动力装置的检测步骤,并且同时还能对推拉力传感器进行校验。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包括:

3、底座;

4、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件与限位件,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底座顶面,至少一所述限位件固设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

5、滑动装置,包括二滑动件、第一推拉件以及第二推拉件,所述滑动件上穿设有限位槽,二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限位槽滑动套设于所述限位件外,所述第一推拉件、所述第二推拉件分别固设于二所述滑动件的两端,二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推拉件、所述第二推拉件合围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

6、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推拉件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并与其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与一控制台电性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拉力检测系统还包括:

8、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推拉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台电性连接;

9、第三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第三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推拉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台电性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

11、安装座,固设于所述底座顶面,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顶面;

12、二辅助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顶面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侧,二所述辅助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13、二支撑件,分别固设于二所述辅助件的顶面,二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二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

15、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推拉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拉件、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

16、第一连接孔,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推拉件的一端;

17、二第二连接孔,垂直于底座方向上穿设于第一连接件中,二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一端。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9、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20、滑轨件,固设于所述底座顶面并且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件上。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拉力检测系统还包括:

22、第三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一动力装置连接。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拉力检测系统还包括:

24、安装架,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远离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侧;

25、安装槽,穿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架的两侧;

26、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穿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拉力检测系统还包括:

28、稳定件,固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稳定件位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稳定件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29、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

30、动力开启步骤,通过控制台开启动力装置,使动力装置推动或拉动滑动装置,第一推拉件靠近或远离固定件,相对的第二推拉件随之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件;

31、推力检测步骤,当所述第一推拉件的侧壁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达到最大值,通过所述控制台读取所述第一传感器反馈的推力最大值;

32、拉力检测步骤,当所述第二推拉件的侧壁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达到最大值,通过所述控制台读取所述第一传感器反馈的拉力最大值;

33、数据校验步骤,判断动力装置的标准值是否等于测量值,若是,则动力装置合格,若否,则不合格。

34、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

35、动力开启步骤,通过控制台开启动力装置,使动力装置推动或拉动滑动装置,第一推拉件靠近或远离固定件,相对的第二推拉件随之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件;

36、推力检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推拉件将第二传感器推动至紧贴所述固定件的侧壁,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达到最大值,通过所述控制台读取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反馈的推力最大值;

37、拉力检测步骤,通过所述第二推拉件将第三传感器拉动至紧贴所述固定件的侧壁,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达到最大值,通过所述控制台读取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反馈的拉力最大值;

38、数据校验步骤,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等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或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测量值,若是,则所述第一传感器合格,若否,则不合格。

39、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通过支撑装置与滑动装置的配合,使动力装置与第一传感器位于同一高度,更易于安装动力装置以检测其推拉力,通过在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内装设第二传感器与第三传感器,能够直接对第一传感器进行校验,简化了校验第一传感器的步骤,节省了大量的拆装校验时间。

4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将从说明书中的描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拉力检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亮郑争胜高海鹏武鹏飞王尧尧程树峰王楷文李波刘剑范二瑶张磊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