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弧形工件打磨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71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弧形工件打磨的固定装置,包括:承载件、限位组件及止挡组件,承载件用以承载弧形工件;限位组件滑动装设于承载件上;止挡组件装设于承载件的一侧端面上,通过滑动限位组件使得限位组件与止挡组件配合夹紧弧形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弧形工件打磨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圆弧形工件的加工非常普遍。以目前工厂生产隔冲垫板为例讲解,隔冲垫板外形为半圆弧状,工艺要求线切割加工:割零件外形,保证尺寸r164.925、r161.925、30°,且要求钳工打磨内外表面线切割痕迹光滑,但由于隔冲垫板为半圆弧轮廓,厚度很薄无法固定,目前操作方法操作时间长,效率低,且不安全,因此设计此快速、简便的打磨装置,用于实现操作工快速、简便的将隔冲垫板装夹、打磨的功能。

2、目前主要实现隔冲垫板打磨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将隔冲垫板装夹在虎钳上进行打磨,此方式需多次更换装夹方式,操作时间长,并且打磨后隔冲垫板两侧表面有伤痕,产品质量不高。2)1名操作人员手持隔冲垫板指定区域,另一名操作员打磨。此方式需要2名操作员配合操作,操作过程不安全,操作员容易受伤且打磨效率低,操作时间长。

3、由此,批生产任务量大、时间紧,质量要求高的背景下,目前两种方法均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弧形工件打磨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弧形工件打磨的固定装置,其中,包括:

2、承载件,用以承载所述弧形工件;

3、限位组件,滑动装设于所述承载件上;

4、止挡组件,装设于所述承载件的一侧端面上,通过滑动所述限位组件使得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止挡组件配合夹紧所述弧形工件。

5、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承载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承载面与第二承载面,所述弧形工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待打磨面及第二待打磨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以贴合所述第一待打磨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以贴合所述第二待打磨面。

6、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7、第一限位件,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滑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止挡组件配合夹紧所述弧形工件;

8、第二限位件,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上,滑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止挡组件配合夹紧所述弧形工件。

9、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二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移动。

10、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或所述第二限位件呈工字型。

11、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为外凸的圆弧面。

12、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槽为内凹的圆弧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底面为外凸的圆弧面以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配合,所述第二滑槽为外凸的圆弧槽,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底面为内凹的圆弧面以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配合。

13、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止挡组件包括:

14、挡板;

15、固定件,其一端穿过所述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件的一侧端面,以将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承载件的一侧端面上。

16、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滑槽连接于所述承载件的一侧端面,通过旋转所述固定件使所述挡板可沿所述第三滑槽的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挡板的高度。

17、上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挡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个侧面,所述侧面上均设置有刻度,以在打磨时测量所述弧形工件的厚度。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本技术对圆弧件进行固定后,可同时对内外圆弧进行打磨,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弧形工件打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承载面与第二承载面,所述弧形工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待打磨面及第二待打磨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以贴合所述第一待打磨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以贴合所述第二待打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二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或所述第二限位件呈工字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为外凸的圆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为内凹的圆弧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底面为外凸的圆弧面以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配合,所述第二滑槽为外凸的圆弧槽,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底面为内凹的圆弧面以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滑槽连接于所述承载件的一侧端面,通过旋转所述固定件使所述挡板可沿所述第三滑槽的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挡板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个侧面,所述侧面上均设置有刻度,以在打磨时测量所述弧形工件的厚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弧形工件打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承载面与第二承载面,所述弧形工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待打磨面及第二待打磨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以贴合所述第一待打磨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以贴合所述第二待打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二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或所述第二限位件呈工字型。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琳芳蒋淑芳赵小梅张旭姚贝贝马智伟王朝君范普普王茜李鹏杨建军马二波秦永彪于婧琚鹏翀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