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学忠专利>正文

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49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属于能源再生利用技术领域。该发生炉的气化炉膛顶部为加料进气口,下炉排通往气化炉锥底出口;炭化室环绕在气化炉膛周围,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置了与气化炉锥底相通的环形锥体;环形锥体底部设有出炭口,中部装有漏斗状集气圈;气化炉锥底出口沉入集气圈内,与集气圈之间形成通往炭化室的燃气回流通道;炭化室顶部敞开,与环绕在炭化室外的集气室连通,形成混合燃气流经通道;集气室一侧的下部与相邻的捕液器连通,形成滤液通道;捕液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中部装有折流板构成的捕液区,上部开有燃气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提高了燃气热值和品质,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减少了二次污染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发生炉,尤其是一种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属于能源再生利用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生物质通常包括秸秆、薪材、谷壳、果壳等农林废弃物。对这些生物 质进行合理的处理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获得宝贵的能源。因此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传统的生物质处理方法是沸腾式燃烧或层燃式气化,即将生物质置于发生炉内进行 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可以利用的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以及炭化物质。沸腾式燃烧的缺点 是容易过燃,而单纯层燃式气化产生的可燃气体热值低。至今,在气化炉生产出的生物质燃气中,均夹带有固体.液体微粒等其它杂质,称 粗燃气。粗燃气在终端用户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冷却、净化处理,以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目前的做法是在气化炉体外,设置粗燃气净化、冷却系统(大都采用水洗等办法解决)。不 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排出的污水治理不好又产生了污染。专利号为20082018578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正反火生物质气炭联产发生 炉,这种发生炉的结构特点是生物质分别加入后点燃,使反火气化炉膛产生的可燃气体透 过反火炉排,与正火气化炉膛产生的可燃气体混合,由通道进入炭化室,最终可以抽取透过 炭化室内生物质的可燃气体,并得到生物质炭。其优点是可燃气体的气化强度和热值高,同 时避免出现沸腾燃烧导致的过燃,但未解决可燃气体中杂质含量较多、湿度大的问题,燃烧 后的物质再利用困难,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仅生成的燃气热 值高、杂质含量少,而且可以同时产生多种有用附加产品的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含有气化炉和炭化室及 集气室和捕液器,所述气化炉圆柱状的气化炉膛顶部为加料和进气口,下部透过气化炉炉 排通往气化炉锥底出口 ;所述炭化室环绕在所述气化炉膛周围,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透过 炭化室炉排通往环绕气化炉锥底的环形锥体;所述环形锥体底部设有出炭口,中部装有底 端设有气化炉排炭口的漏斗状集气圈;所述气化炉锥底出口沉入所述集气圈内,与集气圈 之间形成通往炭化室的燃气回流通道;所述炭化室顶部敞开,与环绕在炭化室外的集气室 连通,形成混合燃气流经通道;所述集气室一侧的下部与相邻的捕液器连通,形成滤液通 道;所述捕液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中部装有折流板构成的捕液区,上部开有燃气出口。使用时,将生物质原料从加料口和进料口分别加入气化炉膛和炭化室,将气化炉 膛中的原料用明火点燃后,在引风机作用下,作为气化剂的空气从气化炉顶部进入炉膛,经 气化产出的可燃气体由气化炉排下的锥底出口经由燃气回流通道进入炭化室,与气化炉膛 的导热壁共同作用,使炭化室中的生物质发生干馏炭化,产生混合燃气,并使之经集气室的下流通道进入捕液器,通过捕液区对粗燃气中含有的尘粒及液体捕集,可燃气体由燃气出 口输出;捕液器捕集下来液体等杂质由液体排出口排出,用作化工原料;气化炉排出的氧 化炭可提供给农业.工业使用。炭化室排出的干馏炭可用作木质炭的替代品。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结构合理紧凑,由于气化炉产生的可燃气体 显热和气化炉壁的传热共同作用,使炭化室内的生物质干馏炭化,析出挥发分,从而生成热 值更高的可燃气体,同时经过炭化室和捕液器的冷却.净化和除湿作用,不仅可以得到相 对纯净的可燃气体,同时可以得到作为化工原料的低温木焦油和木醋液,以及木质炭的替 代品,从而使其气化处理后的“三态”得到充分回收和利用。在提高燃气品质的同时,增加 了产品附加值,并显著减少了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减轻了在气化炉外对可燃气体进行 再处理的难度。本专利技术炭化室环形锥体与气化炉锥底之间设置的集气圈既有助于尘降,又减少了 燃气中杂质的夹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如图1所示,其基本结构为气化炉2圆柱 状的气化炉膛27顶部为加料进气口 1,下部透过气化炉炉耙21和炉排20通往气化炉锥底 出口。炭化室4环绕在气化炉膛周围,上部设有进料口 28,下部透过炭化室炉排通往环绕气 化炉锥底的环形锥体。该环形锥体底部设有出炭口 18,中部装有底端设有气化炉排炭口 17 的漏斗状集气圈15。排炭口 17处套有可旋转的干馏炭刮料器16,从而便于集中出炭。环形锥底中装有位于集气圈15外的炭化室平料器转动支架29,该转动支架下端 连接到气化炉排炭口 17处的轴承套上,上端与炭化室平料器10相连接。因而使得平料器 10可以在炭化室4内自如回转平料。气化炉锥底出口沉入集气圈15内,与集气圈之间形成通往炭化室的燃气回流通 道。炭化室4顶部敞开,与环绕在炭化室外的集气室22连通,形成混合燃气流经通道。集气 室22—侧的下部与相邻的捕液器7连通,形成滤液通道。捕液器7的底部设有出液口 14, 中部装有折流板成的捕液区8,上部开有燃气出气口 6。支承架23支撑发生炉体。炭化室炉排上方设有旋转耙料器12,便于使进入炭化室 的生物质原料布料均勻。炭化室4的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料口 28、炭化室人孔24。 炭化室4与集气室22紧邻,并经通道与集气室22连通,其中炭化室4与集气室22相邻的 侧壁5为水冷壁,以利混合燃气降温。集气室22的侧壁上设有集气室人孔25。集液器7的 上端设有封头3,下端锥底设有出液口 14,出液口侧壁上设有集液器手孔13,便于清理与检 查。内部的捕液区8折流板上安置吸附材料。此外集液器7的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还设有 出气口 6、人孔9 (对应捕液区8)和集液器防爆孔11。气化炉膛27内装有外置电机带动的 垂向转轴,垂向转轴上部设有水平旋转的勻料器26。另外,在发生炉炉体侧壁上设有防爆孔419。可以认为,本实施例的气化炉将炉体设计为四个区a.气化区(气化炉膛);b.净 化冷却区(环形炭化室)将粗燃气初步净化和冷却;c.尘降冷却区(环形集气室)对粗 燃气的再次处理;d.气液分离区(集气器)粗燃气经三次净化和冷却处理。采用该设备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生物质去杂后水分控制在15%左 右,分别由气化炉加料口 1和炭化室加料口 28加入气化炉膛27和炭化室4 ;第二步,用明 火点燃气化炉膛27中的生物质,同时启动出气口 6外接的引风机,将空气由进气口引入并 与生物质反应产生显热在400 600°C的可燃气体和氧化炭,氧化炭从气化炉排炭口 17排 出,用作农业改良土壤或工业钢水覆盖剂;第三步,可燃气体透过集气圈15进入炭化室4, 炭化室4内的生物质在可燃气体的显热与气化炉2导热壁的传热作用下被干馏炭化,析出 挥发分,挥发分与气化炉2产生的可燃气体在集气室22内混合,使得燃气热值可达5000 6000KJ/m3,同时燃气被初步净化和冷却,而炭化室4内产生的干馏炭经由炭化室排炭口 18 排出,用于替代木质炭;第四步,燃气由引风机抽吸到集气室22后再次降温,到达集液器7, 在捕液区8内燃气所含的液体等杂质被捕集后经由出液口 14排出,该液体约占生物质含水 量的50%左右,包括大部分的天然木醋液,少量的低温木焦油,水以及其他有机物等。同时 燃气经由出气口6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气、炭、液联产发生炉,含有气化炉和炭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圆柱状的气化炉膛顶部为加料进气口,下部透过气化炉炉排通往气化炉锥底出口;所述炭化室环绕在所述气化炉膛周围,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透过炭化室炉排通往环绕气化炉锥底的环形锥体;所述环形锥体底部设有出炭口,中部装有底端设有气化炉排炭口的漏斗状集气圈;所述气化炉锥底出口沉入所述集气圈内,与集气圈之间形成通往炭化室的燃气回流通道;所述炭化室顶部敞开,与环绕在炭化室外的集气室连通,形成混合燃气流经通道;所述集气室一侧的下部与相邻的捕液器连通,形成滤液通道;所述捕液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中部装有折流板构成的捕液区,上部开有燃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忠
申请(专利权)人:赵学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