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70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包括转向节(24)、滑柱(26)、减振器(28)、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螺旋弹簧(27);滑柱(26)上端与车体铰接,下端与转向节(24)固定连接,螺旋弹簧(27)安装在滑柱上,滑柱(26)压缩或拉伸运动时,螺旋弹簧(27)随之压缩或拉伸;滑柱(26)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上侧,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下侧,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一端分别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节(24)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主销偏移距数值合理,操纵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车辆重载和高通过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动轮驱动重型车辆的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1、悬架是汽车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和承载作用在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缓冲由不平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力,衰减由此产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控稳定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上行驶时具有理想的运动特性。

2、传统的全轮驱动独立悬架的燃油重型车辆一般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或麦弗逊独立悬架,车轮驱动采用机械传动方式。然而,电驱动轮的轮边装置的轴向和径向尺寸要比机械传动的大,轮毂电机占用了轮辋内部所有空间,如果将双横臂独立悬架或麦弗逊独立悬架与电驱动轮直接连接,悬架的主销偏移距会明显增大,导致车辆操纵稳定性变差。

3、麦弗逊独立悬架最大的特点是减振器兼顾导向作用,具有横向占用空间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乘用车上。部分乘用车的悬架在麦弗逊独立悬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下横臂改为2个摆臂,这种悬架可以获得更小的主销偏移距,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然而,不管是传统的麦弗逊独立悬架还是改进的麦弗逊独立悬架,由于减振器兼顾减振和运动导向的作用,减振器会受到从轮胎传递过来的侧向力,这不仅会加快减振器的磨损,当受到较大冲击时还容易造成减振器变形或结构损坏,无法继续使用,因此这种用减振器兼顾导向功能的悬挂适合在重量较轻的乘用车上使用,不适合重型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能够满足车辆重载和高通过性的要求。

2、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24)、滑柱(26)、减振器(28)、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螺旋弹簧(27);滑柱(26)上端与车体铰接,下端与转向节(24)固定连接,螺旋弹簧(27)安装在滑柱上,滑柱(26)压缩或拉伸运动时,螺旋弹簧(27)随之压缩或拉伸;滑柱(26)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上侧,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下侧,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一端分别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节(24)铰接;减振器(28)的下端与前下摆臂(29)铰接,上端与车体铰接;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开口朝向车内侧,前下摆臂(29)向前侧布置,与车轮中心轴形成夹角,后下摆臂(21)向后侧布置,当车轮朝向正前方时,与车轮中心轴形成夹角,每侧的夹角不小于15°。

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主销偏移距数值合理,操纵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车辆重载和高通过性的要求。

4、2个下摆臂在地面上的投影形成夹角,交点位于电动轮向地面投影的轮廓线的内部,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主销偏移距,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2个下摆臂分别通过球轴承或橡胶衬套与车身连接,这种结构满足占用空间小、承受重载的要求;合理的摆臂位置令虚拟主销实现合理的主销内倾角、主销偏移距和主销后倾角,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改善转向系统受力。

5、滑柱上端通过附座与车身球铰连接,下端与转向节连接成一体;转向节利用螺栓固定到轮毂电机上或者直接与轮毂电机集成为一体;螺旋弹簧安装在滑柱上端。

6、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悬架装置更适合电动轮驱动车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24)、滑柱(26)、减振器(28)、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螺旋弹簧(27);滑柱(26)上端与车体铰接,下端与转向节(24)固定连接,螺旋弹簧(27)安装在滑柱上,滑柱(26)压缩或拉伸运动时,螺旋弹簧(27)随之压缩或拉伸;滑柱(26)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上侧,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下侧,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一端分别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节(24)铰接;减振器(28)的下端与前下摆臂(29)铰接,上端与车体铰接;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开口朝向车内侧,前下摆臂(29)向前侧布置,与车轮中心轴形成夹角,后下摆臂(21)向后侧布置,当车轮朝向正前方时,与车轮中心轴形成夹角,每侧的夹角不小于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汽车的前轮和后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地面垂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节(24)与电动轮(25)紧固连接,或者将转向节(24)集成到电动轮(2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形成夹角范围在30°~7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节(24)的转向虚拟主销位于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上两个球头销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26)包括缸筒(13)、活塞杆(9)、阀体(17)、浮动环形活塞(8)、套筒(5)和导向套(2);活塞杆(9)安装在缸筒(13)内,活塞杆(9)下部的活塞(18)与缸筒(13)内壁形成摩擦面;导向套(2)安装在缸筒(13)上端,导向套(2)内表面与活塞杆(9)的外表面形成摩擦面;导向套(2)与活塞杆(9)之间设有密封圈;浮动环形活塞(8)套在活塞杆上,套筒(5)设置在浮动环形活塞(8)与导向套(2)之间,套筒(5)上端设有横向的第三通道(3);活塞杆(9)内设有空腔(6),并设有横向的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11),阀体(17)安装到活塞杆(9)下部空腔内,阀体(17)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单向阀(15)和下单向阀(19),阀体(17)上部设有横向通孔作为上通道(16);上通道(16)设置在上单向阀(15)下侧,第一通道(7)位于上单向阀(15)以上的位置,第二通道(11)位于上单向阀(15)和下单向阀(19)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杆(9)与缸筒(13)底部形成第一空腔(12),活塞杆(9)外壁、浮动环形活塞(8)下方以及缸筒(13)内壁形成第二空腔(10),活塞杆(9)外壁、浮动环形活塞(8)上方以及套筒内壁之间形成第三空腔(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空腔(12)内有润滑油,活塞杆(9)下端的活塞(18)处于润滑油中,活塞(18)与缸筒(13)内壁形成的摩擦面得到润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单向阀(15)的流通方向向下,下单向阀(19)的流通方向向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24)、滑柱(26)、减振器(28)、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螺旋弹簧(27);滑柱(26)上端与车体铰接,下端与转向节(24)固定连接,螺旋弹簧(27)安装在滑柱上,滑柱(26)压缩或拉伸运动时,螺旋弹簧(27)随之压缩或拉伸;滑柱(26)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上侧,前下摆臂(29)、后下摆臂(21)设置在车轮中心线下侧,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一端分别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转向节(24)铰接;减振器(28)的下端与前下摆臂(29)铰接,上端与车体铰接;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开口朝向车内侧,前下摆臂(29)向前侧布置,与车轮中心轴形成夹角,后下摆臂(21)向后侧布置,当车轮朝向正前方时,与车轮中心轴形成夹角,每侧的夹角不小于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汽车的前轮和后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地面垂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节(24)与电动轮(25)紧固连接,或者将转向节(24)集成到电动轮(2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形成夹角范围在30°~7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节(24)的转向虚拟主销位于前下摆臂(29)和后下摆臂(21)上两个球头销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驱动轮的悬架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征郭晓燕冯付勇赵艳辉刘武芃周嘉晋王彦赵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