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56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2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包括有行架主体,在所述行架主体的两侧设有平衡支腿,所述行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起吊机构的起吊环;所述行架主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腹板夹持装置,每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均包括与待夹持腹板的侧面接触的侧夹持机构,侧防脱机构以及与所述待夹持腹板的顶部接触的上夹持机构。本技术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的结构巧妙,节省了装置安放的占地面积,有利于场地作业的灵活流转,且使用便捷,定位准确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件转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风电叶片的叶型规模发展趋势越来越快,腹板的长度及侧腹板的角度变化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如何保证腹板在工位间移动并保护腹板产品本身将会更加地有意义。

2、目前现场使用的腹板转运起吊工装占地面积较大,无旋转销装置,这样在转运时候花的时间较长,且工装性能较差,偶尔会发生真空失效情况,对生产造成较大延误,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行架主体,在所述行架主体的两侧设有平衡支腿,所述行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起吊机构的起吊环;所述行架主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腹板夹持装置,每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均包括与待夹持腹板的侧面接触的侧夹持机构,侧防脱机构以及与所述待夹持腹板的顶部接触的上夹持机构。

4、较佳的,所述行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待夹持腹板根部的根部定位装置,所述根部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框架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上与所述待夹持腹板侧面相垂直的根部定位销,所述根部定位销的一端设有销钉把手,所述根部定位销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夹持腹板根部的定位孔适配;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与所述行架主体间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连接。

5、较佳的,每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框架本体,所述第二框架本体通过第二转动销与所述行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侧夹持机构和所述上夹持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

6、较佳的,所述侧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自由端转动连接的摇臂,所述摇臂的另一端连接至少一个吸盘;所述摇臂可相对所述第二框架本体在竖直平面内进行转动。

7、较佳的,所述上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横梁上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垂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压盘,所述压杆可相对所述滑动块在竖直方向进行升降。

8、较佳的,每个所述侧防脱机构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防脱夹臂,以及垂设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防脱夹臂相互靠拢或远离的气缸;所述防脱夹臂与所述气缸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防脱夹臂的自由端均设有与所述待夹持腹板的接触的防护轮。

9、较佳的,所述第一转动销和所述第二转动销的下端均连接有链条。

10、较佳的,所述根部定位装置设于所述行架主体的一端,所述行架主体上设有四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

11、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施例。

12、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的结构巧妙,节省了装置安放的占地面积,有利于场地作业的灵活流转,且使用便捷,定位准确牢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行架主体,在所述行架主体的两侧设有平衡支腿,所述行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起吊机构的起吊环;所述行架主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腹板夹持装置,每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均包括与待夹持腹板的侧面接触的侧夹持机构,侧防脱机构以及与所述待夹持腹板的顶部接触的上夹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待夹持腹板根部的根部定位装置,所述根部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框架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上与所述待夹持腹板侧面相垂直的根部定位销,所述根部定位销的一端设有销钉把手,所述根部定位销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夹持腹板根部的定位孔适配;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与所述行架主体间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框架本体,所述第二框架本体通过第二转动销与所述行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侧夹持机构和所述上夹持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自由端转动连接的摇臂,所述摇臂的另一端连接至少一个吸盘;所述摇臂可相对所述第二框架本体在竖直平面内进行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横梁上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垂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压盘,所述压杆可相对所述滑动块在竖直方向进行升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防脱机构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防脱夹臂,以及垂设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防脱夹臂相互靠拢或远离的气缸;所述防脱夹臂与所述气缸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防脱夹臂的自由端均设有与所述待夹持腹板的接触的防护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销和所述第二转动销的下端均连接有链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定位装置设于所述行架主体的一端,所述行架主体上设有四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行架主体,在所述行架主体的两侧设有平衡支腿,所述行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起吊机构的起吊环;所述行架主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腹板夹持装置,每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均包括与待夹持腹板的侧面接触的侧夹持机构,侧防脱机构以及与所述待夹持腹板的顶部接触的上夹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待夹持腹板根部的根部定位装置,所述根部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框架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上与所述待夹持腹板侧面相垂直的根部定位销,所述根部定位销的一端设有销钉把手,所述根部定位销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夹持腹板根部的定位孔适配;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与所述行架主体间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风电叶片腹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腹板夹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行架主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框架本体,所述第二框架本体通过第二转动销与所述行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侧夹持机构和所述上夹持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荣李传胜刘华伟王海涛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