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91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通过CAN总线数据,获取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转速、高平原状态,判定CAN总线故障状态,根据柴油机运行工况和起动需求,控制预热控制装置处于自检、初始化、前热、等待、后热、休眠、吹扫和结束状态,输出电热塞、电磁泵、供油阀、风机控制信号,采用油电热协同控制的预热方法,在低温环境下,将少量电池电能转为热能,采用燃烧柴油的方式预热进气,达到柴油机迅速起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信息,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电控柴油机的起动过程中,可通过进气加温方式来改变燃料的着火条件和降低起动转矩,以达到迅速可靠起动柴油机的目的。因此研究进气加温方法对电控柴油机起动过程的影响,对于提高柴油机任务响应,提高柴油机起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以改善柴油机起动过程。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预热控制的工作状态分为自检状态、初始化状态、前热状态、等待状态、后热状态、休眠状态、吹扫状态和结束状态,每个工作状态对应一种执行器工况模式,当满足步骤s2至步骤s17的各个条件时,各个工作状态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5、s2、判断执行器自检完成,是,则自检状态转变为初始化状态,否则保持自检状态;

6、s3、判断,平原状态-10℃≤冷却液温度≤30℃,或高原状态-10℃≤冷却液温度≤40℃,是,则初始化状态转变为前热状态,否,则保持初始化状态;

7、s4、判断前热状态的工况时间是否≥40s,是,则前热状态转变为等待状态,否,则保持前热状态;

8、s5、判断转速是否>50r/min,且判断等待状态时间是否<120s,是,则等待状态转变为后热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9、s6、判断转速是否≤50r/min,且判断起动次数是否≤2次,是,则后热状态转变为等待状态,否,则保持后热状态;

10、s7、判断等待状态起动时间是否≥120s,且判断转速是否≤50r/min,是,则等待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11、s8、判断can通讯是否故障,是,则前热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否,则保持前热状态;

12、s9、判断can通讯是否故障,是,则后热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否,则保持后热状态;

13、s10、判断转速>50r/min,是,则休眠状态转变为前热状态,否,则保持休眠状态;

14、s11、判断执行器是否故障,是,则等待状态转变为结束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15、s12、判断执行器是否故障,或者判断是否满足一号条件,是,则初始化状态转变为结束状态,否,则保持初始化状态;

16、s13、判断can通讯是否故障,是,则初始化状态转变为休眠状态,否,则保持初始化状态;

17、s14、判断执行器是否故障,或者点火失败次数>2次,或者起动次数>2次,是,则后热状态转变为结束状态,否,则保持后热状态。

18、s15、判断点火失败次数≤2次,是,则后热状态转变为前热状态,否,则保持后热状态。

19、s16、判断是否满足二号条件,是,则后热状态转变为吹扫状态,否,则保持后热状态。

20、s17、判断吹扫状态时间是否≥30s,是,则吹扫状态转变为结束状态,否,则保持吹扫状态。

21、进一步的,在步骤s6中的起动次数判定条件:转速>50r/min,即起动1次。

22、进一步的,在步骤s14中的点火失败次数判定条件:后热状态时间≥20s(可标定)后,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10℃),即点火失败1次。

23、进一步的,在步骤s12中的所述一号条件满足包括以下步骤:

24、a1、判断平原状态,且冷却液温度是否>30℃,是,则满足一号条件,否,则执行步骤a2;

25、a2、判断高原状态,且冷却液温度是否>40℃,是,则满足一号条件,否,则执行步骤a3;

26、a3、判断冷却液温度是否<-10℃,是,则满足一号条件,否,则执行步骤a4;

27、a4、判断转速是否>1500r/min,是,则满足一号条件,否,则不满足一号条件。

28、进一步的,在步骤s14中的所述二号条件满足包括以下步骤:

29、b1、判断转速是否≥1500r/min,且判断转速时间是否≥3s,是,则满足二号条件,否,则执行步骤b2;

30、b2、判断点火失败次数是否>2次,是,则满足二号条件,否,则执行步骤b3;

31、b3、判断点火是否成功,且判断平原状态、冷却液温度是否>30℃,且判断冷却液温度时间是否>3min,是,则满足二号条件,否,则执行步骤b4;

32、b4、判断点火是否成功,且判断高原状态、冷却液温度是否>40℃,且判断冷却液温度时间是否>3min,是,则满足二号条件,否,则执行步骤b5;

33、b5、判断起动次数是否>2次,是,则满足二号条件,否,则不满足二号条件。

34、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自检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风机、供油阀、电磁泵进行开路、短路自检。

35、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初始化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关闭、风机关闭、供油阀关闭、电磁泵关闭。

36、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前热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打开、风机关闭、供油阀关闭、电磁泵关闭。

37、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等待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打开、风机关闭、供油阀使能、电磁泵关闭。

38、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后热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打开、风机打开、供油阀使能、电磁泵打开。

39、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休眠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关闭、风机关闭、供油阀关闭、电磁泵关闭。

40、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吹扫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关闭、风机打开、供油阀关闭、电磁泵关闭。

41、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的所述结束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关闭、风机关闭、供油阀关闭、电磁泵关闭。

4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4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通过获取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转速、高平原状态、can通信故障状态和执行故障状态,考虑柴油机运行工况,控制进气加温分别处于自检、初始化、前热、等待、后热、休眠、吹扫和结束状态下,根据柴油机运行条件和起动需求,控制电热塞、风机、供油阀、电磁泵执行部件处于不同的工况模式,在低温环境下,将少量电池电能转为热能,采用燃烧雾化燃油的方式预热进气,达到迅速起动柴油机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的起动次数判定条件:转速>50r/min,即起动1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的所述一号条件满足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4中的所述二号条件满足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所述前热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打开、风机关闭、供油阀关闭、电磁泵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所述等待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打开、风机关闭、供油阀使能、电磁泵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所述后热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打开、风机打开、供油阀使能、电磁泵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所述吹扫状态对应的执行器工况模式为:电热塞关闭、风机打开、供油阀关闭、电磁泵关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的起动次数判定条件:转速>50r/min,即起动1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的所述一号条件满足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4中的所述二号条件满足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密度柴油机油电热协同控制进气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褚全红孟长江肖维吕慧周碧宁白思春阴晋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