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75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6
本技术属于转子轴与轴承压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的轴承定位座,所述轴承定位座设有向上开口并用于对转子轴让位的第一让位孔,所述轴承定位座的上方设有压机以及固定在压机上的压头,所述压头与轴承定位座之间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上下贯穿并侧向开口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可拆卸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用于定位转子轴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槽壁上设有用于吸住转子轴的第一磁吸件。本技术具有调整方式简单,精度更高,只需简单更换即可定位转子轴,从而实现转子轴与轴承同轴设置,并且可以适应不同轴类零部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子轴与轴承压装,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1、申请号cn20122030312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安装装置,压装头的正下方设置轴承支架,轴承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放置槽;所述轴承支架一侧设置一固定块,该固定块与需安装轴承的转子轴相适配,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转子轴的连接处设置为v型结构,该v型结构与转子轴相配合,且在v型结构的两侧均设置磁钢。固定块螺纹连接设置在轴承支架一侧的,固定块与定位架连接的孔设置为长孔。

2、当上述方案遇到种类不同的转子轴工件时,先将固定块与定位架之间长孔内的螺栓拧松,使得固定块可以相对于定位架滑动,从而对固定块与定位架的相对位置调整,之后将螺栓重新拧入从而适应多种轴类零件。但是转子轴与轴承在压装时,需要较高的定位精度,从而保证转子轴与轴承之间的同轴度,上述方案中,在固定块与定位架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时,调整的精度较差并且步骤较为复杂,需要反复多次调整才能保证调整后的固定块的位置可以恰好使得转子轴与v 型结构接触时,转子轴与轴承同轴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方式简单,精度更高,可以适应不同转子轴工件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轴承的轴承定位座,所述轴承定位座设有向上开口并用于对转子轴让位的第一让位孔,所述轴承定位座的上方设有压机以及固定在压机上的压头,所述底板与压头之间固定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上下贯穿并侧向开口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可拆卸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用于定位转子轴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槽壁上设有用于吸住转子轴的第一磁体。

3、使用中,将轴承放置在轴承定位座内,将转子轴下端插入轴承的内孔中,以实现转子轴下端与轴承之间的预配合,并通过v型槽上的第一磁体将转子轴吸附住,以实现转子轴的定位,之后启动压机,使得压头下降转子轴,将转子轴压入轴承的内孔中,以实现转子轴与轴承之间的压装。当对于另一种转子轴进行压装定位时,操作人员将定位板上的定位块拔出,并将与转子轴同一种型号的另一块定位块插入定位板中,此时本装置可以对另一种转子轴进行压装定位。

4、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板的可拆卸设置,可以直接更换整个定位块,无需进行多步骤的多次调整,本装置调整方式简单,精度更高。其中,定位块均为事先加工铸造好的高精度定位块,将定位块插入定位板的定位槽中即可实现对同一种型号的转子轴进行定位,从而保证转子轴与轴承之间的同轴度。其中,定位板的固定可以通过设置导向柱固定,也可以通过在底板上设置一块竖板对定位板进行固定。

5、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朝向定位块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根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轴向与定位槽的开口方向平行,所述定位块朝向定位槽的端面设有若干个与定位销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6、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配合使得定位块可以更加精准的位于定位槽内,定位块不会发生偏移。

7、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朝向定位块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的轴向与定位槽的开口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配合孔内固定有第二磁体,所述定位块朝向定位槽的端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配合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内固定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相互吸引。

8、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定位板与定位块之间可拆卸设置,通过将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分别固定在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内,使得定位板的定位槽与定位块接触的端面可以紧贴,从而使得二者之间定位更加精准。其中,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强力胶粘合。

9、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均设有侧向延伸的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的开口相对,所述定位块两侧分别设有与u型槽配合的矩形条,当所述矩形条与u型槽配合时,所述矩形条的上下两侧与u型槽贴合,所述矩形条的另一侧与u型槽之间存在间隔。

10、通过矩形条的上下两侧与u型槽贴合可以对定位块在插入时进行定位。定位块的矩形条的另一侧与u型槽间隔,不发生接触,使得在定位块的更换时,可以方便定位块的更换,从而减少定位块与定位板之间的摩擦力。

11、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背离定位块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调节件以及若干个与调节件对应的调节孔,所述调节件与调节孔螺纹配合,所述调节孔与定位槽连通,所述调节件能穿过调节孔抵住定位块并将定位块从定位槽中顶出。

12、在定位块的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点偏差,导致定位块无法对转子轴进行精准定位,通过设置调节件,调节件在调节孔内旋转,从而将定位块朝转子轴方向顶出。并且调节件和调节孔螺纹配合,可以做到细微调整,精度较高。

13、作为优选,所述v型槽的两个槽壁上均设有第三配合孔,所述第三配合孔的轴向垂直于v型槽的槽壁,每个所述第三配合孔内固定有所述第一磁体。

14、通过设置第三配合孔,以及在第三配合孔内固定第一磁体,使得转子轴被吸附时,转子轴与v型槽的槽壁面接触,而不直接与第一磁体接触,定位更加精准。其中,固定第一磁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强力胶粘合。

15、作为优选,所述压头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二圆形槽以及向下开口的第二让位孔,所述第二让位孔与第二圆形槽的槽底中心处连通,所述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同轴设置。

16、通过在压头上设置第二圆形槽以及第二让位孔,可以配合第一让位孔和第一圆形槽,从而可以实现对转子轴的两端同时压装轴承或对转子轴的上端压装轴承。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让位孔的孔径大于转子轴下端直径,所述第二让位孔的孔径大于转子轴上端直径。

18、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转子轴与轴承完成压装时,转子轴的上端以及转子轴的下端分别可伸入第二让位孔和第一让位孔内。

19、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孔的孔壁与轴承定位座的底部外壁接触配合。

20、环形板的内孔的孔壁和轴承定位座的底部外壁外缘定位配合,使得轴承定位座可以更换,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承与转子轴之间的压装。

21、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共同支撑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若干个通孔,所述定位板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向垂直于通孔的轴向,所述固定孔与通孔连通,所述固定孔内螺纹配合有螺栓。

22、通过螺栓与固定孔螺纹配合,使得定位板可以固定在导向柱上,并且定位板可以根据转子的高度进行上下调整,并在调整完成后通过螺栓固定,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轴向高度的转子。

2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只需更换定位块就可以适应不同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定位,操作简单,步骤简洁;还可以通过调节件进行微调,并且微调的精准度高;可以对转子轴两端同时进行轴承压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轴承的轴承定位座,所述轴承定位座设有向上开口并用于对转子轴让位的第一让位孔,所述轴承定位座的上方设有压机以及固定在压机上的压头,所述底板与压头之间固定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设有上下贯穿并侧向开口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可拆卸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用于定位转子轴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槽壁上设有用于吸住转子轴的第一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朝向定位块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根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轴向与定位槽的开口方向平行,所述定位块朝向定位槽的端面设有若干个与定位销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朝向定位块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的轴向与定位槽的开口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配合孔内固定有第二磁体,所述定位块朝向定位槽的端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配合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内固定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相互吸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均设有侧向延伸的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的开口相对,所述定位块两侧分别设有与U型槽配合的矩形条,当所述矩形条与U型槽配合时,所述矩形条的上下两侧与U型槽贴合,所述矩形条的另一侧与U型槽之间存在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背离定位块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调节件以及若干个与调节件对应的调节孔,所述调节件与调节孔螺纹配合,所述调节孔与定位槽连通,所述调节件能穿过调节孔抵住定位块并将定位块从定位槽中顶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的两个槽壁上均设有第三配合孔,所述第三配合孔的轴向垂直于V型槽的槽壁,每个所述第三配合孔内固定有所述第一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二圆形槽以及向下开口的第二让位孔,所述第二让位孔与第二圆形槽的槽底中心处连通,所述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孔的孔径大于转子轴下端直径,所述第二让位孔的孔径大于转子轴上端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孔的孔壁与轴承定位座的底部外壁接触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共同支撑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若干个通孔,所述定位板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向垂直于通孔的轴向,所述固定孔与通孔连通,所述固定孔内螺纹配合有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轴承的轴承定位座,所述轴承定位座设有向上开口并用于对转子轴让位的第一让位孔,所述轴承定位座的上方设有压机以及固定在压机上的压头,所述底板与压头之间固定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设有上下贯穿并侧向开口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可拆卸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用于定位转子轴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槽壁上设有用于吸住转子轴的第一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朝向定位块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根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轴向与定位槽的开口方向平行,所述定位块朝向定位槽的端面设有若干个与定位销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朝向定位块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的轴向与定位槽的开口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配合孔内固定有第二磁体,所述定位块朝向定位槽的端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配合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内固定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相互吸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子轴与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均设有侧向延伸的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的开口相对,所述定位块两侧分别设有与u型槽配合的矩形条,当所述矩形条与u型槽配合时,所述矩形条的上下两侧与u型槽贴合,所述矩形条的另一侧与u型槽之间存在间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朝俊何晗昕杨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