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28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5
一种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属于港口装卸船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船舶靠泊过程中带缆作业。其技术方案是:底座筒体为直立的圆筒体,底座筒体的上端焊接环形的固定圈,上盖板为圆形,上盖板连接螺栓将上盖板与固定圈相连接,电机和减速机位于底座筒体内,减速机的上端与上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减速机的下端与电机相连接,卷筒放置在上盖板的上方,上盖板的中心有减速机轴孔,减速机输出轴通过减速机轴孔与卷筒相连接,卷筒的下端与上盖板表面有转动间隙,底座筒体的筒壁上安装有导览装置,缆绳通过导缆装置与卷筒相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带缆作业,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消除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属于港口装卸船设备。


技术介绍

1、在船舶靠泊过程中,带缆作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传统的带缆作业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是船员将牵引绳从船上抛到岸上,在将牵引绳后方连接的缆绳从船上抛到水面,岸上的带缆工人通过拽动牵引绳进而拽动缆绳,将缆绳从水面拽到岸边,再将缆绳由岸边拽到岸上,套进缆桩,最后抛回牵引绳给船员,完成带缆作业。

2、在这种带缆过程中,带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变化作业方式。当缆绳被从船舶抛到水面上、从水面到岸边过程中,所需牵引力要求较小,所需速度要求较快;而缆绳从岸边到岸上过程中,所需牵引力要求较大,所需速度要求较慢;由于缆绳可能从设备左前、正前或右前三个方向而来,有时在带缆过程中,缆绳行进方向可能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多名带缆人员共同参与带缆工作,并且大大增加了带缆工作的劳动强度。

3、目前,港口和码头没有专用的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仍然采用传统的带缆作业方式,不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了带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亟待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这种带缆装置可以有效完成船舶带缆作业,适应带缆作业中不同工况,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又能节约人工投入的目的。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它包括底座筒体、上盖板、电机、减速机、卷筒、导缆装置,底座筒体为直立的圆筒体,底座筒体的下端与码头的地面相连接,底座筒体的上端焊接环形的固定圈,固定圈圆周均布有螺孔,上盖板为圆形,上盖板的圆周有多个安装螺孔与固定圈的螺孔相匹配,上盖板连接螺栓将上盖板与固定圈相连接,电机和减速机位于上盖板下方的底座筒体内,减速机的上端通过减速机固定螺栓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减速机的下端与电机相连接,卷筒放置在上盖板的上方,上盖板的中心有减速机轴孔,减速机输出轴通过减速机轴孔与卷筒相连接,卷筒的下端与上盖板表面有转动间隙,底座筒体的筒壁上安装有导览装置,缆绳通过导缆装置与卷筒相连接。

4、上述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吊环螺栓,吊环螺栓位于卷筒的外周,吊环螺栓环绕上盖板均布,底座筒体的下端外周焊接有环形的底板,底板与筒壁之间焊接有多个三角筋板,底板的下方均布有多块垫板,地脚螺栓将垫板与底板与地面相连接。

5、上述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所述底座筒体的筒壁相对两侧分别有通风百叶窗框和轴流风机框,通风百叶窗框的位置高于轴流风机框的位置,通风百叶窗和轴流风机分别安装在通风百叶窗框和轴流风机框上,底座筒体的筒壁上还有电缆过线孔和检修孔,电缆的一端通过电缆过线孔与电机相连接,电缆的另一端连接电缆插头,检修孔上安装有检修孔盖。

6、上述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所述卷筒由卷筒底板、卷筒顶板、圆周侧板、输出轴连接套筒组成,卷筒底板和卷筒顶板分别为圆板,卷筒底板的直径大于卷筒顶板的直径,卷筒顶板平行放置在卷筒底板的上方,卷筒顶板和卷筒底板的圆周由圆周侧板环绕连接为锥形圆台,卷筒底板的中心有圆孔,输出轴连接套筒焊接在圆孔的上端,输出轴连接套筒的内孔中有平键槽,减速机输出轴的上端伸入输出轴连接套筒内与输出轴连接套筒通过平键相连接。

7、上述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所述导览装置包括滑道、滑板、螺杆、螺母、导缆架、弹簧、偏心轮架、偏心轮,滑道为弧形板,滑道的弧形板的弧度与底座筒体的筒壁圆弧度相匹配,滑道的弧形板固定在底座筒体的筒壁上,滑道的弧形板的中间有滑动槽,滑板水平放置,滑板的一侧为圆弧,滑板的圆弧一侧嵌在滑动槽中与滑动槽为滑动配合,滑板的两端有通孔,两根螺杆分别穿在通孔中,两根螺杆的上端与导缆架相连接,螺杆上部套装有弹簧,两根螺杆的下部套有螺母,螺母顶在滑板的下表面,导缆架为上端有开口环形,偏心轮架为垂直的平板,偏心轮架的上端焊接在滑板的下端面,偏心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偏心轮架的下部,偏心轮可以环绕转轴转动,偏心轮的轮缘与底座筒体的筒壁相对接触。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的底座筒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码头前沿,上盖板固定在底座筒体的上端,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在上盖板的底面上,卷筒位于上盖板的上方,减速机输出轴通过平键与卷筒相连接,带动卷筒进行转动,缆绳缠绕在卷筒上,进而完成带缆作业;吊环螺栓与上盖板固定连接,用于起吊电机和减速机;滑道固定在底座筒体的筒壁上,导缆装置可以沿着滑道进行滑动,调整缆绳与卷筒的相对位置,导缆装置可以通过弹簧和螺杆调节高度;电缆插头和电缆用于从电网取电并将电能输送给设备;通风百叶窗和轴流风机用于电机和减速机运行过程中的散热。

10、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带缆作业,减少了人工投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消除了工人拽缆过程中失足落水的风险。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当负载功率小时,可以小功率输出,节能环保,在行业内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筒体(1)、上盖板(2)、电机(3)、减速机(4)、卷筒(5)、导缆装置(6),底座筒体(1)为直立的圆筒体,底座筒体(1)的下端与码头的地面相连接,底座筒体(1)的上端焊接环形的固定圈(12),固定圈(12)圆周均布有螺孔,上盖板(2)为圆形,上盖板(2)的圆周有多个安装螺孔与固定圈(12)的螺孔相匹配,上盖板连接螺栓(7)将上盖板(2)与固定圈(12)相连接,电机(3)和减速机(4)位于上盖板(2)下方的底座筒体(1)内,减速机(4)的上端通过减速机固定螺栓(8)与上盖板(2)固定连接,减速机(4)的下端与电机(3)相连接,卷筒(5)放置在上盖板(2)的上方,上盖板(2)的中心有减速机轴孔,减速机输出轴(9)通过减速机轴孔与卷筒(5)相连接,卷筒(5)的下端与上盖板(2)表面有转动间隙,底座筒体(1)的筒壁(11)上安装有导缆装置(6),缆绳(39)通过导缆装置(6)与卷筒(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吊环螺栓(10),吊环螺栓(10)位于卷筒(5)的外周,吊环螺栓(10)环绕上盖板(2)均布,底座筒体(1)的下端外周焊接有环形的底板(13),底板(13)与筒壁(11)之间焊接有多个三角筋板(14),底板(13)的下方均布有多块垫板(15),地脚螺栓(16)将垫板(15)与底板(13)与地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筒体(1)的筒壁(11)相对两侧分别有通风百叶窗框(17)和轴流风机框(18),通风百叶窗框(17)的位置高于轴流风机框(18)的位置,通风百叶窗(19)和轴流风机(20)分别安装在通风百叶窗框(17)和轴流风机框(18)上,底座筒体(1)的筒壁(11)上还有电缆过线孔(21)和检修孔(24),电缆(22)的一端通过电缆过线孔(21)与电机(3)相连接,电缆(22)的另一端连接电缆插头(23),检修孔(24)上安装有检修孔盖(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5)由卷筒底板(26)、卷筒顶板(27)、圆周侧板(28)、输出轴连接套筒(29)组成,卷筒底板(26)和卷筒顶板(27)分别为圆板,卷筒底板(26)的直径大于卷筒顶板(27)的直径,卷筒顶板(27)平行放置在卷筒底板(26)的上方,卷筒顶板(27)和卷筒底板(26)的圆周由圆周侧板(28)环绕连接为锥形圆台,卷筒底板(26)的中心有圆孔,输出轴连接套筒(29)焊接在圆孔的上端,输出轴连接套筒(29)的内孔中有平键槽,减速机输出轴(9)的上端伸入输出轴连接套筒(29)内与输出轴连接套筒(29)通过平键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缆装置(6)包括滑道(30)、滑板(32)、螺杆(33)、螺母(34)、导缆架(35)、弹簧(36)、偏心轮架(37)、偏心轮(38),滑道(30)为弧形板,滑道(30)的弧形板的弧度与底座筒体(1)的筒壁(11)的圆弧度相匹配,滑道(30)的弧形板固定在底座筒体(1)的筒壁(11)上,滑道(30)的弧形板的中间有滑动槽(31),滑板(32)水平放置,滑板(32)的一侧为圆弧,滑板(32)的圆弧一侧嵌在滑动槽(31)中与滑动槽(31)为滑动配合,滑板(32)的两端有通孔,两根螺杆(33)分别穿在通孔中,两根螺杆(33)的上端与导缆架(35)相连接,螺杆(33)上部套装有弹簧(36),两根螺杆(33)的下部套有螺母(34),螺母(34)顶在滑板(32)的下表面,导缆架(35)为上端有开口环形,偏心轮架(37)为垂直的平板,偏心轮架(37)的上端焊接在滑板(32)的下端面,偏心轮(38)通过转轴安装在偏心轮架(37)的下部,偏心轮(38)与转轴为转动配合,偏心轮(38)的轮缘与底座筒体(1)的筒壁(11)相对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筒体(1)、上盖板(2)、电机(3)、减速机(4)、卷筒(5)、导缆装置(6),底座筒体(1)为直立的圆筒体,底座筒体(1)的下端与码头的地面相连接,底座筒体(1)的上端焊接环形的固定圈(12),固定圈(12)圆周均布有螺孔,上盖板(2)为圆形,上盖板(2)的圆周有多个安装螺孔与固定圈(12)的螺孔相匹配,上盖板连接螺栓(7)将上盖板(2)与固定圈(12)相连接,电机(3)和减速机(4)位于上盖板(2)下方的底座筒体(1)内,减速机(4)的上端通过减速机固定螺栓(8)与上盖板(2)固定连接,减速机(4)的下端与电机(3)相连接,卷筒(5)放置在上盖板(2)的上方,上盖板(2)的中心有减速机轴孔,减速机输出轴(9)通过减速机轴孔与卷筒(5)相连接,卷筒(5)的下端与上盖板(2)表面有转动间隙,底座筒体(1)的筒壁(11)上安装有导缆装置(6),缆绳(39)通过导缆装置(6)与卷筒(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吊环螺栓(10),吊环螺栓(10)位于卷筒(5)的外周,吊环螺栓(10)环绕上盖板(2)均布,底座筒体(1)的下端外周焊接有环形的底板(13),底板(13)与筒壁(11)之间焊接有多个三角筋板(14),底板(13)的下方均布有多块垫板(15),地脚螺栓(16)将垫板(15)与底板(13)与地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靠泊时的带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筒体(1)的筒壁(11)相对两侧分别有通风百叶窗框(17)和轴流风机框(18),通风百叶窗框(17)的位置高于轴流风机框(18)的位置,通风百叶窗(19)和轴流风机(20)分别安装在通风百叶窗框(17)和轴流风机框(18)上,底座筒体(1)的筒壁(11)上还有电缆过线孔(21)和检修孔(24),电缆(22)的一端通过电缆过线孔(21)与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鹏刘杰周玉山宋方勇马驰赵福强王治宇李健荆彦明王晓冬单金光杨晓亮崔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港集团港机船舶维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