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10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包括发动机内部形成的内涵道与外涵道,内涵道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扇叶,扇叶位于内涵道口部的外侧、且位于外涵道口部的内侧,内涵道外侧还设有挡风板,外涵道内部设有风量调节环和动力组件,风量调节环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能够改变与挡风板之间的缝隙,从而调节内涵道与外涵道的涵道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在调节内外涵道比的时候,通过动力组件推动风量调节环滑动,通过风量调节环与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大小,来调节外涵道的进风口大小,从而对内外涵道比的大小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低,且方便后期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涡轮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


技术介绍

1、涡扇发动机全称为涡轮风扇发动机(turbofan)是飞机发动机的一种,由涡轮喷气发动机(turbojet)发展而成。与涡轮喷气比较,主要特点是首级压缩机的面积大,同时被用作为空气螺旋桨(扇),将部分吸入的空气通过喷射引擎的外围向后推。发动机核心部分空气经过的部分称为内涵道,仅有风扇空气经过的核心机外侧部分称为外涵道。为了调整涡扇发电机的涵道比,申请号为201520292975.6的中国技术专利涵道比可调式涡扇涡轴发动机,在进气口位置设置一个前涵道比调节器,在发动机的风扇和压气机之间设置中涵道比调机器,然而,该前涵道比调节器以及中涵道比调机器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众多,生产成本高,且不利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以解决现有机器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众多,生产成本高,且不利于维护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包括发动机内部形成的内涵道与外涵道,内涵道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扇叶,扇叶位于内涵道口部的外侧、且位于外涵道口部的内侧,内涵道外侧还设有挡风板,外涵道内部设有风量调节环和动力组件,风量调节环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能够改变与挡风板之间的缝隙,从而调节内涵道与外涵道的涵道比。

4、进一步的,所述外涵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风量调节环,所述风量调节环位于挡风板的内侧。

5、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与形成内涵道的外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以及风量调节环均为圆环结构,且挡风板的直径大于风量调节环的内径。

7、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气缸的一端与外涵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气缸的另一端与风量调节环固定连接,气缸信号连接至发动机的控制器。

8、进一步的,所述风量调节环包括上游导流片和下游导流片,上游导流片固定连接至气缸的活动端,下游导流片固定连接至内涵道的外壁,上游导流片和下游导流片用于引导进入外涵道的气流流场适应于不同涵道比工况。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在调节内外涵道比的时候,通过动力组件推动风量调节环滑动,通过风量调节环与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大小,来调节外涵道的进风口大小,从而对内外涵道比的大小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低,且方便后期的防护。

1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上游导流片和下游导流片引导进入外涵道的空气流向适应于不同涵道比工况下的气流流场,从而使得外涵道的空气增压度降低幅度小,可以使发动机产生更大的推力,耗油率低,综合性能最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内部形成的内涵道与外涵道,内涵道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扇叶,扇叶位于内涵道口部的外侧、且位于外涵道口部的内侧,内涵道外侧还设有挡风板,外涵道内部设有风量调节环和动力组件,风量调节环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能够改变与挡风板之间的缝隙,从而调节内涵道与外涵道的涵道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涵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风量调节环,所述风量调节环位于挡风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挡风板与形成内涵道的外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挡风板以及风量调节环均为圆环结构,且挡风板的直径大于风量调节环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包括气缸,气缸的一端与外涵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气缸的另一端与风量调节环固定连接,气缸信号连接至发动机的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风量调节环包括上游导流片和下游导流片,上游导流片固定连接至气缸的活动端,下游导流片固定连接至内涵道的外壁,上游导流片和下游导流片用于引导进入外涵道的气流流场适应于不同涵道比工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内部形成的内涵道与外涵道,内涵道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扇叶,扇叶位于内涵道口部的外侧、且位于外涵道口部的内侧,内涵道外侧还设有挡风板,外涵道内部设有风量调节环和动力组件,风量调节环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能够改变与挡风板之间的缝隙,从而调节内涵道与外涵道的涵道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涵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风量调节环,所述风量调节环位于挡风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可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挡风板与形成内涵道的外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王振彪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