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90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藏集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集装箱本体前端设置有回风风道和冷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仅顶部进风,侧部和底部全封闭;所述冷风风道包括竖直风道和冷风腔,所述竖直风道为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结构,竖直风道上端的进风口与冷机出风口连通,竖直风道延伸至回风底板下方,竖直风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冷风腔与集装箱底部的几字形风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集装箱内部气流场及温度分布特性,冷空气进入集空气吸收了集装箱的热量,温度增高后向上运动,因此集装箱上部的温度较高,集装箱的回风口设置于集装箱上部,热空气通过顶部回风口吸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回风管侧部底部全封闭,避免了底部温度较低的冷风倒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集装箱,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


技术介绍

1、冷藏集装箱是指有良好隔热,且能维持一定低温要求,适用于各类易腐食品的运送、贮存的特殊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的内部设有冷风循环系统。

2、现有技术中,冷藏集装箱的制冷装置安装在集装箱的前端,为冷藏集装箱提供循环冷风,大尺寸的集装箱制冷装置包括冷风机和油箱,油箱设置于冷风机的下方,冷风机的出风口设置于集装箱的顶部,集装箱侧壁设置有导风槽,通过导风槽将冷风导流至底部,集装箱的底板设置有回风风道,在集装箱内形成循环。因此,大型集装箱都存在从前至后冷风不均匀,靠近厢体的后部冷藏效果较差,空气循环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多采用在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冷风通道,冷风通道设置有若干通风口,通过冷风通道对冷风进行导流,通过顶部的冷风通道将冷风送到后端,经过门壁风道从底部的t型地堡返回。

3、现在技术的存在的缺陷是,集装箱风循环速度慢,存在集装箱制冷效果差,集装箱冷风倒吸等现象,从而导致在集装箱内部温度高,但冷机出风温度和回风温度差小的现象,制冷系统能耗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可以有效地解决集装箱内部冷量不均匀以及制冷系统能耗过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回风风道和冷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由集装箱前墙、两侧回风侧板、回风底板和回风前板围城的风道,所述回风风道仅顶部进风,侧部和底部全封闭;所述冷风风道包括竖直风道和冷风腔,所述竖直风道为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结构,竖直风道设置于所述回风风道的内部,竖直风道上端的进风口与冷机出风口连通,竖直风道延伸至回风底板下方,竖直风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冷风腔设置于所述回风风道的下方,所述冷风腔由导风板、集装箱前墙、集装箱侧板和集装箱底板围成的空腔;所述冷风腔与集装箱底部的几字形风道连通。

3、优选的,进一步设置,集装箱侧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横向导风槽,所述横向导风槽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集装箱后门,所述导风板与集装箱侧板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

4、优选的,进一步设置,集装箱侧板设置有若干纵向导风槽。

5、优选的,所述回风底板底部的两侧设置有l型的底部隔板,所述底部隔板一边与所述回风底板固定,另一边与集装箱侧板固定,底部隔板用于阻挡底部冷风倒吸。

6、优选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回风风道顶部设置有l型的顶部隔板。

7、优选的,所述回风风道的侧部设置有l型的侧部隔板,侧板隔板一面与侧板固定,另一面与回风前板固定。

8、优选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回风风道设置有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竖直风道,同时,中间支撑板用于阻挡冷风出风口的冷气倒吸。

9、优选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冷风腔设置有导风板固定座和导风板支撑板。

10、优选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几字形风道的高度为60-90mm,所述几字形风道的宽度为40-60mm。

11、优选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回风风道顶部的回风口与集装箱顶板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

12、优选的,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回风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与集装箱侧板固定。

13、优选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导风板的端部设置有斜板,所述导风板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几字板的高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包括回风风道和冷风风道,回风风道仅顶部进风,侧部和底部全封闭,冷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集装箱本体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结合集装箱内部气流场及温度分布特性,冷空气进入集空气吸收了集装箱的热量,温度增高后向上运动,因此集装箱上部的温度较高,集装箱的回风口设置于集装箱上部,热空气通过顶部回风口吸收,本专利技术的回风管侧部底部全封闭,避免了底部温度较低的冷风倒吸。

15、2、为增强集装箱内冷风的流通速率,增加箱体内的风循环量,本专利技术的冷风风道包括顶部全密封的竖直风道和冷风腔,冷风腔设置于集装箱的下部,冷风腔的冷风具有一定压力,冷风腔与设置于集装箱底板上的几字形风道连通,同时,集装箱侧板的下部设置有横向导风槽,集装箱侧板与冷风腔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具有一定压力的冷风通横向导风槽、几字形风道以及通风间隙快速至集装箱后门,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货物间的风循环次数。

16、3、本专利技术的回风通道设置有底部隔板、顶部隔板、侧部隔板以及中间支撑板对底部冷风密封阻挡,防止冷风倒吸至回风口,有效提降低制冷系统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前端设置有回风风道和冷风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集装箱侧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横向导风槽,所述横向导风槽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集装箱后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集装箱侧板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底板底部的两侧设置有L型的底部隔板,所述底部隔板一边与所述回风底板固定,另一边与集装箱侧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风道顶部设置有L型的顶部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风道设置有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竖直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腔设置有导风板固定座和导风板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回风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与集装箱侧板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导风板的端部设置有斜板,所述导风板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几字板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几字形风道的高度为60-90mm,所述几字形风道的宽度为40-6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前端设置有回风风道和冷风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集装箱侧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横向导风槽,所述横向导风槽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集装箱后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集装箱侧板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底板底部的两侧设置有l型的底部隔板,所述底部隔板一边与所述回风底板固定,另一边与集装箱侧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节能型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风道顶部设置有l型的顶部隔板。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张舜龚勤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