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47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50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其中,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蓄能冷却液箱,以及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压缩机、散热器和节流器;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存储冷却液的容纳腔;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的容纳腔中;所述蓄能冷却液箱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连通;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回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通过所述回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连通;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中还穿设有目标换热器。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的降低了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设计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对制冷剂选择的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的逐渐普及,新能源车的各项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是对新能源车的热量进行管理的系统,热管理系统的运行也对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得新能源车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对于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循环回路在设计时,为满足车辆内部不同目标换热器的制冷或者制热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减少热损失,通常将制冷剂管道延伸设置在对应的目标换热器处,在目标换热器处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冷却液,与冷却液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耦合。由于车辆内部目标换热器的类型及位置的多样性,会造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剂管路流程较长,且结构复杂,容易出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

3、冷却液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

4、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蓄能冷却液箱,以及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压缩机、散热器和节流器;

5、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存储冷却液的容纳腔;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的容纳腔中;所述蓄能冷却液箱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连通;

6、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回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通过所述回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连通;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中还穿设有目标换热器;

7、其中,所述散热器为内部的制冷剂蒸发释放冷量或内部的制冷剂冷凝释放热量的装置;所述蓄能冷却液箱为存储所述散热器释放冷量或热量的装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位于车辆的前机舱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凝器;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第一蓄能冷却液箱;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中;

10、和/或;

11、所述散热器包括蒸发器;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第二蓄能冷却液箱;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二蓄能冷却液箱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冷却液温度控制阀组,所述目标换热器为多个;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组包括多个冷却液温度控制阀;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与所述目标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

13、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包括分别通过冷却液循环管道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以及所述第二蓄能冷却液箱连接;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为调节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以及所述第二蓄能冷却液箱进入对应的所述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流量的装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压力平衡控制阀;所述目标换热器为多个;各所述目标换热器通过所述压力平衡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以及所述第二蓄能冷却液箱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中还设置有电电加热器。

16、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适用于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17、根据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确定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目标温度;

18、根据所述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运行功率;

19、根据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以及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实际温度,控制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向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中流入的冷却液的流量。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确定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目标温度包括:

21、将所有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中的最大值与第一预设偏移量之和作为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目标温度;

22、或者,

23、将所有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中的最小值与第二预设偏移量之差作为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目标温度。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换热器包括吹面换热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25、根据车内设置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确定该所述吹面换热器的目标出风温度;

26、获取所述吹面换热器的实际出风温度;

27、根据所述吹面换热器的实际出风温度以及所述吹面换热器的目标出风温度确定吹面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9、获取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实际温度;

30、所述根据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以及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实际温度,控制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向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中流入的冷却液的流量包括:

31、根据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实际温度以及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实际温度,控制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向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中流入的冷却液的流量。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换热器包括吹面换热器以及除霜换热器;

33、所述方法还包括:

34、获取除霜指令;

35、控制所述吹面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调节为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

36、控制所述除霜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调节为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空气的露点温度。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换热器包括地板换热器,所述地板换热器设置在车辆乘员舱的地板上;

38、所述方法还包括:

39、获取车内实际温度;

40、根据车内设置温度与所述车内实际温度确定所述地板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

41、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装置,包括:

42、温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确定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目标温度;

43、制冷剂循环回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运行功率;

44、冷却液循环回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换热器的冷却液目标温度以及蓄能冷却液箱的冷却液实际温度,控制从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向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中流入的冷却液的流量,以通过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为所述目标换热器换热。

4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公开提供的方法。

4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

4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4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制冷剂循环回路与冷却液循环回路之间通过冷却液循环流动实现热交换,无需将制冷剂通过管道提供至目标换热器进行制冷或者制热。将制冷剂循环回路产生的冷量或者热量可以通过蓄能冷却液箱中的冷却液提供至冷却液循环回路。由于制冷剂仅在制冷剂循环回路内部流动,因此制冷剂循环回路与冷却液循环回路可以分别进行独立设计,无需通过对制冷剂循环回路进行复杂的结构设计,就可以实现制冷剂循环回路对目标换热器提供冷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位于车辆的前机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凝器;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第一蓄能冷却液箱;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冷却液温度控制阀组,所述目标换热器为多个;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组包括多个冷却液温度控制阀;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与所述目标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压力平衡控制阀;所述目标换热器为多个;各所述目标换热器通过所述压力平衡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以及所述第二蓄能冷却液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中还设置有电电加热器。

7.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换热器包括吹面换热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换热器包括吹面换热器以及除霜换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换热器包括地板换热器,所述地板换热器设置在车辆乘员舱的地板上;

13.一种车辆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7-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位于车辆的前机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凝器;所述蓄能冷却液箱包括第一蓄能冷却液箱;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冷却液温度控制阀组,所述目标换热器为多个;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组包括多个冷却液温度控制阀;所述冷却液温度控制阀与所述目标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压力平衡控制阀;所述目标换热器为多个;各所述目标换热器通过所述压力平衡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以及所述第二蓄能冷却液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能冷却液箱中还设置有电电加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