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3629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12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涉及新能源汽车散热领域,包括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第三相变液冷模块,第一相变液冷模块与电机的传热部件贴合,第二相变液冷模块与IGBT模块的传热部件贴合,第三相变液冷模块与电池的传热部件贴合;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储液器,气液分离器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气液分离器的进液口分别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第三相变液冷模块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储液器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与储液器连通,储液器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第三相变液冷模块连通。可以更高效地对电动汽车的三个主要热源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各项性能的不断提升,其散热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在电动汽车内,最主要的三个热源就是电池、电机和igbt模块。电池的电芯容量不断提升,且为实现快充需要高倍率充放电,在汽车充电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电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无法将所有电能转化为动能,也会产生大量热量;而igbt模块在开关时会产生损耗,这些损耗同样会导致热量的产生进而导致温度升高,影响igbt模块的寿命。

2、目前新能源汽车常采用在电池模组底部放置水冷装置来转移电池热量,但由于电池、电机、igbt模块对于散热的需求越来越高,更高效的冷却系统的开发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显得非常重要。

3、为了更高效地对电动汽车的三个主要热源进行散热,本技术提出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可以更高效地对电动汽车的三个主要热源进行散热。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包括冷媒冷却装置和冷媒回收装置,冷媒冷却装置包括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第三相变液冷模块,第一相变液冷模块与电机的传热部件贴合,第二相变液冷模块与igbt模块的传热部件贴合,第三相变液冷模块与电池的传热部件贴合;

4、冷媒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储液器,气液分离器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气液分离器的进液口分别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第三相变液冷模块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储液器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与储液器连通,储液器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第三相变液冷模块连通。

5、优选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相适配的第一气液分离器、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相适配的第二气液分离器和与第三相变液冷模块相适配的第三气液分离器,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进液口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的进液口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第三相变液冷模块连通;第三气液分离器的进液口与第三相变液冷模块连通,第三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连通,第三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储液器连通。

6、优选的,储液器与控制阀连通并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连通。

7、优选的,储液器与循环泵连通并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和第三相变液冷模块连通。

8、优选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

9、优选的,控制阀为高精度流量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1、通过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和第三相变液冷模块与电机、igbt模块和电池的传热部件贴合,电动汽车的三个主要热源的热量直接传导至不同的相变液冷模块,由于相变液冷模块中有流动冷媒进而实现散热,由于相变液冷模块中有部分冷媒进行热交换后发生相变,有部分未发生相变,通过连通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储液器进行冷媒回收,对冷媒进行再利用重新输送至第一相变液冷模块、第二相变液冷模块、第三相变液冷模块中对三个主要热源再散热,进而实现更高效地对电动汽车的三个主要热源进行散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冷却装置(1)和冷媒回收装置(2),所述冷媒冷却装置(1)包括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所述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与电机的传热部件贴合,所述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与I GBT模块的传热部件贴合,所述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与电池的传热部件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1)包括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相适配的第一气液分离器(211)、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相适配的第二气液分离器(212)和与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相适配的第三气液分离器(213),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11)的进液口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211)的出气口与压缩机(22)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211)的出液口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12)的进液口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212)的出气口与压缩机(22)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212)的出液口与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连通;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器(213)的进液口与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连通,第三气液分离器(213)的出气口与压缩机(22)连通,第三气液分离器(213)的出液口与储液器(2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23)与控制阀(25)连通并通过第一管路(26)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23)与循环泵(24)连通并分别通过第一管路(26)、第二管路(27)和第三管路(28)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和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6)、第二管路(27)和第三管路(28)上均设有控制阀(25)。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5)为高精度流量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冷却装置(1)和冷媒回收装置(2),所述冷媒冷却装置(1)包括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所述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与电机的传热部件贴合,所述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与i gbt模块的传热部件贴合,所述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与电池的传热部件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电一体化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1)包括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相适配的第一气液分离器(211)、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相适配的第二气液分离器(212)和与第三相变液冷模块(13)相适配的第三气液分离器(213),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11)的进液口与第一相变液冷模块(11)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211)的出气口与压缩机(22)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211)的出液口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12)的进液口与第二相变液冷模块(12)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212)的出气口与压缩机(2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树彬汤勇郑星宇赵威陈博洋张仕伟黄梓滨余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