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前额脑电与血氧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619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脑机接口技术领域。为提供一种新的将想象动作诱发的前额脑电与脑血氧两类信息的变化特征相结合来实现对不同动作模式的识别的研究方法,以及设计一种新的同步采集这两类信息变化特征的人机交互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前额脑电与血氧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装置,包括:近红外光光源、光电探测器、滤波和后级放大电路、脑电电极、脑电放大器、计算机,计算机用于信号变换、处理得到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前额脑电与血氧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装置的设计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脑-机接口
,具体讲,涉及前额脑电与血氧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装置
技术介绍
第一次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国际会议给出的BCI的定 义是“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大脑外围神经与肌肉正常输出通道的通讯控制系统。”目前的 研究成果中,它主要是通过采集和分析不同状态下人的脑电信号,然后使用一定的工程技 术手段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起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从而实现一种 全新的信息交换与控制技术,可以为残疾人特别是那些丧失了基本肢体运动功能但思维正 常的病人提供一种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与控制的途径。即可以不需语言或肢体动作,直接 通过控制脑电来表达意愿或操纵外界设备。为此,BCI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BCI系统大都是基于脑电信息的,近年来出现了基于脑血 氧信息的BCI系统。其技术原理是一致的。如图1所示,含有操作控制意图的脑电信息(血 氧信息)通过电极(探测器)从头皮或颅内获得,经过信号处理提取反映使用者意图的脑 电信息(血氧信息)特征,并将之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操作命令。并且BCI研究的主要 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额脑电与血氧信息融合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近红外光光源,用于发光照射到大脑皮层;光电探测器,用于探测反射回的光强,光强信息发生的变化间接反映脑血氧的变化;滤波和后级放大电路,用于对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滤波和放大后的信号经数据采集卡输入到计算机;脑电电极,用于探测功率谱比率下降ERD信号;脑电放大器,用于对脑电电极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滤波和放大后的信号经数据采集卡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包括:时频分析短时傅里叶变换模块,用于以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得到脑电信号的二维时频图谱;Fisher分析模块,对不同模式的想象动作之间的可分性作Fisher分析,得到Fisher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东刘延刚曾红梅许敏鹏綦宏志万柏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