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32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针对不同的铝合金板材的厚度制定了不同的工艺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成品热处理工艺,匹配工程化制备条件,在保证成品板材性能的前提下,船用耐腐蚀铝合金板材工艺控制难度简化、效率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兼顾成品性能同时简化制备流程,降低船用耐腐蚀铝合金板材工程化制备难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海洋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空间,开发经略海洋关键是先进海洋工程材料的研制和应用,铝合金由于耐蚀、轻质以及无低温脆性等特点成为重要的船舶与海工材料。5xxx合金是一种具有中等强度、优良耐蚀性和可焊性的非热处理强化铝合金,通过特殊热处理方法可获得耐腐蚀的船用材料。随着铝合金船舶向大型化发展,需要强度更高的新型铝合金材料。目前,5xxx合金普遍通过提高镁含量提升其强度,但是镁含量提升会导致改善耐腐蚀性的特殊热处理方法窗口变窄,使得工程化实现工艺复杂化,控制难度加大。

2、授权公告号为cn115233051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用高强耐蚀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通过热轧、退火后控制冷却速率不高于12℃/h,冷却至150℃以下,冷轧变形率达到60%,稳定化退火温度240~280℃,稳定化保温2h以上工艺实现,其采用的控温冷却速率较慢,工业化实施困难,且占用生产加热炉时间长,设备运行效率低下;且冷轧变形率达到60%,严重超设备负荷,设备运行风险极高;稳定化退火保温时间长,不利于设备产能发挥和生产能耗降低。

3、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证产品性能,且工艺简单高效的船用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如何保证产品性能,且工艺简单高效的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铝合金的制备方法通过对不同厚度的铝合金板材的工艺进行控制,简单、高效的实现了铝合金性能的提高。

2、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为3.0~5.0mm时,所述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4、将铝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加热、热粗轧、热精轧、预先退火、成品冷轧、中间退火、自然冷却、成品冷轧和成品热处理;

5、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大于5.0mm且小于等于10.0mm时,所述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6、将铝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加热、热粗轧、热精轧、自然冷却和成品热处理;

7、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大于10.0mm且小于等于80.0mm时,所述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8、将铝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加热、热粗轧、自然冷却和成品热处理。

9、优选的,所述铝合金铸锭的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80~1.10wt%的mn、5.8~6.5%的mg、0.05~0.20%的zr、≤0.30%的si、≤0.30%的fe、≤0.10%的cu、≤0.20%的zn和余量的al。

10、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50~500℃,保温时间为2~5h。

11、优选的,所述热粗轧的开轧温度为440~500℃,终轧温度为300~400℃。

12、优选的,所述热精轧的开轧温度为350~400℃,终轧温度为250~350℃,所述热精轧的道次变形率为10~30%。

13、优选的,在制备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为3.0~5.0mm时,所述预先退火的温度为350~400℃,保温时间为2~4h。

14、优选的,在制备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为3.0~5.0mm时,所述成品冷轧的冷变形率为20~35%。

15、优选的,在制备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为3.0~5.0mm时,所述中间退火的温度为350~400℃,保温时间为2~4h。

16、优选的,所述自然冷却在空气中进行,所述自然冷却的温度低于100℃。

17、优选的,所述成品热处理的温度为250~300℃,加热系数为1.0~2.0mm/min,加热时间为加热系数乘以板材厚度,保温时间为20~50min,保温结束后按100~200℃/h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

1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根据铝合金成品板材的厚度对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调整,具体的,对厚度为3.0~5.0mm的铝合金板材,其依次进行了加热、热粗轧、热精轧、预先退火、成品冷轧、中间退火、自然冷却、成品冷轧和成品热处理;对于厚度大于3.0mm且小于等于10.0mm的铝合金板材,其依次进行了加热、热粗轧、热精轧、自然冷却和成品热处理,对于厚度大于10.0mm且小于等于80.0mm,其依次进行了加热、热粗轧、自然冷却和成品热处理;本申请针对不同厚度的铝合金板材,形成了精准的制备方法,实现了铝合金板材工艺控制简化、高效率、易工程化实现、性能合格稳定的船用铝合金板材。

19、进一步的,本申请最后采用了特定的成品热处理工艺,获得了性能合格且稳定的船用铝合金板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铸锭的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80~1.10wt%的Mn、5.8~6.5%的Mg、0.05~0.20%的Zr、≤0.30%的Si、≤0.30%的Fe、≤0.10%的Cu、≤0.20%的Zn和余量的A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50~500℃,保温时间为2~5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粗轧的开轧温度为440~500℃,终轧温度为300~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精轧的开轧温度为350~400℃,终轧温度为250~350℃,所述热精轧的道次变形率为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为3.0~5.0mm时,所述预先退火的温度为350~400℃,保温时间为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为3.0~5.0mm时,所述成品冷轧的冷变形率为20~3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铝合金板材成品的厚度为3.0~5.0mm时,所述中间退火的温度为350~400℃,保温时间为2~4h。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在空气中进行,所述自然冷却的温度低于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热处理的温度为250~300℃,加热系数为1.0~2.0mm/min,加热时间为加热系数乘以板材厚度,保温时间为20~50min,保温结束后按100~200℃/h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铸锭的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80~1.10wt%的mn、5.8~6.5%的mg、0.05~0.20%的zr、≤0.30%的si、≤0.30%的fe、≤0.10%的cu、≤0.20%的zn和余量的a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50~500℃,保温时间为2~5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粗轧的开轧温度为440~500℃,终轧温度为300~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精轧的开轧温度为350~400℃,终轧温度为250~350℃,所述热精轧的道次变形率为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保李伟王能均罗鹍冯杰周劲何川李朝阳史贵山罗亦中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