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通常可分为卷绕式及层叠式两类,其包括外壳体、封装于 外壳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及电解液。该隔膜设置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该电解液 充分浸润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一正极集流体及形成于该正极集流体表 面的正极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一负极集流体及形成于该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材料层。层叠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可包括多层交叠设置并通过隔膜间隔的正、负极片。为 了减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厚度,正、负极片间的压合较为紧密,从而造成了向正、负极片间 注入电解液较为困难。正、负极片的面积越大,电解液越难以注入。因此,为使电解液能够渗 透并充分浸润至正、负极片的中部,在制造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注入电解液后的锂离子动 力电池放置较长时间。这一缺点在动力大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尤为明显,注入电解液后的动 力大电池往往需要放置十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大大影响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 另外,这种紧密压合的正负极片使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不易向外 排出,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该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功率密度大于等于500瓦/千克,其包括至少一电池单体,该电池单体包括层叠并间隔设置的正极片及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该正极片具有多个第一通孔,该负极片具有多个第二通孔,该每个第二通孔都对应一个第一通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向明,李建军,高剑,蒲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