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15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包括纵向舷顶围侧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计和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船舶尺度快速增加,目前为止,最大船长达到将近
400
米;货舱开口也越来越大,新设计船舶甲板开口占船宽比例达到
91
%以上

[0003]船长船宽的增加,以及对船舶安全性的高要求对船舶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设计建造难度,更多的超高强度超厚止裂钢板被应用到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建造中

[0004]目前为止,超大型集装箱船主甲板及舱口围最大板厚已经达到
100mm。
现有规范规定所能应用的最大板厚为
100mm
,对使用超过
100mm
厚度的钢板,现有规范没有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然而,随着集装箱船日趋大型化,船东对结构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设计建造更大尺度和更高安全性要求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来说形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

[0005]在现有条件下,为了满足更大尺度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对船体结构强度的要求,就需要增加甲板处的剖面模数,增加剖面模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厚度更厚强度更高的钢板,第二中方式是引入新的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在不影响船舶使用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甲板处剖面模数,满足更高强度的设计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包括纵向舷顶围侧板

舷顶围顶板和横向支撑肘板

[0008]其中,舷顶围侧板和舷顶围顶板沿船长设置

[0009]舷顶围侧板设置在主甲板上,或者与舷顶列板连接

[0010]舷顶围顶板垂直舷顶围侧板连接

[0011]横向支撑肘板沿船长方向间隔设置

[0012]横向支撑肘板一端与舷墙顶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主甲板下强框的同一横剖面内

[0013]横向支撑肘板还设置在舱口围顶板和主甲板之间

[0014]舷顶围侧板

舷顶围顶板和横向支撑肘板对称设置在船体两侧

[0015]优选的,舷顶围顶板朝向船中,与沿船长设置的舷顶围侧板呈倒
L
型或者
T
型结构型式,舷顶围侧板与舷顶围顶板通过焊接连接

[0016]优选的,横向支撑肘板在靠近舷侧的底部设置有焊孔兼流水孔

[0017]优选的,横向支撑肘板趾端为向中的圆弧状结构,其下端的趾端圆弧设置在主甲板下靠舷侧的纵骨上

[0018]优选的,舷顶围顶板下方垂直设置有舷顶围顶板纵向筋,舷顶围顶板纵向筋与舷顶围顶板呈“L”型,横向支撑肘板与舷顶围顶板纵向筋趾端连接

[0019]优选的,舷顶围侧板在船舶前后终止处高度逐渐降低,过渡到正常舷顶列板高度;舷顶围顶板在船舶前后终止处逐渐过渡到结束;舷顶围顶板纵向筋在船舶前后终止处逐渐过渡到结束

[0020]优选的,舷顶围侧板

舷顶围顶板和舷顶围顶板纵向筋沿船长方向长度大于
0.15
倍船长

[0021]优选的,舷顶围侧板

舷顶围顶板和舷顶围顶板纵向筋的钢级和厚度不低于主甲板的钢级和厚度

[0022]优选的,当舷顶围侧板设置在主甲板之上时,主甲板向舷伸出舷顶列板,舷顶围侧板与主甲板焊接连接

[0023]优选的,当舷顶围侧板直接与舷顶列板连接时,舷顶列板伸出主甲板与舷顶围侧板焊接,主甲板与舷顶列板伸出的部分焊接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结构设简单,占用空间少,容易实现

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参与总纵强度计算,提供较多的额外剖面模数,属于纵向强力构件,因此采用超厚超高强度钢板,增加了剖面的抗弯能力,为更大尺度的大开口船舶设计奠定了基础

[0026]对于集装箱船,舷顶围侧板和舷顶围顶板的设置可以结合舷边立柱综合设计,从而减少一部分舷边立柱的成本

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大开口船型,可以增加参与总纵强度计算的构件数量,从而降低主甲板区域的板厚,降低施工建造的难度,有利于减轻船体结构重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涉及的区域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带有舷顶围顶板纵向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船舶前后终止处典型结构的
A

A
向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船舶前后终止处典型结构的
B
向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船舶前后终止处典型结构的
C

C
向示意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舷顶围侧板与主甲板连接时的船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舷顶围侧板与舷顶列板连接时的船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为舷顶围侧板;2为舷顶围顶板;3为横向支撑肘板;4为舷顶围顶板纵向筋;5为主甲板;6为舷顶列板;7为舱口围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船体结构设置在大开口船舶的甲板以上部分,且不影响甲板以上部分使用,如图1所示

船体结构参照现有集装箱船舱口围的思路,在舷顶列板以上,增设参与总纵强度计算的舷顶围侧板
1、
舷顶围顶板2以及舷顶围顶板纵向筋4,提供一种新的横剖面型式,在相同船宽和型深条件下,可以大大增加船舶剖面模数和强度,提高船舶的抗弯能力,满足更大尺度船舶对结构强度的要求

[0038]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包括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结构包括纵向舷顶围侧板
(1)、
舷顶围顶板
(2)
和横向支撑肘板
(3)
;其中,所述舷顶围侧板
(1)
和所述舷顶围顶板
(2)
沿船长设置;所述舷顶围侧板
(1)
设置在主甲板
(5)
上,或者与舷顶列板
(6)
连接;所述舷顶围顶板
(2)
垂直所述舷顶围侧板
(1)
连接;所述横向支撑肘板
(3)
沿船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向支撑肘板
(3)
一端与所述舷墙顶板
(2)
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主甲板
(5)
下强框的同一横剖面内;所述横向支撑肘板
(3)
还设置在舱口围顶板
(7)
和所述主甲板
(5)
之间;所述舷顶围侧板
(1)、
舷顶围顶板
(2)
和横向支撑肘板
(3)
对称设置在船体两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舷顶围顶板
(2)
朝向船中,与沿船长设置的所述舷顶围侧板
(1)
呈倒
L
型或者
T
型结构型式,所述舷顶围侧板
(1)
与所述舷顶围顶板
(2)
通过焊接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肘板
(3)
在靠近舷侧的底部设置有焊孔兼流水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肘板
(3)
趾端为向中的圆弧状结构,其下端的趾端圆弧设置在所述主甲板
(5)
下靠舷侧的纵骨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大开口船型横剖面模数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舷顶围顶板
(2)
下方垂直设置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欣彬吴思伟江克进张汇平李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