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998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轨列车救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包括:空轨轨道主体,空轨轨道主体内设有轨道槽;空轨列车,空轨列车车顶上部设有走行部,并置于空轨轨道主体内;救援装置主体,包括承载基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轨列车救援
,具体为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或空轨列车,是一种自动控制的悬挂式旅客捷运列车,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由于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空轨既可以作为城市繁华区

居民聚集区

风景旅游区

大型商圈

博览会等地区的交通工具,又可作为机场

地铁

火车站

长途客运站之间的中转接续工具,设计合理,也可替代地铁完成大运量交通任务;空轨列车的走行形式为电机驱动走行部的实心橡胶轮在空中的轨道内运行,在长时间使用下,其走行部可能发生使走行部失效的故障,如轮轴抱死,轴箱卡阻

轴承损坏

传动机构损坏

动力电机烧损等,均会导致空轨列车走行部无法运行,严重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由于空轨列车为本世纪新兴产物,并有广泛推广建设的势头,目前并没有针对空轨列车走行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后的救援专用设备和救援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以解决空轨列车走行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后,没有专用的救援装置及其救援方法的问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包括:空轨轨道主体,所述空轨轨道主体内设有轨道槽;空轨列车,所述空轨列车车顶上部设有走行部,并置于空轨轨道主体内;救援装置主体,包括承载基座

顶升千斤顶

轮轴总成以及顶托,所述承载基座与顶升千斤顶一体装配,所述顶托置于顶升千斤顶杆端部定位槽内,并与走行部下部顶点位置相配合,所述轮轴总成前后对称地架设于轨道槽中,并分别置于承载基座下部设置的轮轴定位槽一和轮轴定位槽二内,所述救援装置主体设置于空轨列车走行部的走行轮轴下方,用于替代故障轮对限速运行

[0005]优选地,所述承载基座采用板材一体焊接而成,所述承载基座中心位置设有与顶升千斤顶相匹配的固定安装孔,所述承载基座两端下部设有的轮轴定位槽一和轮轴定位槽二均与轮轴总成相铰接

[0006]优选地,所述顶升千斤顶可通过人力手动操控,所述顶升千斤顶侧部设有人力加力压杆,所述顶升千斤顶杆端部设有用于限位顶托的圆形定位槽

[0007]优选地,所述轮轴总成由滚动轮和轮轴组成,所述轮轴总成可做固定轴滚动形式
运动,所述滚动轮内侧设有轮缘结构,所述滚动轮内侧轮缘与轨道槽相配合,用于导向救援装置居中走行

[0008]优选地,所述顶托为平板式结构,所述顶托下部设有定位销,并定位插接于顶升千斤顶杆端部的圆形定位槽内,所述顶托上部设有走行部定位槽,且与走行部契合固定,用于托举和定位走行部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的救援方法,使用了上述的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
:救援人员携带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通过起升梯或其他工具攀爬至空轨列车上方,平躺在空轨列车车顶,并爬移至空轨列车车顶发生故障的走行部下方;
S2
:将两轮轴总成分别从轨道槽中间空隙处伸入,并放置在空轨轨道主体内,在故障轮对前后方向各放置一组轮轴总成,轮轴总成架设于轨道槽上,两轮轴总成上滚动轮轮缘置于轨道槽中间空隙内;
S3
:将承载基座以及顶升千斤顶和顶托的装配体从轨道槽中间空隙内置入,并先将靠近空轨列车与走行部连接结构处的轮轴总成与承载基座一端轮轴定位槽一搭挂铰接,再将承载基座与顶升千斤顶和顶托装配体另一端向高处方向扬起,将另一轮轴总成从承载基座与顶升千斤顶装配体扬起端下部平移至轮轴定位槽二下部,并与之搭挂铰接;
S4
:对正顶托与走行部顶点契合的凸楞位置;
S5
:救援人员使用顶升千斤顶上人力加力压杆反复压动,将顶升千斤顶伸出,使置于顶升千斤顶顶部的顶托上的走行部定位槽与走行部顶点凸楞位置契合固定,继续反复压动人力加力压杆,直至走行部故障轮对升高并脱离空轨轨道主体下平面,起升完毕,救援人员撤离,使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代替故障轮对运行,限速运行至最近检修站点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
空轨列车走行部在运行中发生如轮轴抱死,轴箱卡阻

轴承损坏

传动机构损坏

动力电机烧损等导致空轨列车走行部无法运行,严重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问题时,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专用的救援装置及其救援方法,快速的处理故障问题,减少空轨线路中断时间,保障设备安全

人员安全及财产安全,降低因空轨列车走行部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救援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承载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承载基座与顶升千斤顶组合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轮轴总成与轨道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顶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顶托与走行部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人员作业示意图;图中:
1、
空轨轨道主体;
101、
轨道槽;
2、
空轨列车;
201、
走行部;
3、
救援装置主体;
31、
承载基座;
311、
固定安装孔;
312、
轮轴定位槽一;
313、
轮轴定位槽二;
32、
顶升千斤顶;
321、
人力加力压杆;
322、
圆形定位槽;
33、
轮轴总成;
331、
滚动轮;
332、
轮轴;
34、
顶托;
341、
定位销;
342、
走行部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意图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9所示,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包括:空轨轨道主体1,空轨轨道主体1内设有轨道槽
101
;空轨列车2,空轨列车2车顶上部设有走行部
201
,并置于空轨轨道主体1内;救援装置主体3,包括承载基座
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轨轨道主体(1),所述空轨轨道主体(1)内设有轨道槽(
101
);空轨列车(2),所述空轨列车(2)车顶上部设有走行部(
201
),并置于空轨轨道主体(1)内;救援装置主体(3),包括承载基座(
31


顶升千斤顶(
32


轮轴总成(
33
)以及顶托(
34
),所述承载基座(
31
)与顶升千斤顶(
32
)一体装配,所述顶托(
34
)置于顶升千斤顶(
32
)杆端部定位槽内,并与走行部(
201
)下部顶点位置相配合,所述轮轴总成(
33
)前后对称地架设于轨道槽(
101
)中,并分别置于承载基座(
31
)下部设置的轮轴定位槽一(
312
)和轮轴定位槽二(
313
)内,所述救援装置主体(3)设置于走行部(
201
)的走行轮轴下方,用于替代故障轮对限速运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
31
)采用板材一体焊接而成,所述承载基座(
31
)中心位置设有与顶升千斤顶(
32
)相匹配的固定安装孔(
311
),所述承载基座(
31
)两端下部设有的轮轴定位槽一(
312
)和轮轴定位槽二(
313
)均与轮轴总成(
33
)相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千斤顶(
32
)可通过人力手动操控,所述顶升千斤顶(
32
)侧部设有人力加力压杆(
321
),所述顶升千斤顶(
32
)杆端部设有用于限位顶托(
34
)的圆形定位槽(
32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总成(
33
)由滚动轮(
331
)和轮轴(
332
)组成,所述轮轴总成(
33
)可做固定轴滚动形式运动,所述滚动轮(
331
)内侧设有轮缘结构,所述滚动轮(
331
)内侧轮缘与轨道槽(
101
)相配合,用于导向救援装置居中走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走行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
34
)为平板式结构,所述顶托(
34
)下部设有定位销(
341
),并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董立军李晔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祥隆铁路救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