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66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救援设备顶复设备中液压驱动平移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包括凹式支撑座总成,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横移面板总成,凹梁支撑座总成内设有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限位及扣压件,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置于凹式支撑座总成内部,双向双作用油缸供油管路经凹式支撑座内部穿过,并于凹式支撑座总成外部设三处并联连接点,满足不同方向连接使用,横移面板总成置于凹式支撑座总成上方,并于双向双总用横移油缸总成两端铰接,使装置整体集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点在于:减少了现场组装部件的数量及难度;负载在横移时更加平稳,可避免溜车现象;设备整体安装高度降低,可适应更底的作业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救援设备顶复设备中液压驱动平移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现有的认证体系顶复设备中,结构均为在车体顶点下方铺设横移梁,在横移梁上放置横移小车,起升油缸放置在横移小车上,此种结构虽然在顶复设备中普及,并经过检验认证,但在功能上及使用中仍发现了一些弊病与优化空间,现有的救援设备结构组成中,横移梁与横移小车为单独主体,导致其搬运繁琐;组合横移结构使用高度尺寸大,不利于事故时低空间作业;横移小车在横移梁上单向直行,如需换向移动需人工前往事故车底部,调节换向卡座后才能反方向移动,这样操作对人身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同时横移小车的动力来源于小车内部液压缸的往复伸缩,与卡座及横移梁上定位孔配合形成间歇步进运动,单次横移距离小,需多次步进间歇横移运动才能达到复位要求,同时多次步进间歇运动还易发生失稳现象;横移时,小车拖动连接胶管在地面及横移梁上剐蹭,非常容易导致胶管损坏,刮倒其他物体造成安全隐患;横移小车移动为滚轮形式,极易发生溜车现象,造成二次事故,扩大事故后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研制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在使用时,采用双向复合横移结构,整体安装高度低,移动平稳,横移距离大,固定位置连接液压胶管,不使胶管发生剐蹭,无需人工去事故车底操作换向,可在远距离控制换向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式支撑座总成,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横移面板总成,所述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放置于凹式支撑座总成内部,并通过两件油缸扣件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凹式支撑座总成凹型结构内,横移面板总成两端下部铰链结构与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两端油缸铰链通过铰轴铰接,使之组成一体;所述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由油缸体

双向活塞

油缸杆

油缸端盖

油缸铰链

油路连接板

铰轴

铰轴垫圈

双向密封件

单向密封件

第一静密封件

活塞导向环

缸杆导向环

端盖防尘环

第二静密封件

第一组合密封垫

第一内六角螺栓

轴用弹性挡圈组成;所述横移面板总成由横移面板

横移滑板

导向座

导向轮

导向轮轴

沉头螺栓和第四内六角螺栓组成;所述凹式支撑座总成由凹式支撑座

油缸扣件

油缸延长接头

配油板

中空接头

胶管扣件

第三静密封件

第一组合密封垫

第二组合密封垫

第三组合密封垫

第二内六角螺栓

六角薄螺母

液压胶管

第三内六角螺栓和快速接头组成

[0005]优选地,所述的两根油缸杆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双向活塞两端,双向密封件

活塞导向环分别安放双向活塞圆柱面上相应的环形沟槽内,然后将其放置于油缸体内部;单向密封件

缸杆导向环

端盖防尘环

第一静密封件分别安装在油缸端盖内圆相应的环形沟槽内,然后将油缸端盖套入油缸杆上,并通过螺纹与油缸体固定连接,两端形式一致

[0006]优选地,所述的油缸铰链螺纹旋合于油缸杆上;第二静密封件置于油缸体外圆平面与油路连接板之间,并嵌于油路连接板柱形沉孔内,油路连接板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与油缸体固定连接,第一组合密封垫嵌于油路连接板柱形沉孔内

[0007]优选地,所述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油缸体外柱面圆周台阶段放置在凹式支撑座凹型结构内部限位卡板结构内,两油缸扣件分别扣压在油缸体外柱面圆周台阶段并通过第二内六角螺栓与凹式支撑座凹型结构内部限位卡板螺纹孔固定连接;六角薄螺母安装在油缸延长接头螺纹上,由凹式支撑座外侧经安装孔穿入凹式支撑座内侧凹型结构内部,油缸延长接头深入端螺纹与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配油板螺纹孔固定连接,六角薄螺母旋合与凹式支撑座背紧;第三静密封件嵌入油缸延长接头圆柱沉孔内,第二组合密封垫放置在配油板圆柱沉孔内,中空接头经配油板圆柱沉孔内穿过,与油缸延长接头螺纹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三组合密封垫套入快速接头螺纹端并将其与中空接头螺纹固定连接;第一组合密封垫分别套入液压胶管螺纹端,并与配油板两侧螺纹孔固定连接;另一端由胶管扣件压实在凹式支撑座上,第三内六角螺栓穿过胶管扣件安装孔,固定连接在凹式支撑座上

[0009]优选地,所述横移滑板由沉头螺栓固定安装在横移面板底部,导向轮轴穿于导向轮内,并安装在导向座定位孔内,导向座与横移滑板通过第四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

[0010]优选地,所述横移面板总成两端铰链孔与油缸铰链铰链孔通过铰轴铰接,铰轴垫圈套入铰轴伸出端,铰轴伸出端用轴用弹性挡圈限位,左右两端结构一致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
本专利技术延续了顶复法救援机具的性能
/
价格比高

大幅度减低救援装备现代化的一次性投资

显著提高救援起复效率,节约救援起复成本

节省大量辅助作业时间等优点;并在原有顶复法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优化,将横移梁与横移小车组合成一个复合部件,减少了现场组装部件的数量及难度;取消了传统的横移小车,及轮轴横移运动形式,横移结构采用带自润滑性的低摩擦系数的滑动摩擦副移动形式,使传统轮轴结构线接触集中受力转变为面接触分散受力,大大降低了横移梁上表面受力集中的缺点;由原高副滚动摩擦运动,改变为低副滑动摩擦运动,使负载在横移时更加平稳,且低副滑动摩擦运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无外力横移时具有一定自锁性,可避免溜车现象;解决了现用设备整体组合安装高度过高,部分事故现场,车体脱线后顶点位置底,无法组合安装的问题;横移结构动力源胶管连接点为固定点形式,避免了插接在横移小车上的液压胶管随小车移动时,会与横移梁或其他组件发生剐蹭现象,造成液压胶管发生损坏或严重时发生断裂现象;无需多次步进间歇横移运动,一次横移到位,一次距离可达
1000mm
;需要更换移动方向时,无需人工到正在起升作业的设备处进行手动更换卡座方向,远距离操控即可向反方向横移,避免了人到车体下方进行换向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式支撑座总成(
10
),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
20
),横移面板总成(
30
),所述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
20
)放置于凹式支撑座总成(
10
)内部,并通过两件油缸扣件(
102
)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凹式支撑座总成(
10
)凹型结构内,横移面板总成(
30
)两端下部铰链结构与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
20
)两端油缸铰链(
205
)通过铰轴(
207
)铰接,使之组成一体;所述双向双作用油缸总成(
20
)由油缸体(
201


双向活塞(
202


油缸杆(
203


油缸端盖(
204


油缸铰链(
205


油路连接板(
206


铰轴(
207


铰轴垫圈(
208


双向密封件(
501


单向密封件(
502


第一静密封件(
503


活塞导向环(
504


缸杆导向环(
505


端盖防尘环(
506


第二静密封件(
507


第一组合密封垫(
508


第一内六角螺栓(
509


轴用弹性挡圈(
510
)组成;所述横移面板总成(
30
)由横移面板(
301


横移滑板(
302


导向座(
303


导向轮(
304


导向轮轴(
305


沉头螺栓(
601
)和第四内六角螺栓(
602
)组成;所述凹式支撑座总成(
10
)由凹式支撑座(
101


油缸扣件(
102


油缸延长接头(
103


配油板(
104


中空接头(
105


胶管扣件(
106


第三静密封件(
801


第一组合密封垫(
508


第二组合密封垫(
802


第三组合密封垫(
803


第二内六角螺栓(
804


六角薄螺母(
805


液压胶管(
806


第三内六角螺栓(
807
)和快速接头(
808
)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双向移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油缸杆(
203
)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双向活塞(
202
)两端,双向密封件(
501


活塞导向环(
504
)分别安放双向活塞(
202
)圆柱面上相应的环形沟槽内,然后将其放置于油缸体(
201
)内部;单向密封件(
502


缸杆导向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亮刘金龙董立军李晔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祥隆铁路救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