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化合物S-(+)-和R-(-)-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9877 阅读:5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的手性化合物S-(+)-和R-(-)-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L-(+)-酒石酸或者D-(-)-酒石酸溶解在蒸馏水中,滴入与酒石酸配比为1.0∶0.8~1.0∶1.2的外消旋2-氨基丁醇,将滴加完毕的溶液避光放置20~30h;制备好的中间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碱为NaOH或NaHCO3或Na2CO3,加碱后溶液的pH值为11~13;抽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S-(+)-或者R-(-)-2-氨基丁醇。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合成的S-(+)-或者R-(-)-2-氨基丁醇的原料廉价、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为今后工业化生产S-(+)-或者R-(-)-2-氨基丁醇提供一定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具体说就是一种手性化合物S-(+)-和R-(-)-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新型材料等科学的飞速发展,手性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 要。氨基醇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结构单元之一,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的 化合物中,这些化合物多为手性分子。Ager等人报道了许多光学活性氨基醇是重要的 手性试剂、手性助剂、手性金属络合物的重要配体及手性催化剂前体。手性氨基醇(一般 指β-氨基醇)可以催化不对称环氧化、酮的不对称还原、羰基化合物与有机试剂的不对称 加成、Diels-Alder, Aldol等反应,他们的催化效果与整体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手 性氨基醇配体中的氧原子及氮原子的良好配位能力,可与多种元素如B、Li、Zn等形成配合 物,参与不对称催化反应,故在不对称催化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量实验证实它是一类 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配体或催化剂。手性氨基醇的来源丰富,这是它的优点之一。有些天然化合物(如麻黄碱)本身 就是氨基醇,只要对其稍加修饰,即可成为优越的配体或催化剂。光学活性氨基醇的合成主 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不对称催化氢化;(2)以多肽和酶为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合成;(3) 氨基酮的不对称还原。利用酶拆分氨基醇的方法由于酶的需要量很大,而且成本很高,在实 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另外,还可以利用扁桃酸为拆分剂与氨基醇形成非对映体盐,然后利 用其溶解度差异而进行异构体的分离,但该方法的缺点是拆分的产率很低。在制备手性氨基醇时,根据其不同的结构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及实验条 件。利用非对映体盐溶解度及晶体形成条件的不同可制备手性氨基醇。由于不同结 构的氨基醇与拆分剂形成的非对映体盐结构不同,其晶体的形成条件也有很大差异。 S-(+)_和R-(-)-2-氨基丁醇作为典型的β-氨基醇,可作为重要的中间体制备具有光学活 性的化合物。文献方法制备S- (+)-和R- (-) -2-氨基丁醇,存在操作繁琐,实验条件复杂等 缺点,且制备过程中的条件较难控制,易生成大量副产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的手性化合物 S-(+)_和R-(-)-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手性化合物S_(+)_和R-(-)_2-氨基丁醇的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将L- (+)-酒石酸或者D-(-)-酒石酸溶解在蒸馏水中,滴入与酒石酸配比 为1. 0 0. 8 1. 0 1.2的外消旋2-氨基丁醇,将滴加完毕的溶液避光放置20 30h, 从母液中析出S- (+) -2-氨基丁醇与L- (+)-酒石酸复合物晶体或者R- (-) -2-氨基丁醇与 D-(-)-酒石酸复合物晶体,结晶温度为5 20°C ;将此混合物过滤,用冰的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后的晶体,干燥;步骤二制备好的中间体S-(+)_2-氨基丁醇与L_(+)_酒石酸复合物晶体或者 R-(-)-2-氨基丁醇与D-(-)_酒石酸复合物晶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碱为NaOH或NaHCO3 或Na2CO3,加碱后溶液的pH值为11 13 ;抽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S_(+)_或者 R-(-)-2-氨基丁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合成的S_(+)_或者R-(-)_2-氨 基丁醇的原料廉价、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为今后工业化生产 S- (+)-或者R- (-) -2-氨基丁醇提供一定的依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 (D)-2-氨基丁醇合酒石酸复合物和(L)-2-氨基丁醇合酒石酸复合物的 制备将30g的(D)-酒石酸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将此溶液冰水浴中冷却,边搅拌边滴 入18g外消旋的2-氨基丁醇。控制温度和一定的滴加速度。防止由于溶液滴加速度过快 而使溶液凝固。将滴加完毕的溶液在5 20°C避光放置一段时间,将会有(D)-2-氨基丁醇 合酒石酸晶体从母液中析出。将此混合物过滤,结晶迅速用冰的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 (D) -2-氨基丁醇合酒石酸复合物,产率为80. 7%。在下一步中使用。在上述条件下,当使用(L)-酒石酸时,得到(L)-2-氨基丁醇合酒石酸复合物,产 率为84.2%。在下一步中使用。高光学纯度R-(_)-2-氨基丁醇和S-(+)-2-氨基丁醇的制备称20g制备好的中间体(D)-2-氨基丁醇合酒石酸用蒸馏水溶解,加入NaOH充分 搅拌并调至PH= 11. 6,停止搅拌,抽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收集后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得 到R-(-)_2-氨基丁醇,测得比旋光度值D2° = -9. 2° (c = 1,H2O)。在上述条件下,当使用(L) -2-氨基丁醇合酒石酸时,得到S-⑴-2-氨基丁醇,测 得比旋光度值D2° = +9.8° (c= 1,H20)(文献值D2°+10.2° )。该方法的具体合成路线为 (L)-2-氨釘醇傾碰⑸-权利要求一种手性化合物S-(+)-和R-(-)-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L-(+)-酒石酸或者D-(-)-酒石酸溶解在蒸馏水中,滴入与酒石酸配比为1.0∶0.8~1.0∶1.2的外消旋的2-氨基丁醇,将滴加完毕的溶液避光放置20~30h,从母液中析出S-(+)-2-氨基丁醇与L-(+)-酒石酸复合物晶体或者R-(-)-2-氨基丁醇与D-(-)-酒石酸复合物晶体,结晶温度为5~20℃;将此混合物过滤,用冰的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后的晶体,干燥;步骤二制备好的中间体S-(+)-2-氨基丁醇与L-(+)-酒石酸复合物晶体或者R-(-)-2-氨基丁醇与D-(-)-酒石酸复合物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碱为Ca(OH)2、NaOH、NaHCO3、Na2CO3,加碱后溶液的pH值为11~14;抽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手性化合物S-(+)-或者R-(-)-2-氨基丁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的手性化合物S-(+)-和R-(-)-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L-(+)-酒石酸或者D-(-)-酒石酸溶解在蒸馏水中,滴入与酒石酸配比为1.0∶0.8~1.0∶1.2的外消旋2-氨基丁醇,将滴加完毕的溶液避光放置20~30h;制备好的中间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碱为NaOH或NaHCO3或Na2CO3,加碱后溶液的pH值为11~13;抽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S-(+)-或者R-(-)-2-氨基丁醇。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合成的S-(+)-或者R-(-)-2-氨基丁醇的原料廉价、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为今后工业化生产S-(+)-或者R-(-)-2-氨基丁醇提供一定的依据。文档编号C07C215/08GK101863779SQ201010167698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付颖, 叶非, 赵李霞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性化合物S-(+)-和R-(-)-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L-(+)-酒石酸或者D-(-)-酒石酸溶解在蒸馏水中,滴入与酒石酸配比为1.0∶0.8~1.0∶1.2的外消旋的2-氨基丁醇,将滴加完毕的溶液避光放置20~30h,从母液中析出S-(+)-2-氨基丁醇与L-(+)-酒石酸复合物晶体或者R-(-)-2-氨基丁醇与D-(-)-酒石酸复合物晶体,结晶温度为5~20℃;将此混合物过滤,用冰的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后的晶体,干燥;  步骤二:制备好的中间体S-(+)-2-氨基丁醇与L-(+)-酒石酸复合物晶体或者R-(-)-2-氨基丁醇与D-(-)-酒石酸复合物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碱为Ca(OH)↓[2]、NaOH、NaHCO↓[3]、Na↓[2]CO↓[3],加碱后溶液的pH值为11~14;抽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手性化合物S-(+)-或者R-(-)-2-氨基丁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非赵李霞付颖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