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色纤维喷丝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76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异色纤维喷丝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合的第一分配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色纤维喷丝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异色纤维喷丝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喷丝板组件又称熔体纺丝喷丝组件,熔体纺丝机的主要部件之一,由过滤材料

分配板及喷丝板构成组合件,纺丝熔体从中央进料孔进入,经滤网过滤后进入分配板,通过分配板上许多小孔均匀压至喷丝板,通过喷丝孔挤出成纤

[0003]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混纤丝应运而生,混纤丝是指由几何形态或物理性能不同的单丝组成的复丝,常见的混纤丝有异收缩

异截面形状

异线密度及多异混纤等几种类型

其中,异收缩混纤丝是由高收缩纤维与普通纤维组成的复合丝,在织物整理及后加工过程中,高收缩纤维因受热发生收缩而成为芯丝,普通的纤维因丝长差而浮出表面,产生卷曲,形成空隙,赋予织物蓬松感

[0004]在满足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时尚潮流,服饰的颜色搭配则是时尚潮流的主要体现,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异色的打底衫
、T
恤衫

瑜伽服等,甚至有异色均匀的类似芝麻点的特殊效果的服饰

目前,针对这类异色均匀的特殊效果的服饰,一般是通过对染布方法的改进实现的,如授权公布号为
CN107190353B
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一步法花色异染凉感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纤维是通过一步法制备,无需经过后加工,染色后即可产生不规则的花色或芝麻点的特殊效果

[0005]然而,通过染布工艺的改进来实现异色效果,势必会增加染色的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色纤维喷丝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想要实现异色效果的服饰时布料的染色难度大等问题

[0007]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异色纤维喷丝组件,其包括:
[0009]第一分配板,所述的第一分配板顶面设有环形的第一
A
组份分配槽和第一
B
组份分配槽,第一分配板内设有顶部与第一
A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一
A
组份分配孔以及顶部与第一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一
B
组份分配孔;
[0010]第二分配板,所述的第二分配板的顶面设有第二
A
组份分配槽

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间隔设置,第二
A
组份分配槽设置在相邻的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之间,第二
A
组份分配槽与第一
A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均与第一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二分配板内设有顶部与第二
A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二
A
组份分配孔

顶部与第二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二
B
组份分配孔以及顶部与第三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三
B
组份分配孔;
[0011]第三分配板,所述的第三分配板的顶面设有第三
A
组份分配槽

第四
B
组份分配槽
和第五
B
组份分配槽,第三
A
组份分配槽与第二
A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四
B
组份分配槽与第二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五
B
组份分配槽与第三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三
A
组份分配槽环形设置,第四
B
组份分配槽位于第三
A
组份分配槽的环形区域内,第五
B
组份分配槽位于相邻的第三
A
组份分配槽之间,第三分配板内设有顶部与第三
A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三
A
组份分配孔

顶部与第四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四
B
组份分配孔以及顶部与第五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五
B
组份分配孔;
[0012]喷丝板,所述的喷丝板内设有第一喷丝孔

第二喷丝孔和第三喷丝孔,第一喷丝孔与第三
A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二喷丝孔与第四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三喷丝孔与第五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一
A
组份分配孔的顶部按照圆周均匀的设置于第一
A
组份分配槽内;所述的第一
B
组份分配孔的顶部按照圆周均匀的设置于第一
B
组份分配槽内;所述的第一
A
组份分配孔的数量与第一
B
组份分配孔的数量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的第二
A
组份分配槽为弧形槽,各第二
A
组份分配槽的外弧均朝向与其相邻的第三
B
组份分配槽

[0015]优选地,所述的第三
B
组份分配槽沿着第二分配板的径向布置;所述的第二
B
组份分配槽为弧形槽,第二
B
组份分配槽的两端分别指向与其相邻的两组第二
A
组份分配槽

[0016]优选地,所述的第四
B
组份分配槽为
L
型槽,所述的第三
A
组份分配槽为心形槽,第三
A
组份分配槽的对称轴与位于其内部的第四
B
组份分配槽的对称轴重合

[0017]优选地,所述的第五
B
组份分配槽沿着第三分配板的径向布置

[0018]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
本技术涉及的异色纤维喷丝组件通过第二分配板将
B
组份原料分配为两组,其中一组
B
组份原料在进入第三分配板后被
A
组份原料给包围,另一组
B
组份原料位于相邻的两组
A
组份原料之间,使得最终形成的纤维中的
A
组份单丝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异色纤维喷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分配板,所述的第一分配板顶面设有环形的第一
A
组份分配槽和第一
B
组份分配槽,第一分配板内设有顶部与第一
A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一
A
组份分配孔以及顶部与第一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一
B
组份分配孔;第二分配板,所述的第二分配板的顶面设有第二
A
组份分配槽

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间隔设置,第二
A
组份分配槽设置在相邻的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之间,第二
A
组份分配槽与第一
A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二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三
B
组份分配槽均与第一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二分配板内设有顶部与第二
A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二
A
组份分配孔

顶部与第二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二
B
组份分配孔以及顶部与第三
B
组份分配槽连通的第三
B
组份分配孔;第三分配板,所述的第三分配板的顶面设有第三
A
组份分配槽

第四
B
组份分配槽和第五
B
组份分配槽,第三
A
组份分配槽与第二
A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四
B
组份分配槽与第二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五
B
组份分配槽与第三
B
组份分配孔上下对应,第三
A
组份分配槽环形设置,第四
B
组份分配槽位于第三
A
组份分配槽的环形区域内,第五
B
组份分配槽位于相邻的第三
A
组份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张国祎黄灿灿赵前锦吴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德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