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39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桌板,所述桌板设置于所述扶手本体的上方;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本体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桌板传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扶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扶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扶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内饰件也越来越智能化,搭载的功能也极大的方便驾乘人员的使用

具备折叠小桌板功能的扶手箱,可以和汽车内饰高度整合,在不影响美观的同时既方便了乘员办公和娱乐的需求,又提升了整车内饰的豪华感,因此成了各大车企竞争的领域

但目前大多扶手箱折叠小桌板都是手动操作或半自动操作,显然为乘员提供了方便,却没有达到操作的便捷性

[0003]相关技术中,扶手箱小桌板基本都是手动操作,即手动从扶手箱内拉出,手动操作翻折到水平位置,有的还需要手动旋转位置,操作步骤多,操作比较复杂;而有的产品只是实现了部分电动操作,电动从扶手箱内伸出,剩余操作仍然需要手动操作完成,没有完全自动化的产品,乘员在使用时显得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扶手,驱动件驱动传动件的另一端相对于扶手本体转动,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桌板传动连接,则桌板在随传动件的另一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同时相对于扶手本体向上移动,且桌板还相对于扶手本体向外转动,实现桌板的自动翻折展开,提高电动扶手的便捷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桌板,所述桌板设置于所述扶手本体的上方;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本体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桌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相对所述扶手本体翻转,以使所述桌板向上移动的同时相对于所述扶手本体旋转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扶手,驱动件驱动传动件的另一端相对于扶手本体转动,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桌板传动连接,则桌板在随传动件的另一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同时相对于扶手本体向上移动,且桌板还相对于扶手本体向外转动,实现桌板的自动翻折展开,提高电动扶手的便捷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本体转动连接且与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调节所述调节杆的长度,以使所述传动件相对于所述扶手本体转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在左右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传动件的上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桌板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桌板随所述传动件沿前后移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扶手还包括: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包括:
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扶手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转动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包括:轴体部和弯杆部,所述轴体部和所述弯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体部连接在所述传动件上且相对所述传动件可转动,所述弯杆部向后弯曲设置,所述弯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件包括:两个延伸杆和第一横杆,所述两个延伸杆分别与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连接在两个延伸杆之间,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转动连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两个第一轴孔和两个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所述第二轴孔的后侧,所述保持组件与两个第一轴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轴孔转动连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包括:轴体部和弯杆部,所述轴体部和所述弯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弯杆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扶手本体设置有两个安装空间,两个所述安装空间对称设置,所述桌板为两个,所述驱动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驱动两个桌板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同时相对于所述扶手本体旋转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桌板上连接有第一齿轮部,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和所述第二齿轮部相互啮合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扶手处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扶手处于展开位置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扶手的爆炸图;
[0021]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桌板和驱动组件处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个桌板处于不同状态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个桌板处于不同状态的侧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
电动扶手;
[0026]10、
扶手本体;
11、
安装空间;
111、
第一轴孔;
112、
第二轴孔;
[0027]20、
桌板;
21、
第一齿轮部;
22、
避让部;
[0028]30、
驱动组件;
31、
传动件;
311、
第二齿轮部;
312、
延伸杆;
313、
第一横杆;
314、
第二横杆;
32、
调节杆;
33、
连接杆;
331、
轴体部;
332、
弯杆部;
[0029]40、
保持组件;
41、
第一杆;
42、
第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31]下面参考图1‑
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扶手
100。
[0032]结合图1‑
图2所示,电动扶手
100
包括:扶手本体
10、
桌板
20
和驱动组件
30。
电动扶手
100
位于车厢后排座椅处,扶手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本体
(10)
,所述扶手本体
(10)
内设置有安装空间
(11)
;桌板
(20)
,所述桌板
(20)
设置于所述扶手本体
(10)
的上方;驱动组件
(30)
,所述驱动组件
(30)
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
(11)
内,所述驱动组件
(30)
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
(31)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
(31)
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
(31)
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本体
(10)
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桌板
(20)
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
(31)
的另一端相对所述扶手本体
(10)
翻转,以使所述桌板
(20)
向上移动的同时相对于所述扶手本体
(10)
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
(30)
包括:调节杆
(32)
,所述调节杆
(32)
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本体
(10)
转动连接且与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
(31)
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调节所述调节杆
(32)
的长度,以使所述传动件
(31)
相对于所述扶手本体
(10)
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
(30)
还包括:连接杆
(33)
,所述连接杆
(33)
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
(33)
在左右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传动件
(31)
的上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
(33)
与所述桌板
(20)
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桌板
(20)
随所述传动件
(31)
沿前后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组件
(40)
,所述保持组件
(40)
包括:第一杆
(41)
和第二杆
(42)
,所述第一杆
(41)
与所述扶手本体
(10)
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
(42)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
(41)
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连接杆
(33)
连接,所述调节杆
(32)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
(41)
转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
(33)
包括:轴体部
(331)
和弯杆部
(3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明星野庆驰汪玲赵伟胜孙国良杜海涛张登谦毛钧霆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