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76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三层膜结构介电弹性体包括基底层,以及涂敷在基底层两个表面的优化层;优化层的涂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电弹性体驱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介电弹性体被认为是一种换能器,作为驱动器时能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为能量发生器时能够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0003]介电弹性体驱动器通常由夹在两层柔性电极之间的介电弹性体膜组成

当在上下电极层施加高压电信号时,驱动器两侧电极层上积累的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就会产生麦克斯韦应力
(Maxwell stress)
,也被称为机电力

该力会挤压中间层的介电弹性体,使其在厚度方向上收缩和面内膨胀,宏观上表现为驱动器的变形

[0004]介电弹性体驱动器具有能量密度高

转换效率高和应变大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与“肌肉”性能接近的“人工肌肉”。
[0005]介电弹性体驱动器能够在周期性电信号的刺激下产生动态响应,这种动态响应特性能够拓宽介电弹性体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层膜结构介电弹性体包括基底层,以及涂敷在基底层两个表面的优化层;优化层的涂敷:
S1
,基底层被固定在圆环状框架上,液体硅橡胶被刮涂在基底层的其中一面并自然流平,高温交联反应后在该基底层表面形成优化层;
S2
,重复步骤
S1
,完成基底层另一面优化层的涂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是模量为
<0.4MPa
和力学损耗为
tan
δ
>0.5@1Hz 25℃
的介电弹性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层是模量为
0.4

1MPa
和力学损耗为
tan
δ
<0.1@1Hz 25℃
的介电弹性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
20

1000
μ
m
;优化层的厚度为
50

200
μ
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三层膜结构增强介电弹性体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膜结构介电弹性体总的厚度为
300

1400
μ
m
;模量为
0.2

0.8MPa
;介电常数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刚黄建建王蒙蒙萧浩坤刘敬仁吴衡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