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340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解炉鹅颈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包括固定于分解炉内腔一侧的三通管和固定于分解炉内腔中部的鹅颈管主体,所述三通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三通管的右端固定连通鹅颈管主体的首端,鹅颈管主体的尾端固定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位于分解炉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解炉鹅颈管
,具体为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泥厂熟料生产当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解炉炉容,在水泥生产分解炉的内部,大都设置有鹅颈管,对水泥原料进行加热,鹅颈管来循环输送粉状的水泥灰料,鹅颈管延长了物料在炉中的停留时间,对物料分解和煤粉燃烧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水泥生产分解炉用鹅颈管通常固定在分解炉体中,但常规设计中的鹅颈管是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中空通道,在转弯时,气料在离心作用下容易发生分离,物料被甩至鹅颈管外侧,从而影响了气固混合换热和煤粉燃尽;虽然可以满足物料

气流输送等做作业的需要,但由于鹅颈管的弯曲半径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在鹅颈管位置极易产生大量的积料现象,从而大致物料受到积料污染,严重影响了水泥产品质量,为了消除积料,需要工作人员频繁使用高压气流等方式对鹅颈管进行清理作业,劳动强度大

清理作业工作效率低下,且对鹅颈管清理时,往往需要分解炉停止运行,从而严重影了设备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导致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增加;此外,目前的鹅颈管通常为单质的金属管道,其内壁通常不耐磨,且其外壁不能将分解炉内的热量快捷的传导至其内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

)
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包括固定于分解炉内腔一侧的三通管和固定于分解炉内腔中部的鹅颈管主体,所述三通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三通管的右端固定连通所述鹅颈管主体的首端,所述鹅颈管主体的尾端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位于分解炉内腔

另一端穿出分解炉内腔,所述鹅颈管主体内管的中线设置有柔性传动轴,所述柔性传动轴的外壁对称固定有若干支撑板,若干支撑板的侧边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活动嵌合有刮板,所述三通管的右端口固定嵌合有辐条支架轮,所述辐条支架轮的圆心转动连接有横轴,所述横轴伸入三通管的一端固定有辐条传动轮,所述横轴位于鹅颈管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传动轴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辐条传动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传动轴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节点轴,两根相邻的节点轴通过十字连接器连接

的尾端固定连通有出料管4,出料管4的一端位于分解炉内腔

另一端穿出分解炉内腔,鹅颈管主体2内管的中线设置有柔性传动轴5,柔性传动轴5的外壁对称固定有若干支撑板6,若干支撑板6的侧边开设有槽口7,槽口7内活动嵌合有刮板8,三通管1的右端口固定嵌合有辐条支架轮9,辐条支架轮9的圆心转动连接有横轴
10
,横轴
10
伸入三通管1的一端固定有辐条传动轮
11
,横轴
10
位于鹅颈管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柔性传动轴
5。
[0026]其中,鹅颈管主体2为非直线管道且为变径管道,柔性传动轴5能够在鹅颈管主体2内转动,并通过支撑板6带动刮板8转动,刮板8转动时,对粘接在鹅颈管主体2内壁的灰粉进行刮除,使得水泥灰粉从鹅颈管主体2的首端顺畅流动至其尾端,有效降低水泥灰粉在鹅颈管主体2内腔的流通阻力,因为辐条支架轮9和辐条传动轮
11
的主体设有穿孔,且支撑板6和刮板8占用鹅颈管主体2内孔的空间较小,约占横截面的五分之一,所以在柔性传动轴5通过支撑板6带动刮板8转动时,携带水泥灰粉的气流仍然能够从鹅颈管主体2的首端顺畅传送至其尾端,直至从出料管4导出

[0027]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三通管1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部
12
,驱动部
12
通过传动机构
13
连接辐条传动轮
11。
[0028]其中,驱动部
12
为分解炉外部安装的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
13
带动辐条传动轮
11
转动,进而通过横轴
10
和柔性传动轴5转动,带动支撑板6和刮板8刮出鹅颈管主体2内积存的水泥灰料

[0029]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传动轴5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节点轴
501
,两根相邻的节点轴
501
通过十字连接器
502
连接,因此柔性传动轴5能够随着鹅颈管主体2内的弯曲进行适应性弯曲,并且在弯曲时也能够传递动力,带动支撑板6和刮板8转动

[0030]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槽口7内嵌合连接有弹簧片
14
,弹簧片
14
弹性抵触刮板8的底面,能够令刮板8弹性抵触鹅颈管主体2的内壁,刮板8的顶端为锯齿结构或波纹结构或矩形脉冲结构,因此在柔性传动轴5和刮板8转动时对鹅颈管主体2内壁粘接的灰粉进行有效刮除,刮板8嵌合于槽口7内的部位为圆弧型,能够在轴向进行适度的偏转,以适配鹅颈管主体2内壁的弯曲度

[003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
13
为直齿轮传动副或锥齿轮传动副或链轮

链条传动副,此三种传动副均能够将驱动部
12
的驱动力传动至柔性传动轴5和刮板8,令二者转动,刮出鹅颈管主体2内部积存的水泥灰粉,且此三种传动副均能够耐高温,能够在分解炉内进行上述的传动工作

[0032]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鹅颈管主体2为曲线管结构或螺旋管结构或蛇形管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分解炉内腔的热能,鹅颈管主体2的管径从首端至尾端由大逐渐变小并且平滑过渡,能够促进鹅颈管主体2内孔中的灰粉流快速流动,有效降低阻力,鹅颈管主体2的轴向横截面为圆形,能够令柔性传动轴5和刮板8顺畅的转动

[0033]如图2所示,鹅颈管主体2的内壁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具有耐腐蚀和耐磨的特性,在引导水泥灰料通过时,水泥灰料不会腐蚀其内壁,且水泥灰料中的坚硬异物不会磨损鹅颈管主体2的内壁;鹅颈管主体2的外壁由铜合金材料制成,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将分解炉内腔的热能高效的传导至鹅颈管主体2内

[00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
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包括固定于分解炉内腔一侧的三通管
(1)
和固定于分解炉内腔中部的鹅颈管主体
(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
(1)
的左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
(3)
,所述三通管
(1)
的右端固定连通所述鹅颈管主体
(2)
的首端,所述鹅颈管主体
(2)
的尾端固定连通有出料管
(4)
,所述出料管
(4)
的一端位于分解炉内腔

另一端穿出分解炉内腔,所述鹅颈管主体
(2)
内管的中线设置有柔性传动轴
(5)
,所述柔性传动轴
(5)
的外壁对称固定有若干支撑板
(6)
,若干支撑板
(6)
的侧边开设有槽口
(7)
,所述槽口
(7)
内活动嵌合有刮板
(8)
,所述三通管
(1)
的右端口固定嵌合有辐条支架轮
(9)
,所述辐条支架轮
(9)
的圆心转动连接有横轴
(10)
,所述横轴
(10)
伸入三通管
(1)
的一端固定有辐条传动轮
(11)
,所述横轴
(10)
位于鹅颈管主体
(2)
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传动轴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阻力的分解炉鹅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
(1)
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部
(12)
,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严顺金钟利伟危林厚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瑞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