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94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分别制作功能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飞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相对成熟

从无线充电手机,到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再到无线充电手表,各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消费电子产品种类愈发丰富

当前比较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需要在充电设备上安装有金属发射线圈,与终端设备的接收线圈形成电磁感应,以达到为终端设备充电的效果

基于此原理生产的充电设备通常要求电子产品的接收线圈近距离对位到充电设备的发射线圈,对电子产品的位置摆放具有严格的要求,使用时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充电线圈结构的透明无线充电薄膜,具有透明

柔性特点的薄膜线圈更容易与不同的安装位置共形,并且不影响整个安装位置的美观度,薄膜线圈通电后,可对放在薄膜线圈范围内任意位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制作方法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
S1
:在透明柔性基材上涂布一层电镀催化剂层;
[0006]步骤
S2
:在所述电镀催化剂层上形成永久抗蚀层;
[0007]步骤
S3
:利用掩膜版在所述永久抗蚀层上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将所述电镀催化剂层划分为遮蔽区及暴露区;
[0008]步骤
S4
:通过化学镀使所述暴露区获得导电性,利用电镀镀铜增加所述暴露区的厚度并形成导电层;
[0009]步骤
S5
:在所述导电层上涂布一层黑化层;
[0010]步骤
S6
:利用上述步骤
S1

S5
,其中步骤
S3
中的掩膜版包含有线圈图案及外圈接电线路图案,制得功能片
A
,功能片
A
的导电层由线圈及外圈接电线路组成;
[0011]步骤
S7
:利用上述步骤
S1

S5
,其中步骤
S3
中的掩膜版包含有内圈接电线路图案,制得功能片
B
,功能片
B
的导电层为内圈接电线路;
[0012]步骤
S8
:在所述功能片
A
上涂覆一层
OCA
光学胶,并且在所述
OCA
光学胶开设小孔,小孔与对应的线圈的内圈端点重合,所述小孔内点涂导电液体;
[0013]步骤
S9
:将所述功能片
B
与所述功能片
A
涂有
OCA
光学胶的一面进行贴合,贴合时所述线圈的内圈端点与所述内圈接电线路完全对齐

[0014]优选地,所述透明柔性基材包括但不限于
PET、COP、CPI。
[0015]优选地,所述电镀催化剂层包含钯和
/
或类似金属

[0016]优选地,所述电镀催化剂层的厚度为
10

50nm。
[0017]优选地,所述永久抗蚀层由透明光刻胶组成

[0018]优选地,所述线圈

所述外圈接电线路及所述内圈接电线路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于竖直方向上的所述线圈与所述内圈接电线路完全对齐设置

[0019]优选地,所述线圈

所述外圈接电线路及所述内圈接电线路形成单位格子圈,所述单位格子圈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菱形

六边形

随机孔径多边形或者圆形图案;多个单位格子圈组成薄膜线圈,所述薄膜线圈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菱形等几何形状,其内部网状结构可以是线组形状或网状形状

[0020]优选地,所述导电液体包括但不限于导电银浆

[0021]优选地,在所述步骤
S5
中,所述黑化层的上表面与所述永久抗蚀层的上表面平齐

[0022]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采用上述制作方法制备得到

[002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分别制作功能片
A
及功能片
B
,并通过
OCA
光学胶以及导电液体连接,形成具有多充电线圈结构的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相较于传统的充电结构,本专利技术具中有透明

柔性特点的薄膜线圈更容易与不同的安装位置共形,并且不影响整个安装位置的美观度,薄膜线圈通电后,可对放在薄膜线圈范围内任意位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的单个功能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的俯视图

[0027]图3为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
透明柔性基材
、2
‑‑
电镀催化剂层
、3
‑‑
永久抗蚀层
、4
‑‑
导电层
、5
‑‑
黑化层
、6
‑‑
线圈
、7
‑‑
外圈接电线路
、8
‑‑
功能片
A、9
‑‑
内圈接电线路
、10
‑‑
功能片
B、11
‑‑
OCA
光学胶
、111
‑‑
小孔
、12
‑‑
导电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及其制备方法,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设有多充电线圈结构,并具有透明

柔性特点,更容易与不同的安装位置共形,并且不影响整个安装位置的美观度,薄膜线圈通电后,可对放在薄膜线圈范围内任意位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30]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透明无线充电薄膜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1
:在透明柔性基材
(1)
上涂布一层电镀催化剂层
(2)
;步骤
S2
:在所述电镀催化剂层上形成永久抗蚀层
(3)
;步骤
S3
:利用掩膜版在所述永久抗蚀层上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将所述电镀催化剂层划分为遮蔽区及暴露区;步骤
S4
:通过化学镀使所述暴露区获得导电性,利用电镀镀铜增加所述暴露区的厚度并形成导电层
(4)
;步骤
S5
:在所述导电层上涂布一层黑化层
(5)
;步骤
S6
:利用上述步骤
S1

S5
,其中步骤
S3
中的掩膜版包含有线圈图案及外圈接电线路图案,制得功能片
A(8)
,功能片
A
的导电层由线圈
(6)
及外圈接电线路
(7)
组成;步骤
S7
:利用上述步骤
S1

S5
,其中步骤
S3
中的掩膜版包含有内圈接电线路
(9)
图案,制得功能片
B(10)
,功能片
B
的导电层为内圈接电线路;步骤
S8
:在所述功能片
A
上涂覆一层
OCA
光学胶
(11)
,并且在所述
OCA
光学胶开设小孔
(111)
,小孔与对应的线圈的内圈端点重合,所述小孔内点涂导电液体
(12)
;步骤
S9
:将所述功能片
B
与所述功能片
A
涂有
OC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焦贵省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松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