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149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车辆的碰撞时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结构恰当地保护高电压装置或其壳体的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在覆盖壳体(30)的开口部(34)的盖构件(40)中的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的面(40c)与侧架(10)中的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面(10d)分别设置有随着朝向车辆的后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部(41)与第二倾斜部(11)。第一倾斜部(41)与第二倾斜部(11)的至少一部分处于彼此相向的位置,且第一倾斜部(4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倾斜部(11),盖构件(40)中的第一倾斜部(41)的后端部(40b)延伸至壳体(30)中的与盖构件(40)的接合面(35)的后方的位置。面(35)的后方的位置。面(35)的后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搭载于车辆的电动机或其控制装置等高电压装置的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辆等的引擎室内设置有作为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电动机、及收容所述电动机的壳体。这种电动机是由高电压驱动的高电压装置,因此,在车辆碰撞时等,若万一壳体大幅破损,则有高电压的电流从电动机流通至车体的框架等之虞。因此,谋求一种即使施加了碰撞等冲击时也能够将壳体的损伤抑制为最小限度的结构。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1

1605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尤其是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会对电动机的壳体施加向车辆的后方位移的朝向的荷重,因此需要针对所述荷重而能够抑制壳体的过度位移的结构、能够通过故意使壳体位移一定程度来恰当地释放掉荷重的结构、或如避免壳体与车体框架等其他刚性高的构件的碰撞的结构。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包括:壳体,收容设置于车辆的引擎室内且由高电压驱动的高电压装置;盖构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及侧架,在所述引擎室的侧部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构件中的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的面设置有随着朝向所述车辆的后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在所述侧架中的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面设置有随着朝向所述车辆的后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至少一部分彼此相向,且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程度大于所述第二倾斜部,所述盖构件中的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后端部延伸至所述壳体中的与所述盖构件的接合面的后方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高电压装置为电动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第一倾斜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侧架中比车宽方向上最内侧的位置更靠内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构件的接合面介置有所述盖构件用的位置限制构件,在所述接合面设置有多个所述位置限制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限制构件配置于从车宽方向观察时与所述侧架的所述第二倾斜部重合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高电压装置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构件,配置于所述引擎室的后部,将所述引擎室与车室分隔,所述侧架的后端部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修路深水信贵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