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光敏剂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30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敏剂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敏剂和TNTP

雷帕霉素无载体自组装纳米平台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是一种光敏剂和
TNTP

雷帕霉素无载体自组装纳米平台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动力疗法
(PDT)
因其具有无创

时空选择性高

毒副作用低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技术已在临床显示出作为辅助治疗的潜力

然而,当前临床
PDT
应用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主要是由于传统有机
PS
在生物系统中因聚集后引起的荧光猝灭
(ACQ)
和减少的
ROS
生成,以及受到复杂肿瘤微环境
(TME)
的内在缺氧和免疫抑制性质的限制

[0003]具有聚集诱导发射
(AIE)
效应的光敏剂
(AIEgens)
作为新一代
PS
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光敏剂不仅赋予
PS
强大的荧光特性,使其更容易追踪,而且还增强了
ROS
产生能力以产生更强大的抗肿瘤作用

更重要的是,
I
型光敏剂对氧气的依赖性较小且产生的自由基
ROS
细胞毒性更强

鉴于此,探索具有高性能
ROS
生成的
I
>型光敏剂对于增强
PDT
抗肿瘤有效性十分必要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具有
I

ROS
产生能力的光敏剂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巨大的努力

[0004]缺氧和免疫抑制
TME
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是癌细胞剧烈的耗氧糖酵解,即众所周知的“Warburg
效应”。
代谢重编程通常由致癌信号介导,其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
(mTOR)
信号作为控制肿瘤代谢和免疫之间的中枢信号途径也是成为近年来抗肿瘤治疗研究的热门靶点之一
。mTOR
激活刺激葡萄糖摄取和有氧糖酵解,从而加重肿瘤缺氧和免疫抑制

雷帕霉素
(Ra)
是科学家于
1975
年首次从智利复活节岛的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由土壤链霉菌分泌的次生代谢物,
FDA

1999
年批准的首个
mTOR
抑制剂,作为一种预防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药物

雷帕霉素对
mTOR
的特异性抑制作用被认为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但水溶性差

靶向能力差

生物利用度低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

[0005]近年来,越来越多
AIEgens
被开发用于
I

PDT
,但其大共轭结构的疏水性仍是实际应用的一大障碍,通过两亲性载体递送或是对
AIEgens
进行亲水修饰难免顾此失彼,会带来发射波长短
、ROS
生成能力弱

纯化困难等问题

也有一些具有两亲性特征的光敏剂被报道可以在水中自组装形成无载体流纳米颗粒,不过仅是光敏剂的自组装纳米颗粒治疗模式比较单一,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敏剂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光敏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光敏剂的
TNTP

雷帕霉素无载体自组装纳米平台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
TNTP

雷帕霉素无载体自组装纳米
平台的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
TNTP

雷帕霉素无载体自组装纳米平台的应用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光敏剂,为
TNTP
,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0013][0014]优选的,上述光敏剂,为紫红色固体,1H NMR(400MHz,DMSO

d6)
δ
8.76(d,J

6.7Hz,2H),8.13(d,J

6.7Hz,2H),7.95(d,J

15.8Hz,1H),7.58

7.50(m,2H),7.11

7.02(m,4H),6.94(dd,J

9.2,6.8Hz,5H),6.82

6.74(m,2H),4.54(t,J

6.8Hz,2H),4.44(dd,J

5.8,2.7Hz,2H),4.38(dd,J

5.6,2.7Hz,2H),3.75(s,6H),2.40(t,J

7.1Hz,2H),2.18(p,J

7.0Hz,2H).MALDI

TOF

MS:m/z calcd for C36H34N2O7S2,M 670.795,found[M+H]671.256。
[0015]上述光敏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三步反应合成具有
D

π

A
结构的两性离子
AIEgen

TNTP
,具体步骤如下:
[0016](1)
预先合成的
picolinium

[0017](2)
通过
Suzuki

Miyaura
偶联反应获得中间体醛
TNT
[0018](Thieno[3,4

b]‑
1,4

dioxin
‑5‑
carboxaldehyde,
[0019]7‑
[4

[bis(4

methoxyphenyl)amino]phenyl]‑
2,3

dihydro

(ACI))
,产率为
82
%;
[0020](3)
中间体醛进一步地与预先合成的
picolinium
发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敏剂,其特征在于:为
TNTP
,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三步反应合成具有
D

π

A
结构的两性离子
AIEgen

TNTP
,具体步骤如下:
(1)
预先合成的
picolinium

(2)
通过
Suzuki

Miyaura
偶联反应获得中间体醛
TNT

(3)
中间体醛进一步地与预先合成的
picolinium
发生
knoevenagel
缩合反应,获得目标化合物
TNTP。3.
一种中间体醛
TNT
在制备光敏剂方面的应用,所述中间体醛
TNT
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体醛
TNT
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醛
TNT
的制备方法如下:
(1)

4,4'

二甲氧基
‑4”‑
硼酸三苯胺
、5


‑2‑
(3,4

乙烯基双氧噻吩
)
甲醛


(2

二环己基膦基

2',4',6'

三异丙基

1,1'

联苯基
)[2

(2'

氨基

1,1'

联苯
)]

(II)
和碳酸钾溶于
1,4

二氧六环水溶剂中,在
90℃、N2保护下回流;
(2)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水和二氯甲烷剧烈搅拌后,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收集下层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3)
干燥后的粗品经硅胶柱,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纯化,在体积比
10:1
得到纯品,干燥后得到橙黄色固体
。5.
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光敏剂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远余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