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44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红外热像设备的

,
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热像设备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的一种测温设备

辐射是指红外热像仪的光路图辐射能在没有直接传导媒体的情况下移动时发生的热量移动,通俗地讲,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红外热像设备是一种是使用光电设备来检测和测量辐射并在辐射与表面温度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科学技术,无需与设备直接接触便可检测出红外波长频谱中的热图案的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热成像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

[0003]现有的方案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人工直接给产品上电加热到预设温度,人工手持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检测

第二种是半自动方案,人工上产品到载具中,载具流转到测试工位,给产品上电加热到预设温度,红外热成像仪固定在测试工位,当温度达到预设后红外热成像进行红外测温,由于产品的上电加热时间比较长,测试完毕后需要等待下一个产品完成加热后,方可继续上料,因此待机时间较长,难以实现不间断上下料,进而导致整机的产能较低

如公开号为
CN110631714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外热成像测温机芯及红外热成像设备,其能够保证红外热成像设备的测温精度,减小测量误差,但其不具有缓存上电加热位,导致整机产能较低

另外,市面上虽存在多组输送线对产品进行缓存上料,但每组输送线需要独立配置动力结构,导致设备造价成本较高,同时无法保证统一每组输送线的移动精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

结构紧凑

具有缓存上电加热工位

实现多产品不间断并行上电加热

能够极大提升整机产能的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

结构紧凑

具有缓存上电加热工位

实现多产品不间断并行上电加热

能够极大提升整机产能的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上料模组

回流模组

缓存上电加热模组

红外测试工位以及红外测温模组,所述上料模组

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

所述红外测试工位沿所述机架水平面依次设置配合,所述红外测温模组设置在所述红外测试工位的上方,所述回流模组设置在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的下方,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包括若干层第一输送线,每层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上方均设置有上电组件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具备缓存上电加热位,能实现多产品不间断并行上电加热,产品依次流经所述上料模组

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所述上电组件对
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产品进行上电加热,然后流经所述红外测试工位,所述红外测温模组对产品进行红外测温,最后产品流经所述回流模组

所述上料模组,等待人工下料,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采用层式结构,阶梯式上下料,有利于提高产能,整体产线为回字形循环,结构紧凑,相比使用人工方案和半自动方案,所述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能够极大提升整机的产能,实现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在线检测

[0007]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上料模组

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以及所述红外测试工位的动力源均为升降台,动作端均为第一安装板,所述升降台包括两组沿竖直方向驱动的丝杆滑台,两组所述丝杆滑台左右对立设置,两组所述丝杆滑台之间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动轮

同步带与两个所述丝杆滑台的传动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丝杆滑台的滑块连接

[000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上料模组包括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

[0009]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上电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探针件,所述探针件与外部电源导通连接,若干层所述第一输送线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每层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驱动的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气缸的动作端连接,在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下,所述探针件对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产品进行上电加热

[0010]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红外测试工位包括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第三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

[0011]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回流模组包括第四输送线,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

所述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

[001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红外测温模组包括支撑方通架和热成像仪,所述支撑方通架设置在所述红外测试工位的一侧,所述热成像仪设置在所述支撑方通架的顶端,所述热成像仪位于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上方

[0013]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丝杆滑台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柱,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

[0014]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还包括显示器组件和机罩,所述机罩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机罩覆盖着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

所述红外测试工位

所述红外测温模组,所述显示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上料模组的一侧

[0015]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皮带组件,两组所述皮带组件经传动轴进行转动配合,同侧所述传动轴的端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机架设置有沿水平方向驱动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同侧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伸缩气缸的动作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主动轮,在所述伸缩气缸和所述升降台的驱动下,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齿孔咬合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上料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红外测试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回流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所述红外测温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附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上料模组(2)

回流模组(3)

缓存上电加热模组(4)

红外测试工位(5)以及红外测温模组(6),所述上料模组(2)

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4)

所述红外测试工位(5)沿所述机架(1)水平面依次设置配合,所述红外测温模组(6)设置在所述红外测试工位(5)的上方,所述回流模组(3)设置在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4)的下方,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4)包括若干层第一输送线(
41
),每层所述第一输送线(
41
)的上方均设置有上电组件(
42
),所述上电组件(
42
)对所述第一输送线(
41
)的产品进行上电加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组(2)

所述缓存上电加热模组(4)以及所述红外测试工位(5)的动力源均为升降台(7),动作端均为第一安装板(8),所述升降台(7)包括两组沿竖直方向驱动的丝杆滑台(
71
),两组所述丝杆滑台(
71
)左右对立设置,两组所述丝杆滑台(
71
)之间设置有驱动电机(
72
),所述驱动电机(
72
)通过转动轮(
73


同步带(
74
)与两个所述丝杆滑台(
71
)的传动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丝杆滑台(
71
)的滑块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组(2)包括第二输送线(
21
),所述第二输送线(
21
)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8)的上端,所述第二输送线(
21
)与所述第一输送线(
41
)对接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组件(
42
)包括第二安装板(
421
),所述第二安装板(
421
)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探针件(
422
),所述探针件(
422
)与外部电源导通连接,若干层所述第一输送线(
41
)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8)的上端,每层所述第一输送线(
41
)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驱动的驱动气缸(
43
),所述第二安装板(
421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气缸(
43
)的动作端连接,在所述驱动气缸(
43
)的驱动下,所述探针件(
422
)对所述第一输送线(
41
)的产品进行上电加热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试工位(5)包括第三输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桐旺唐国平吴常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申科谱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