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900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及方法,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为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行业涉及到氨基气氛的设备或生产线全部都是箱式或推杆式设备或生产线,但这类设备或生产线实现不了诸如公路灯杆

通讯塔杆等大型

超大型物件的热处理

同时目前低温热处理通常采取氮化

软氮化

碳化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渗入元素单一

渗透时间长

渗层较浅,综合性差,而且容易导致处理件防腐性

耐磨性以及硬度不佳,为此,市面有公开技术提出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系统及其工艺,属于工件热处理
,解决了传统热处理环保性差

渗透效果不佳

渗层单一的问题,包括顺序连接的进料单元

换气单元

升温预渗单元

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单元

冷却保护单元以及出料单元

本专利技术通过各单元的配合,代替传统酸防腐工艺,提高环保性,利用换气单元,避免空气参与,提高多原子渗透的充分性,升温预渗单元结合微波辐射,改变灯杆表面组织结构,加快后续氮元素

硫元素以及铬元素的渗入速度和深度,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处理时,先采用氨气气氛渗氮处理,再采用促渗球
B
释放气态碳硫铬络合物,实现渗碳

渗硫以及渗铬共渗处理,令渗层组织复合多元化,提高灯杆件表面硬度;
[0003]上述公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弊端,其依次分布的多个单元使得生产线长度非常长,特别是应用于公路灯杆

通讯塔杆等大型

超大型物件的热处理时,很难有厂房可以满足安装要求,另外,其多个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前后工序温度影响大,特别是共渗强化单元与冷却保护单元之间,对于设备的整体保温隔热要求非常高,为了解决以上缺陷,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元气体共渗强化系统占地面积大

各单元之间温度影响大的问题

[0006](

)
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包括地台

进料架

出料架

两组第一箱体以及两组第二箱体,所述进料架

出料架均通过滚轮移动,两组所述第一箱体分别通过一组第一支架支撑且按前后顺序依次分布,两组所述第二箱体分别通过一组第二支架支撑且按前后顺序分布,两组所述第二箱体均位于地台上方,所述地台位于两组第一箱体右侧,两组所述第一箱体内侧下壁

两组第二箱体内侧下壁

进料架上壁以及出料架上壁均设置有动力输送辊,所述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

进料架以及出料架均通过动力输送辊传输工件,两组所述第一箱体中的靠前侧一组

两组第二箱体中的靠前侧一组内部均设置有升温结构

微波装置

真空系统

氨气输入装置

渗碳气体输入装置以及气态碳硫铬络合物提供装置,两组所述第一箱体中的靠后侧一组

两组第二
箱体中的靠后侧一组内部设置有真空系统

风冷装置以及氮气输入装置,所述地台上壁设置有供两组第二箱体前后平移的前后平移结构,所述平移结构上方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供第二箱体左右平移的左右平移结构,所述地台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箱体前后平移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底板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箱体左右平移的第二驱动结构,两组所述第一箱体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锥套,两组所述第二箱体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同锥套匹配使用的锥头,两组所述第一箱体上壁且靠近锥套的一端

两组第二箱体上壁且靠近锥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门套,所述门套中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内部的封闭结构,所述锥套与第二箱体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确认前后位置是否对齐的位置确认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前后平移结构包括两组第一滑轨

多组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轨均固定连接在地台上壁且分别靠近地台左右两侧,两组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与地台前后方向平行,多组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一滑轨上壁,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多组第一滑块上壁,所述底板通过多组第一滑块

第一滑轨与地台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电机

固定条以及齿条,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在地台上壁且位于地台左右居中位置,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固定条右壁且靠近上壁位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壁,所述电机伸出轴贯穿底板内壁并伸出至底板下方,所述电机伸出轴位于底板下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圆周外壁与齿条相互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左右平移结构包括两组第二滑轨

第二滑块,两组所述第二滑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内侧壁且靠近下端位置,两组所述第二滑轨分别靠近第二支架前壁及后壁,两组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轨相对的一侧,两组所述第二滑块下壁均与底板上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滑块

第二滑轨与底板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

推板,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内侧壁且位于靠近左壁位置,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两组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壁,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伸出轴端部与推板右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封闭结构包括两组第一电动伸缩杆

封闭门,所述封闭门滑动连接在门套内侧壁,两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呈前后分布依次固定连接在门套上壁,两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伸出轴端部均贯穿门套上壁并均伸入至门套内部,两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伸出轴伸入至门套内部的一端均与封闭门上端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位置确认结构为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由发射端

接收端组成,所述发射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箱体朝向第一箱体的一端且位于前后居中位置,所述发射端靠近第二箱体上壁位置,所述接收端固定连接在锥套朝向第二箱体的一端且位于前后居中位置,所述接收端靠近锥套上壁位置,所述发射端

接收端水平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台
(1)、
进料架

出料架

两组第一箱体
(3)
以及两组第二箱体
(5)
,所述进料架

出料架均通过滚轮移动,两组所述第一箱体
(3)
分别通过一组第一支架
(2)
支撑且按前后顺序依次分布,两组所述第二箱体
(5)
分别通过一组第二支架
(4)
支撑且按前后顺序分布,两组所述第二箱体
(5)
均位于地台
(1)
上方,所述地台
(1)
位于两组第一箱体
(3)
右侧,两组所述第一箱体
(3)
内侧下壁

两组第二箱体
(5)
内侧下壁

进料架上壁以及出料架上壁均设置有动力输送辊,所述第一箱体
(3)、
第二箱体
(5)、
进料架以及出料架均通过动力输送辊传输工件,两组所述第一箱体
(3)
中的靠前侧一组

两组第二箱体
(5)
中的靠前侧一组内部均设置有升温结构

微波装置

真空系统

氨气输入装置

渗碳气体输入装置以及气态碳硫铬络合物提供装置,两组所述第一箱体
(3)
中的靠后侧一组

两组第二箱体
(5)
中的靠后侧一组内部设置有真空系统

风冷装置以及氮气输入装置,所述地台
(1)
上壁设置有供两组第二箱体
(5)
前后平移的前后平移结构,所述平移结构上方滑动连接有底板
(16)
,所述底板
(16)
与第二支架
(4)
之间设置有用于供第二箱体
(5)
左右平移的左右平移结构,所述地台
(1)
与底板
(16)
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箱体
(5)
前后平移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底板
(16)
与第二支架
(4)
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箱体
(5)
左右平移的第二驱动结构,两组所述第一箱体
(3)
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锥套
(7)
,两组所述第二箱体
(5)
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同锥套
(7)
匹配使用的锥头
(6)
,两组所述第一箱体
(3)
上壁且靠近锥套
(7)
的一端

两组第二箱体
(5)
上壁且靠近锥头
(6)
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门套
(10)
,所述门套
(10)
中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箱体
(3)、
第二箱体
(5)
内部的封闭结构,所述锥套
(7)
与第二箱体
(5)
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确认前后位置是否对齐的位置确认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平移结构包括两组第一滑轨
(14)、
多组第一滑块
(15)
,两组所述第一滑轨
(14)
均固定连接在地台
(1)
上壁且分别靠近地台
(1)
左右两侧,两组所述第一滑轨
(14)
长度方向与地台
(1)
前后方向平行,多组所述第一滑块
(15)
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一滑轨
(14)
上壁,所述底板
(16)
固定连接在多组第一滑块
(15)
上壁,所述底板
(16)
通过多组第一滑块
(15)、
第一滑轨
(14)
与地台
(1)
滑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电机
(19)、
固定条
(20)
以及齿条
(21)
,所述固定条
(20)
固定连接在地台
(1)
上壁且位于地台
(1)
左右居中位置,所述齿条
(21)
固定连接在固定条
(20)
右壁且靠近上壁位置,所述电机
(19)
固定连接在底板
(16)
上壁,所述电机
(19)
伸出轴贯穿底板
(16)
内壁并伸出至底板
(16)
下方,所述电机
(19)
伸出轴位于底板
(16)
下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
(24)
,所述齿轮
(24)
圆周外壁与齿条
(21)
相互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平移结构包括两组第二滑轨
(17)、
第二滑块
(18)
,两组所述第二滑轨
(17)
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
(4)
内侧壁且靠近下端位置,两组所述第二滑轨
(17)
分别靠近第二支架
(4)
前壁及后壁,两组所述第二滑块
(18)
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轨
(17)
相对的一侧,两组所述第二滑块
(18)
下壁均与底板
(16)
上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
(4)
通过第二滑块
(18)、
第二滑轨
(17)
与底板
(16)
滑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元共渗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
(13)、
推板
(25)
,所述推板
(25)
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董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丹齿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