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白钨矿结构的钨酸盐、钼酸盐实现稀土掺杂的一种方法,属于材 料的制备
,尤其适用于通过电化学方法、沉淀法合成的钨酸盐、钼酸盐材料的稀土 掺杂。
技术介绍
白钨矿结构的钨酸盐、钼酸盐是一类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在激光、显示、探测等 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相对于其它合成方法而言,电化学技术可在室温水溶液环境下直接合成出晶态的 钨酸盐、钼酸盐材料,具有能耗低、适宜工业化生产等突出优点。但是,该技术合成的钨酸 盐、钼酸盐,发光性能单一,只有本征的蓝(绿)光,而且发光强度弱。为丰富其发光性能, 实现高效发光,掺杂稀土离子是最有效的途径。掺杂稀土的常用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是将稀土原料直接加入到获得发光 基质的物质之中,通过混料等环节使稀土分散均勻、进入发光基质中。采用固相烧结法(或 称作固相反应法)、溶胶_凝胶法、共沉淀法、络合物前驱体法(如柠檬酸盐前驱体法、聚合 物前驱体法等)等方法合成的材料,一般都采用这一掺杂途径。这种掺杂方式具有如下两 个弊端(1)需进行高温热处理才能有效地使稀土离子进入发光基质;(2)难以形成发光壳 层-基质核结构,当合成高 ...
【技术保护点】
白钨矿发光材料的一种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后处理,在发光基质表面层内制造A位空位-稀土离子再补位,从而合成出具有发光壳/核结构的材料,通过改变处理液的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可以控制Re↑[3+]:AMO↓[4](A=Mg,Ca,Sr,Ba,Pb;M=W,Mo;Re=rareearth)中稀土的种类及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