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82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5
本申请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催化剂制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4‑
丁二醇是重要的高分子聚合单体,常用于制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

聚氨酯

四氢呋喃等

目前,1,4‑
丁二醇的生产主要通过炔醛法

丁二烯法

环氧丙烷法,其中炔醛法是最主要的生产工艺

[0003]炔醛法的关键在于制取1,4‑
丁炔二醇中间体,1,4‑
丁炔二醇中间体是由乙炔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

[0004]炔醛法常用的催化剂为铜铋催化剂,铜铋催化剂主要有无载体铜铋催化剂和负载型铜铋催化剂,无载体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活性,但是稳定性较差,铜物种容易脱溶,因而炔醛法催化剂应用较多的是负载型铜铋催化剂

[0005]目前,负载型铜铋催化剂中的氧化铜在甲醛作用下还原为氧化亚铜,再与乙炔反应生成中间体乙炔亚铜,甲醛和乙炔分别吸附在乙炔亚铜固体表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丙炔醇,丙炔醇与甲醛作用生成1,4‑
丁炔二醇,1,4‑
丁炔二醇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到溶液中

其中,二价铜在反应过程中容易过度还原成零价铜,从而使得乙炔反应形成聚炔,同时,炔醛反应为放热反应,容易加速聚炔的形成速率,生成的聚炔容易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减少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降低催化剂的活性,从而降低了1,4‑
丁炔二醇的生成率

[0006]因此,亟需制备一种高催化活性的铜铋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进一步提高铜铋催化剂的活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铜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复合载体制备:将硅藻土浸泡在盐酸中,干燥,得到预处理硅藻土,将预处理硅藻土

偏高岭土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与乙醇溶液混合,静置,弃置上清液,得到混合固体,将混合固体烘干,研磨,得到复合载体;(2)半成品催化剂制备:将硝酸铜

硝酸铋

硝酸镁

硝酸铝

尿素



步骤(1)得到的复合载体混合,旋蒸

烘干

焙烧,得到半成品催化剂;(3)包覆层原料制备:将聚乙烯醇凝胶溶液喷洒到辅助剂上,加热,得到混合物;所述辅助剂包括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和膨润土无机凝胶;(4)包覆:将步骤(2)得到的半成品催化剂混合搅拌,边搅拌边加入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得到次级催化剂,将次级催化剂过筛,在
750

800℃
焙烧,冷却,得到包覆催化剂;(5)铜铋催化剂:将步骤(4)得到的包覆催化剂浸渍在刻蚀液内,取出,清洗,干燥,
即得,其中,所述刻蚀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硝酸
50

60


乙酸
10

15



20

30

、4

羟基苯磺酸3‑5份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合成的催化剂主要用于乙炔和甲醛制备1,4‑
丁炔二醇的反应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量的积聚使得反应温度上升且热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较多的副反应发生,从而降低1,4‑
丁炔二醇的收率;本申请的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含有的氧化铝

氧化镁

四氧化三铁便于作为导热剂,多个催化剂的分布便于更好的分散热量,从而降低热量的上升速率;四氧化三铁便于吸引副反应产生的聚炔,从而减少催化剂孔道被堵塞的情况出现;在催化剂表面包覆含有四氧化三铁的多孔包覆层,炔醛反应时,催化剂孔道内反应产生的聚炔流动到外部,进而被包覆层中的四氧化三铁吸引,从而减少积聚在催化剂孔道内的聚炔含量,减少孔道出现堵塞的情况;包覆层中的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通过膨润土无机凝胶

聚乙烯醇凝胶黏附在催化剂表面,将聚乙烯醇凝胶喷洒到辅助剂表面,使得辅助剂成为湿粉,便于在混合过程中更好的粘附在半成品催化剂表面,加热,便于进一步提高辅助剂在半成品催化剂表面的粘附强度,在
750

800℃
下焙烧,便于提高包覆层在催化剂表面的粘附强度,同时,包覆层中的部分聚乙烯醇凝胶碳化,形成多孔碳骨架结构,随后经过刻蚀,刻蚀掉部分膨润土无机凝胶以及部分碳骨架,进而提高包覆层的多孔性,便于更好的吸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聚炔,减少聚炔堵塞孔道的情况出现;部分四氧化三铁分布在相邻氧化铜之间,从而减少四氧化三铁对氧化铜的影响,四氧化三铁便于吸引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聚炔,从而减少聚炔粘附在氧化铜表面影响催化剂活性的情况出现;通过自制复合载体,进而提高载体上活性组分的活性位点,进而提高活性组分的负载量,硝酸镁与硝酸铝加热变成氧化镁

氧化铝,氧化镁

氧化铝导热性佳,分布在复合载体的表面以及孔洞中,进而提高复合载体的导热性,甲醛与乙炔为放热反应,复合载体的导热性便于提高热量的扩散效率,进而减少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出现,降低温度对副反应的影响,进而减少甲醛的歧化反应,减少甲酸的生成,进而减慢溶液
pH
降低的速率,减少氧化铜的流失,同时,减少生成的丁炔二醇出现酯化的情况,进而提高丁炔二醇的收率,同时,缓解氧化铜的过度还原,减缓聚炔的形成速率,同时与氧化铋相互配合,进一步降低聚炔的形成率,减少聚炔堵塞催化剂孔洞的情况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焙烧包括如下阶段:阶段一


20

30℃/min
加热至
300

600℃
,保持
10

30min
;阶段二


30

40℃/min
加热至
750

800℃
,阶段三


30

40℃/min
降温至
600

610℃
,保温
30

40min。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分阶段焙烧次级催化剂,便于提高混合物在半成品催化剂表面的牢固程度,同时,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铜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复合载体制备:将硅藻土浸泡在盐酸中,干燥,得到预处理硅藻土,将预处理硅藻土

偏高岭土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与乙醇溶液混合,静置,弃置上清液,得到混合固体,将混合固体烘干,研磨,得到复合载体;(2)半成品催化剂制备:将硝酸铜

硝酸铋

硝酸镁

硝酸铝

尿素



步骤(1)得到的复合载体混合,旋蒸

烘干

焙烧,得到半成品催化剂;(3)包覆层原料制备:将聚乙烯醇凝胶溶液喷洒到辅助剂上,加热,得到混合物;所述辅助剂包括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和膨润土无机凝胶;(4)包覆:将步骤(2)得到的半成品催化剂混合搅拌,边搅拌边加入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得到次级催化剂,将次级催化剂过筛,在
750

800℃
焙烧,冷却,得到包覆催化剂;(5)铜铋催化剂:将步骤(4)得到的包覆催化剂浸渍在刻蚀液内,取出,清洗,干燥,即得,其中,所述刻蚀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硝酸
50

60


乙酸
10

15



20

30

、4

羟基苯磺酸3‑5份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焙烧包括如下阶段:阶段一


20

30℃/min
加热至
300

600℃
,保持
10

30min
;阶段二


30

40℃/min
加热至
750

800℃
;阶段三

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鑫孟祥圣赵德军翟国会齐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