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45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其特征在于:上层台车内侧底端设置有下层台车,上层台车顶端表面内侧设置有上层托盘,上层托盘内表面中部固定有翻转轴,上层台车的上面设置有上下台车组合连杆,连杆控制把手安装固定在上下台车组合连杆上,通过拨动连杆控制把手使上下台车组合连杆动作;下层台车前端一侧设置有止挡槽,下层台车前端表面中部设置有牵引钩组件,下层台车后端中部设置有牵引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
,
属于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公开号为
CN218858467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种带隐藏式牵引机构的物流台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围栏,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牵引杆,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设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用于对牵引杆的收放,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杆件,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前后两端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

本方案工作的时候,将牵引杆拉出,其装置通过卡杆对杆件的左右位置进行限位,从而将牵引杆与外部的牵引组件连接,当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将牵引杆收纳至空腔的内部,从而在使用的时候更加便捷,不使用的时候不会占有空间,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0003]现有的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是一种向生产线灵活供给大物部品的牵引台车,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多连杆机构原理实现上下层台车组合及分离

生产线侧空间狭小,但需要摆放两种品番的部品台车,为了满足物流进行空满交换,每种品番的部品需要2台车,这样一共需要4台车,而线侧的空间只能摆放2台台车

导致只能使用手码台车,手码台车的尺寸为原台车尺寸的一半,这样4台手码台车的空间正好等于原铁箱台车2台的空间

但是这样需要人工把部品从大铁箱里拿出摆放到手码台车里,导致需要损耗大量的人力资源,且使工作效率下降,同时此生产方式增加了操作者作业的困难程度,导致实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可以同时进行牵引,大大的增加了牵引车可牵引台车的数量,使整体有效的节省人力使用,提高整体实用性能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包括上层台车和下层台车,其特征在于:上层台车内侧底端设置有下层台车,上层台车顶端表面内侧设置有上层托盘,上层台车一侧表面端下部设置有连接器固定板,上层台车另一侧表面中部设置有活动连接器,上层托盘内表面中部固定有翻转轴,下层台车顶端和上层托盘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护角板,上层托盘一端表面设置有台车把手,上层台车的上面设置有上下台车组合连杆,连杆控制把手安装固定在上下台车组合连杆上,通过拨动连杆控制把手使上下台车组合连杆动作;下层台车前端一侧设置有止挡槽,下层台车前端表面中部设置有牵引钩组件,下层台车后端中部设置有牵引器

[0006]所述上层台车和下层台车为拼接组装,其整体长度为
1200
毫米,宽度为
800
毫米,高度为
450
毫米设置

[0007]所述上层台车长度为
1400
毫米,宽度为
1300
毫米,高度为
650
毫米,中间裆宽为
1000
毫米设置,其底端表面设置有万向轮

[0008]所述上层台车两侧设置有八个
50
方钢作为上层支柱,其上层台车倾斜
30
°

[0009]所述上下台车组合连杆用于锁死上层台车和下层台车,上层台车的一端的下部设置锁孔,当拨动连杆控制把手时,带动上下台车组合连杆上下运动,使上下台车组合连杆的下端插入或离开锁孔,从而使得上下台车组合连杆联动,上下台车锁死和分离

[0010]所述上层托盘通过翻转轴与上层台车连接固定,其上层托盘长度为
1200
毫米,宽度为
800
毫米设置,上层托盘以翻转轴为中心,台车把手侧可向上翻转
30


[0011]所述翻转机构由翻转轴

活动连接器

翻转机构拉杆

挡销构成,整体翻转机构呈
Y
字形,两个挡销分别固定在上层台车两侧,两个活动连接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挡销活动连接,两个活动连接器的另一端通过可活动式螺栓与翻转机构拉杆相连,两个活动连接器之间成一定角度;翻转机构拉杆锁头对应插接在上层台车下部中心锁孔内,翻转机构拉杆在台车把手同侧的一端有拉动把手,另一端有锁头

[0012]所述翻转轴两侧固定在上层台车上,采用
φ
30mm
无缝钢管,翻转轴下部的中心与翻转机构拉杆的中心固定,翻转轴上部固定上层托盘,以翻转轴为中心轴

[0013]所述上层的台车把手一侧安装有固定上层台车的上层牵引钩,上层台车把手另一侧安装有固定上层台车的上层牵引器,所述上层牵引钩有两个牵引棒,分别固定在上层台车下部,不使用时直立在两侧,使用时手动落下,形成交叉形上层牵引钩;下层台车前端安装固定下层台车的下层牵引钩,下层牵引钩另一侧安装固定下层台车的下层牵引器

[0014]所述上层牵引器安装在上层台车的一侧,方向同下层台车牵引器,上层牵引器为
10
毫米厚钢板构成,三角形呈
45
°
角设置,其内侧设置有两个孔洞

[0015]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双层台车可以显著增加给定区域的台车摆放数量,有效地解决线侧空间不足问题,通过双下层摆放台车,使台车能够向传统台车一样在相同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车辆,双层台车可以同时进行牵引,大大的增加了牵引车可牵引台车的数量,使整体有效的节省人力使用,提高整体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双层台车的上层台车翻转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上层台车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8]图3是下层台车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9]图4是上层台车翻转机构侧视示意图

[0020]图5是双层台车的上层台车未翻转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上层台车整体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6所示,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包括上层台车1和下层台车2,其特征在于:上层台车1内侧底端设置有下层台车2,上层台车1顶端表面内侧设置有上层托盘3,上层台车1一侧表面端下部设置有连接器固定板4,上层台车1另一侧表面端中部设置有活动连接器5,上层托盘3内表面中部内侧设置有翻转轴6,下层台车2顶端和上层托盘3顶端四
角处均设置有护角板7,上层托盘一端表面设置有台车把手8,上层台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包括上层台车和下层台车,其特征在于:上层台车内侧底端设置有下层台车,上层台车顶端表面内侧设置有上层托盘,上层台车一侧表面端下部设置有连接器固定板,上层台车另一侧表面中部设置有活动连接器,上层托盘内表面中部固定有翻转轴,下层台车顶端和上层托盘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护角板,上层托盘一端表面设置有台车把手,上层台车的上面设置有上下台车组合连杆,连杆控制把手安装固定在上下台车组合连杆上,通过拨动连杆控制把手使上下台车组合连杆动作;下层台车前端一侧设置有止挡槽,下层台车前端表面中部设置有牵引钩组件,下层台车后端中部设置有牵引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台车和下层台车为拼接组装,其整体长度为
1200
毫米,宽度为
800
毫米,高度为
450
毫米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台车长度为
1400
毫米,宽度为
1300
毫米,高度为
650
毫米,中间裆宽为
1000
毫米设置,其底端表面设置有万向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台车两侧设置有八个
50
方钢作为上层支柱,其上层台车倾斜
30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台车组合连杆用于锁死上层台车和下层台车,上层台车的一端的下部设置锁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组合立体式牵引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托盘通过翻转轴与上层台车连接固定,其上层托盘长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忠阳郝木君高健峰渠青青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