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75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转动构件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动铰链结构,所述转动铰链结构用于转动件和支撑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包括转动轴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设置于转动件之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支撑件之上,还包括至少一用于转动件定位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支撑件之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在支撑件上设置了凹槽,当转动件转动到凹槽处时,可直接进入凹槽之内,通过凹槽来实现定位功能,这样,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设置定位部件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凹槽并非为一独立部件,无须单独加工且方便操作,从而降低了铰链的制作成本以及操作的复杂程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动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转动铰链属于常用的机械构件,其基本特征就是通过铰链的转动节省使用空间, 方便维护。传统的铰链往往只具备转动功能,使用这种铰链的转动件在旋转方向上没有定 位约束因此随意转动,不仅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情况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如果 要实现转动铰链的定位功能,则需在转动铰链上增加定位部件,由于定位部件相对独立于 转动铰链,需要单独采购,这样无疑增加了铰链的制作成本和操作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铰链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铰链结构无定位部 件或虽然有定位部件但制作成本较高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用于转动件和支撑件之间的转动 连接,包括转动轴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设置于转动件之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支撑件之 上,还包括至少一用于转动件定位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支撑件之上。其中,所述转动件为一转动板,所述支撑件为两固定座。其中,所述凹槽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开设于支撑 件的外侧,第二凹槽开设于安装孔上,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与转动轴相适配。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顶部的尺寸大于底部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处于一条直线上。其中,还包括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置于支撑件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与止挡部相互垂直。其中,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板一体成型。所述转动轴的横截面为矩形。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在支撑件上设置了凹槽,当转动件转动到凹槽处时,可 直接进入凹槽之内,通过凹槽来实现定位功能,这样,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设置定位 部件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凹槽并非为一独立部件,无须单独加工且方便操作,从而降低了 铰链的制作成本以及操作的复杂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动铰链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当转动件在止挡部处的示意图。图6是当转动件旋转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的示意图。图7是当转动件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动铰链结构,所述转动铰链结构用于转动件 1与两个支撑件2之间的转动连接,包括转动轴11和安装孔22,其中,所述支撑件2为固定 座,其截面呈L型,底部25设有螺钉孔26,用螺钉(图中未示出)将支撑件2固定在固定 平台(图中未示出)上;所述转动件1为一转动板,安装在两支撑件2之间;所述转动轴11 与支撑件2配合部分的截面为矩形,设置于转动件1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孔22为圆形孔, 其开设于支撑件2之上,直径略大于转动轴11,以便于转动轴11在其内顺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11与转动件1 一体成型而成,具体来说,所述转动轴11 是用加工工具在转动件1切割出来,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请参阅图1-4,所述转动件1通 过转动轴11安装于安装孔22之内,所述转动件1以转动轴11为轴心做圆周运动。请参阅他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 24,所述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的大小和形状与转动轴11相适配,其中,所述第一凹槽 23位于支撑件2的外侧,所述第二凹槽24开设于安装孔22的下方,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 槽24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转动板1转动至第一凹槽23以及第二凹槽24处时,所述转动 板1可同时下移至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之内,该转动板1就牢固的固定在支撑件2 上了。请参阅他1-4,本技术还包括止挡部21,所述止挡部21设置于支撑件2的外 侧,其与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相互垂直(即,其与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的夹角 均为90度)。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所述止挡部21与第一凹槽23的夹角可以为0 360之 内的任一度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11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一个连接轴连 接转动件1与两个支撑件2,使转动件1能在支撑件2上转动;二是起到定位作用,当转动 件1转动到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处时,所述转动轴11下移至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 槽24内,所述转动件1就固定在支撑件2和支撑件3上了。请参阅图1-4,所述第一凹槽23与第二凹槽24的顶部尺寸均大于底部尺寸,当转 动板1转动至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处时可顺利的进入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之 内。请参阅图5-7,当转动件1处于水平状态时,其位于止挡部21的上方;向上移动转 动件ι时,所述转动件1以转动轴11为轴心向上移动;当转动件1移动至第一凹槽23和第 二凹槽24处时,所述转动件1由于重力作用向A方向移动并滑入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 24内,请参阅图6和图7,至此,所述转动件1就固定在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内,此时, 转动件1处于垂直状态。如将转动件1恢复到水平状态,用力将转动件1上移出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 24,将转动件1缓慢放下,当转动件1下移至止挡部21处时不再向下移动,这时所述转动件 1就处于水平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祌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转动铰链结构,用于转动件和支撑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包括转动轴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设置于转动件之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支撑件之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用于转动件定位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支撑件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一转动板,所述 支撑件为两固定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有两个,分别为第一 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开设于支撑件的外侧,第二凹槽开设于安装孔上,所述第 一凹槽、第二凹槽与转动轴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 顶部的尺寸大于底部的尺寸。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处 于一条直线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 设置于支撑件的外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 与止挡部相互垂直。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板一体成型。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横截面为矩形。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转动构件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动铰链结构,所述转动铰链结构用于转动件和支撑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包括转动轴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设置于转动件之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支撑件之上,还包括至少一用于转动件定位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支撑件之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在支撑件上设置了凹槽,当转动件转动到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铰链结构,用于转动件和支撑件之间的转动连接,包括转动轴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设置于转动件之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支撑件之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用于转动件定位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支撑件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王从刚夏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