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流体封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98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9
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流体封严C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密封件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常规机械密封圈是采用如橡胶

石棉

聚四氟乙烯等制备实心非金属密封圈,具有较高的弹性变形量,需要的预紧力较小,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但其在高温

高压,高冲击及工作环境波动频繁的条件下使用时,体现出耐高温差

强度低

已损坏

密封性逐渐减弱

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因此,开发出金属材质的密封圈,但金属密封圈弹性变形量小,需要的预紧力就较大,如果不满足预紧力,其密封严密性很差达不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也几乎无自动调节热膨胀和收缩的能力,因此,金属密封圈也受到工作环境的限制,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

高温

高压密封系统中应用受限 。
进而又将金属密封圈改进为
C
型密封圈,以提高金属
C
型结构的弹性变形,在压缩过程中,
C
型圈轴向弹性压缩,使得
C
型密封圈和密封面以线密封方式紧密结合,金属材质决定了密封件的压缩载荷,即决定了塑性形变压力

[0003]目前,
C
型金属密封圈的形变弹性还是较差,例如航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流道中的气体温度会升高,影响气流道尺寸产生热膨胀,进一步压缩
C
型金属密封圈,会将
C
型金属密封圈的部分弹性形变转化为塑性形变,在航空发动机不工作时,气流道尺寸产生降温收缩,塑性形变难以回弹密封;长此以往,会大幅降低
C
型金属密封圈的弹性变形能力,使
C
型金属密封圈需要的密封接触压力值变大,当气流道降温对密封圈的压紧力变小,就会导致泄漏,使用寿命短,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即当密封接触压力大于被密封介质的压力时,保持密封效果;当密封接触压力小于被密封介质压力时,
C
型圈被推开,发生大量介质泄漏
。 对此,
CN102537350B
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及具有该密封圈的航空发动机,将密封圈的“C
形”替换为“W
形”,以提高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性能,提高回弹密封效果

但该“W”型结构的成型制备难度非常大,造价高,成品率很低,经济实用性差;尤其是在高精度的密封圈领域,精度要求非常高,结构复杂意味着精度难以保证,连
C
型圈的制备技术在国内被攻克,实现国内自主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
C
型金属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性能差,易发生塑性形变,且塑性形变后难以恢复复位密封,以及异形金属密封圈的制备精度难度高,成品率低,造价高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设计厚度为渐变的椭圆形截面的
C
型密封圈,在不大范围改变
C
型密封圈结构的同时,能够提高
C
型金属密封圈的压缩负载,金属密封圈腔内附加充气式弹性囊圈能够补偿回弹压力,提高塑变回弹量,辅助复位,延长使用寿命

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采用变厚度轧制制备金属片材,采用模具束型辊压金属片材制备
C
型金属密封圈,
C
型金属密封圈的截面为一侧开口的椭圆
形;开口位于椭圆形的其中一个长轴弧面,即圈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当密封时,椭圆形长轴两端接触被密封介质;
C
型金属密封圈的内腔设置有充气式弹性囊圈,充气式弹性囊圈内充有气体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椭圆形的长短轴的长度比例参数为,长轴
:
短轴
=1:

0.5

0.9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开口的中心线与椭圆形的短轴线重合;开口的宽度为长轴长度的(5~8)
/10。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
C
型金属密封圈的截面厚度为渐变厚度,厚度由椭圆形短轴端点处逐渐向长轴端点处递减,椭圆形短轴端点处厚度为
0.20mm

0.35mm
,椭圆形长轴端点处厚度为
0.10mm

0.15mm。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
C
型金属密封圈的材质为镍铬钼钨合金

镍铬钼合金

镍铬钨合金或沉淀强化镍基高温合金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式弹性囊圈在充气后以“车内胎”形式紧密嵌附在
C
型金属密封圈内腔,且受到
C
型金属密封圈内腔的限位,呈椭圆形截面气囊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式弹性囊圈内的气体为氮气

二氧化碳或惰性气体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式弹性囊圈的壁厚为
0.15mm
以上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式弹性囊圈的材质为耐高温弹性材质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式弹性囊圈的材质为含有
3%

8%
质量百分数柔性石墨的全氟醚橡胶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充气式弹性囊圈的椭圆形长轴端部与
C
型金属密封圈内腔之间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小于
C
型金属密封圈长轴长度的
1/5。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
C
型金属密封圈用于具有温差变化热胀冷缩的机械设备的流体密封,也用于恒温机械设备的流体密封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一

本专利技术方法设计
C
型金属密封圈的截面为椭圆形,且设计短轴端点处厚度加厚,能够增大压缩载荷,渐变加厚保证椭圆形形变复位,长轴端点厚度较薄能够更加容易的挤压形成直线密封面,密封面面积更大,密封性更好

[0017]二

本专利技术方法设计
C
型金属密封圈的内腔设置有紧密贴合的充气式弹性囊圈,能够辅助提高密封圈的压缩负载,以及能够补充回弹力,尤其是当
C
型金属密封圈发生塑性形变时,为金属密封圈提供弹性补偿力,达到较好的复位量

并且密封圈全面贴合金属圈内壁,不会产生应力失衡,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变厚度轧制制备金属片材,采用模具束型辊压金属片材制备
C
型金属密封圈,
C
型金属密封圈的截面为一侧开口的椭圆形;所述开口位于椭圆形的其中一个长轴弧面,即圈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当密封时,椭圆形长轴两端接触被密封介质;所述
C
型金属密封圈的内腔设置有充气式弹性囊圈,所述充气式弹性囊圈内充有气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的长短轴的长度比例参数为,长轴
:
短轴
=1:

0.5

0.9
);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与椭圆形的短轴线重合;所述开口的宽度为长轴长度的(5~8)
/1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C
型金属密封圈的截面厚度为渐变厚度,厚度由椭圆形短轴端点处逐渐向长轴端点处递减,椭圆形短轴端点处厚度为
0.20mm

0.35mm
,椭圆形长轴端点处厚度为
0.10mm

0.15mm。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提高流体封严
C
型密封圈形变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C
型金属密封圈的材质为镍铬钼钨合金

镍铬钼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赵宏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