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式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98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承式光缆,具有外护层和缆芯,外护层位于缆芯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三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构成,三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相互嵌套,形成一个正六边形,光单元保护层部件内设有光通信部件;外护层和缆芯之间设有铠装层,铠装层由三个铠装加强部件构成,铠装加强部件内设有外置加强构件,铠装层与缆芯贴合,三个铠装加强部件两两插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稳定,光通信部件取用方便,光单元保护层部件和铠装加强部件可重复使用,防护效果好,机械性能强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承式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承式光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如
CN218037476U
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度网络用通信光缆,具有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由保护部件

将保护部件包覆住的保护套构成,保护部件的外缘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保护套的外缘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六个嵌合部件构成,每个嵌合部件都由外壁体

第一倾斜壁体

第二倾斜壁体

第三倾斜壁体

第四倾斜壁体

六个第一通信部件

六个第二通信部件构成,所有外壁体连接构成正六棱柱体,每个外壁体的内表面中央都具有一个第一倾斜壁体及一个第二倾斜壁体,第一倾斜壁体与该外壁体的夹角为度,第二倾斜壁体与该外壁体的夹角为度,第一倾斜壁体与第二倾斜壁体的夹角为度,第一倾斜壁体的下端连接第四倾斜壁体的一端,第二倾斜壁体的下端连接第三倾斜壁体的一端,第四倾斜壁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倾斜壁体的另一端,第一倾斜壁体

第二倾斜壁体

第三倾斜壁体

第四倾斜壁体围成的内部封闭空间为第一封闭腔,外壁体与第一倾斜壁体之间形成第一开口腔,外壁体与第二倾斜壁体之间形成第二开口腔;相邻的嵌合部件中,其中一个第一开口腔与另一个第二开口腔拼合构成第二封闭腔,相邻的嵌合部件中,其中一个第三倾斜壁体与另一个第四倾斜壁体相贴合;保护部件除了第一通信部件

第二通信部件外的部分是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通信部件由四根光纤带构成,每根光纤带都是由多根光纤及将所有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构成,四根光纤带叠放后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通信部件由四根带状体构成,每根带状体都是由多根光导纤维及将所有光导纤维包覆住的粘合层构成,四根带状体叠放后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通信部件位于第一封闭腔内,每个第一封闭腔内只有一个第一通信部件;第二通信部件位于第二封闭腔内,每个第二封闭腔内只有一个第二通信部件

[0003]上述现有技术都存在如下缺憾:
1、
取用通信单元时,需要破坏保护部件,不方便,且无法回收利用;
2.
机械性能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自承式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自承式光缆,具有外护层和缆芯,外护层位于缆芯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三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构成,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由保护板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构成,同一横截面内,保护板的一端与第二侧板的一端相连,保护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为
120
度,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的一端相连,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夹角为
120
度,第一侧板的一端与保护板相连,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平行,保护板

第三侧板和第一侧板位于第二侧板的同一侧,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纳槽,保护板和第一侧板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纳槽,保护板和第一侧板之间的第二侧板的侧壁为第一内壁,
第一内壁的宽度与第三侧板的另一端的端面宽度相同,第二容纳槽内设有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沿顺时针方向,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插入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一容纳槽内,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一内壁贴合,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三侧板与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保护板贴合;外护层和缆芯之间设有铠装层,铠装层由三个铠装加强部件构成,铠装加强部件内设有外置加强构件,沿顺时针方向,前一个铠装加强部件与后一个铠装加强部件插接

[0006]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与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保护板的另一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同一横截面内,三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构成一个正六边形

[0007]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三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一侧板之间设有一个中心加强件

[0008]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加强部件由铠装加强部件主体构成,铠装加强部件主体的一端形成两个与缆芯外壁平行的第三容纳槽,外置加强构件位于第三容纳槽内,铠装加强部件主体的另一端的下方两个插接部件,沿顺时针方向,前一个铠装加强部件主体的两个插接部件与后一个铠装加强部件主体的对应的第三容纳槽插接

[0009]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部件为光纤或光纤带,所述光纤带由至少两根光纤并带而成

[0010]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与对应的第三侧板之间形成一个取出口,取出口的宽度小于光纤的外径

[0011]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壁处对应的第二侧板的厚度大于第一内壁处对应的第二侧板的厚度

[0012]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的材料为聚乙烯

[0013]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加强构件由芳纶纱固形而成或由多股单独的芳纶纱构成

[0014]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加强部件主体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0015]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0016]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多模光纤或单模光纤

[0017]上述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槽的横截面呈弯折状态,折角与六边形缆芯的折角对应,外置加强构件呈弯折状态,折角与六边形缆芯的折角对应

[0018]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缆芯由三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拼接而成,并相互将对应的三个第二容纳槽封闭,取用光纤或光纤带时可以直接分离缆芯取用,无需像普通松套管一样,需要破坏松套管才能取出光纤或光纤带,光单元保护层部件可重复利用

[0019]2.
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保护板位于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三侧板的外部,可以保护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三侧板,防止第三侧板受到损坏从而影响
第二容纳槽内的光纤或光纤带

[0020]3.
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保护板与第二容纳槽不相邻,当保护板受到损坏时,不会影响第二容纳槽的结构,因而不会影响第二容纳槽内的光纤或光纤带

[0021]4.
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的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承式光缆,具有外护层
(1)
和缆芯,外护层
(1)
位于缆芯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三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构成,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由保护板
(41)、
第一侧板
(43)、
第二侧板
(44)
和第三侧板
(46)
构成,同一横截面内,保护板
(41)
的一端与第二侧板
(44)
的一端相连,保护板
(41)
与第二侧板
(44)
之间的夹角为
120
度,第二侧板
(44)
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
(46)
的一端相连,第二侧板
(44)
和第三侧板
(46)
之间的夹角为
120
度,第一侧板
(43)
的一端与保护板
(41)
相连,第一侧板
(43)
和第三侧板
(46)
平行,保护板
(41)、
第三侧板
(46)
和第一侧板
(43)
位于第二侧板
(44)
的同一侧,第一侧板
(43)
和第三侧板
(46)
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纳槽
(45)
,保护板
(41)
和第一侧板
(43)
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纳槽
(42)
,保护板
(41)
和第一侧板
(43)
之间的第二侧板
(44)
的侧壁为第一内壁
(47)
,第一内壁
(47)
的宽度与第三侧板
(46)
的另一端的端面宽度相同,第二容纳槽
(45)
内设有至少一根光通信部件;沿顺时针方向,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的第一侧板
(43)
和第三侧板
(46)
插入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的第一容纳槽
(42)
内,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的第三侧板
(46)
的另一端与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的第一内壁
(47)
贴合,前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的第三侧板
(46)
与后一个光单元保护层部件
(4)
的保护板
(41)
贴合;外护层
(1)
和缆芯之间设有铠装层,铠装层由三个铠装加强部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庆海刘延辉计中华姚子峰焦国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