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325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包括下联板,下联板的顶部安装有转向连轴,下联板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下联板底部的两个扣连管,两个扣连管沿着下联板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扣连管的底部固定有卡位套,扣连管的内侧设置有预连卡件,扣连管的底部通过预连卡件连接有减震器主体,减震器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顶端与下联板连接固定的顶连环,减震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底部与摩托车轮轴连接固定的底连座,卡位套的外侧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进行防护的散热包位器,下联板的一端设有与散热包位器相连的锁卡连件;减震器主体配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悬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悬架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悬架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的前悬架通过上联板

下联板

转向杆

减震器组成,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0003]现有摩托车的前悬架上的减震器暴露在外,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扬起的泥沙便会附着在减震器外侧,长时间使用后减震器上的泥沙便会对减震器上的弹簧伸缩范围造成影响,同时也极易加速减震器的老化,不仅影响前悬架整体的减震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前悬架中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摩托车前悬架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包括下联板,所述下联板的顶部安装有转向连轴,所述下联板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下联板底部的两个扣连管,两个扣连管沿着下联板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扣连管的底部固定有卡位套,所述扣连管的内侧设置有预连卡件,所述扣连管的底部通过预连卡件连接有减震器主体,所述减震器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顶端与下联板连接固定的顶连环,所述减震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底部与摩托车轮轴连接固定的底连座,所述卡位套的外侧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进行防护的散热包位器,所述下联板的一端设有与散热包位器相连的锁卡连件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包位器包括固定于卡位套底部的定连弧形半管,所述定连弧形半管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扣位弧形半管,所述卡位套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摆位架,摆位架位于扣连管的一侧,所述摆位架的底端固定有摆位弧形半管,所述摆位弧形半管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扣位弧形半管,所述定连弧形半管与摆位弧形半管扣合,所述第一扣位弧形半管与第二扣位弧形半管扣合,扣合后的内腔用于安装减震器主体;所述第一扣位弧形半管的外侧固定有
U
型清洁板,所述定连弧形半管的内壁设置有贯穿至定连弧形半管外侧的散热导片,所述散热导片位于
U
型清洁板的内侧,所述
U
型清洁板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
U
型清洁板另一侧的通风孔;当第一扣位弧形半管和第二扣位弧形半管滑动配合于定连弧形半管和摆位弧形半管,
U
型清洁板活动配合于散热导片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导片的两侧与
U
型清洁板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散热导片的长度大于
U
型清洁板的宽度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位弧形半管

第二扣位弧形半管分别与定连弧形半管

第一
扣位弧形半管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摆位弧形半管

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定连弧形半管

第一扣位弧形半管的扣合处均设有密封垫;所述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第一扣位弧形半管的底端具有用于减震器主体底端贯穿的通孔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连卡件包括固定于扣连管且靠近转向连轴圆心一侧的六角套管,所述六角套管的两侧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扣连管远离六角套管的一侧固定有侧连管,所述扣连管具有径向贯通的卡位孔,卡位孔与侧连管同轴,所述扣连管的顶部插接有贯穿至扣连管内侧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固定有推板,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有位于扣连管上方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有与扣连管顶部相连的顶位弹簧;所述六角套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六角卡块,六角卡块与引导槽导向配合;所述下联板的底部设有位于转向连轴正下方的安装架,所述下联板的底部设有位于安装架

六角套管之间的定板,所述六角卡块靠近定板的一端设有与定板相连的复位弹簧,所述六角卡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撑位横杆,撑位横杆穿过卡位孔延伸至扣连管的内侧,所述撑位横杆的一端固定有定位螺柱,所述推板的顶部固定有三角导板,所述三角导板的顶部设有位于定位螺柱与侧连管之间的阻位条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螺柱的自由端为球面结构,所述推板的外侧与扣连管的内壁相贴合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位条的竖向中轴线与卡位孔的横向中轴线呈十字交错状,所述阻位条的宽度小于卡位孔的直径;所述撑位横杆的直径与卡位孔

顶连环的孔径大小相等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卡连件包括固定于摆位架一侧的同步轴,所述下联板的一侧固定有侧卡块,侧卡块位于同步轴的上方,所述侧卡块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的一侧固定有卡销,所述同步轴的外侧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具有锁位卡孔,所述卡销卡接于锁位卡孔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环的外侧具有两个锁位卡孔,且两个锁位卡孔沿着套环的圆心呈
45
°
角分布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器主体配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减震器主体的弹簧形变压力和减震器主体在散热包位器内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与摩托车的报警器连接,当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或温度超出预设报警阈值,则通过报警器报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包位器,按压第二扣位弧形半管,通过摆位架与卡位套的相对转动使得摆位弧形半管一侧与定连弧形半管一侧贴合

第二扣位弧形半管一侧与第一扣位弧形半管一侧贴合,通过螺栓将第一扣位弧形半管与第二扣位弧形半管的一端相连,如此便可对减震器主体进行包裹防护,同时减震器主体因伸缩摩擦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导片传递至定连弧形半管的外侧,如此便可在不影响减震器主体散热的情况下对减震器主体进行防护,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减震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减震器主体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预连卡件,当顶连环插入扣连管内时,推板便会受到顶连环的推动而相对扣连管上移,在此过程中定位螺柱的一端受到三角导板顶部斜面的挤压,如此
便可使定位螺柱靠近侧连管的一端脱离扣连管,随着顶连环的上移推板移至定位螺柱的上方,此时定位螺柱便会失去推板的遮挡而在复位弹簧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与顶连环贴合,转动减震器主体,使得顶连环相对推板进行转动,当顶连环与卡位孔对齐时,定位螺柱便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穿过顶连环

卡位孔移至侧连管的内侧,如此便可使撑位横杆插入顶连环内,实现对减震器主体的预固定,之后将螺帽放置于侧连管的内侧,转动螺帽便可将螺帽拧入定位螺柱的外侧,以此来实现对减震器主体的固定,在拧动螺帽时无需对减震器主体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包括下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板(1)的顶部安装有转向连轴(2),所述下联板(1)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下联板(1)底部的两个扣连管(
501
),两个扣连管(
501
)沿着下联板(1)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扣连管(
501
)的底部固定有卡位套(
502
),所述扣连管(
501
)的内侧设置有预连卡件,所述扣连管(
501
)的底部通过预连卡件连接有减震器主体(
506
),所述减震器主体(
506
)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
506
)顶端与下联板(1)连接固定的顶连环(
508
),所述减震器主体(
506
)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
506
)底部与摩托车轮轴连接固定的底连座(
507
),所述卡位套(
502
)的外侧设有用于对减震器主体(
506
)进行防护的散热包位器,所述下联板(1)的一端设有与散热包位器相连的锁卡连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包位器包括固定于卡位套(
502
)底部的定连弧形半管(
505
),所述定连弧形半管(
505
)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扣位弧形半管(
509
),所述卡位套(
502
)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摆位架(
510
),摆位架(
510
)位于扣连管(
501
)的一侧,所述摆位架(
510
)的底端固定有摆位弧形半管(
511
),所述摆位弧形半管(
511
)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512
),所述定连弧形半管(
505
)与摆位弧形半管(
511
)扣合,所述第一扣位弧形半管(
509
)与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512
)扣合,扣合后的内腔用于安装减震器主体(
506
);所述第一扣位弧形半管(
509
)的外侧固定有
U
型清洁板(
504
),所述定连弧形半管(
505
)的内壁设置有贯穿至定连弧形半管(
505
)外侧的散热导片(
534
),所述散热导片(
534
)位于
U
型清洁板(
504
)的内侧,所述
U
型清洁板(
504
)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
U
型清洁板(
504
)另一侧的通风孔(
533
);当第一扣位弧形半管(
509
)和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512
)滑动配合于定连弧形半管(
505
)和摆位弧形半管(
511
),
U
型清洁板(
504
)活动配合于散热导片(
53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片(
534
)的两侧与
U
型清洁板(
504
)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散热导片(
534
)的长度大于
U
型清洁板(
504
)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位弧形半管(
511


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512
)分别与定连弧形半管(
505


第一扣位弧形半管(
509
)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摆位弧形半管(
511


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512


定连弧形半管(
505


第一扣位弧形半管(
509
)的扣合处均设有密封垫;所述第二扣位弧形半管(
512


第一扣位弧形半管(
509
)的底端具有用于减震器主体(
506
)底端贯穿的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卡件包括固定于扣连管(
501
)且靠近转向连轴(2)圆心一侧的六角套管(
518
),所述六角套管(
518
)的两侧开设有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文曲昭关昊周世杰张千明秦通高运志林甲嵘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