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84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6
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涉及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胎面,所述胎面底部依次设有冠带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人们追求的幸福生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或者说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2022
年我国汽车销量为
2686
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
688.7
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
25.6%。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大力支持,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必将再创新高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部件的轮胎,也必将在这次新能源化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轮胎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滚动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轮胎的续航里程

[0003]传统的低滚动阻力轮胎都是采用低滚动阻力原材料,比如胎面采用顺丁橡胶
+
溶聚丁苯橡胶
+
二氧化硅的低滚动阻力胎面胶配方来降低减少轮胎的滞后损失,从而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传统轮胎速度级别在
W
级(
270km/h
)以上轮胎胎冠结构普遍采用2层胎体帘线
+2
层钢丝带束层帘线
+2
层尼龙冠带层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轮胎高速性能好

安全倍数高,缺点在于轮胎滚动过程中多层骨架材料的两层之间会存在剪切力,以及由于采用了
2+2
结构的带束层钢丝,由于单丝根数过多在轮胎滚动过程中造成带束层钢丝单丝之间产生剪切力,使得轮胎胎冠部位消耗生热产生内耗,进而造成轮胎的滚动阻力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包括胎面,所述胎面底部依次设有冠带层

带束层

胎体层和内衬层,所述冠带层采用单层结构,所述带束层采用双层结构,分别为下层的
1#
带束层和上层的
2#
带束层,所述
2#
带束层与冠带层相贴合,
1#
带束层与胎体层相贴合,所述胎体层采用单层结构;所述
1#
带束层上设有
1#
带束层端点,所述胎体层上设有胎体反包端点,所述
1#
带束层与胎体层之间设有胎侧端点

[0006]优选地,所述胎体反包端点与胎侧端点之间形成差级
a

a
值为8‑
12mm。
[0007]优选地,所述胎侧端点与
1#
带束层端点之间形成差级
b

b
值为
10

15mm。
[0008]优选地,所述胎体反包端点与
1#
带束层端点之间形成差级
c

c=a+b。
[0009]优选地,所述带束层采用超高强度的两根单丝进行缠绕

[0010]优选地,所述冠带层的材质为芳纶

[0011]优选地,所述胎面上设有胎面基部胶,所述胎面基部胶的厚度为
f

f
值为
1.5

1.8mm。
[0012]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一段成型鼓加工1)在一段成型鼓,贴合胎侧和内衬层的预复合件,并缝合预复合件接头;2)在一段成型鼓,贴合胎体层,并缝合接头;3)在一段成型鼓,扣胎圈;4)在一段成型鼓,锁定胎圈充气定型并反包;
S2、
二段成型鼓加工1)在二段成型鼓,贴合
1#
带束层,并对齐
1#
带束层接头;2)在二段成型鼓,贴合
2#
带束层,并对齐
2#
带束层接头;3)在二段成型鼓,缠绕单层芳纶冠带层结构;4)在二段成型鼓,贴合轮胎胎面,并压实胎面接头;
S3、
定型卸胎1)完成一段

二段加工后,将胎面带束层复合件移动到一段成型鼓并再次定型并滚压胎面带束层复合件;2)滚压完成后传递环卸胎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单层胎体结构
+2
层钢丝带束层帘线
+
单层芳纶冠带层,为保证高速性能和安全倍数不降低,采用高反包胎体结构和芳纶冠带结构,以及带束层使用超高强度的2根单丝缠绕的结构,同时为了降低轮胎滚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减薄胎面基部胶,进一步降低轮胎的滞后损失,进而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轮胎带束层钢丝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轮胎带束层钢丝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低滚阻轮胎带束层钢丝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低滚阻轮胎带束层钢丝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统轮胎胎面基部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低滚阻轮胎胎面基部胶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
胎面
、2

冠带层
、3

带束层
、31

1#
带束层
、32

2#
带束层
、4

胎体层
、5

内衬层
、6

1#
带束层端点
、7

胎体反包端点
、8

胎侧端点
、9

胎面基部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内容作出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包括胎面1,所述胎面1底部依次设有冠带层
2、
带束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包括胎面(1),所述胎面(1)底部依次设有冠带层(2)

带束层(3)

胎体层(4)和内衬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带层(2)采用单层结构,所述带束层(3)采用双层结构,分别为下层的
1#
带束层(
31
)和上层的
2#
带束层(
32
),所述
2#
带束层(
32
)与冠带层(2)相贴合,
1#
带束层(
31
)与胎体层(4)相贴合,所述胎体层(4)采用单层结构;所述
1#
带束层(
31
)上设有
1#
带束层端点(6),所述胎体层(4)上设有胎体反包端点(7),所述
1#
带束层(
31
)与胎体层(4)之间设有胎侧端点(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反包端点(7)与胎侧端点(8)之间形成差级
a

a
值为8‑
12mm。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端点(8)与
1#
带束层端点(6)之间形成差级
b

b
值为
10

15mm。4.
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反包端点(7)与
1#
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镇王洪娟尚永峰唐俊萍陈绍孟尹晓伟王新光陈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