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402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可释放地连接到容器的联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产品搬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释放地联接到容器的联接器和一种使用这种联接器的产品搬运系统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搬运这种容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图1公开了一种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
100
,其中框架
/
储存网格
101
支撑在地板
/
平台
700
上,并且图
2、
图3和图4公开了适于在这种储存网格
101
上运行的三种不同的现有技术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0003]框架
101
包括直立构件
102
和储存容积部,该储存容积部包括成排布置在直立构件
102
之间的储存列
105。
在这些储存列
105
中,储存容器
106(
也被称为箱
)
一个堆叠在另一个的顶部上以形成堆垛
107。
构件
102
通常可以由金属
(
例如挤压铝型材
)
制成

[0004]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
100
的框架
101
包括跨过框架
101
的顶部布置的导轨系统
108
,多个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可以在该导轨系统
108
上运行以将储存容器
106
从储存列
105
升起和将储存容器
106
下降到该储存列中,而且还在储存列
105
上方运输储存容器
106。
导轨系统
108
包括:第一组平行导轨
110
,布置成引导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跨过框架
101
的顶部在第一方向
X
上移动;以及第二组平行导轨
111
,布置成垂直于第一组导轨
110
以引导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在垂直于第一方向
X
的第二方向
Y
上移动

储存在储存列
105
中的容器
106
由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通过导轨系统
108
中的存取开口
112
存取

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可以在储存列
105
上方横向移动,即在与水平
X

Y
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移动

[0005]框架
101
的直立构件
102
可以用于在将容器从列
105
中提升和将容器下降到该列中的期间引导储存容器
106。
容器
106
的堆垛
107
通常是自支撑的

[0006]参考图2至图4,每个现有技术的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都包括车身
201、301、351
以及第一组车轮和第二组车轮
202a、202b、302a、302b、352a、352b
,这些组车轮使得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能够分别在
X
方向和
Y
方向上横向移动

在图2和图3中,每组四个车轮中有两个车轮可见,而在图4中,每组四个车轮中有三个车轮可见

第一组车轮
202a、302a、352a
布置成与第一组导轨
110
中的两个相邻的导轨接合,并且第二组车轮
202b、302b、352b
布置成与第二组导轨
111
中的两个相邻的导轨接合

可以升高和降低这几组车轮
202a、302a、352a、202b、302b、352b
中的至少一组,使得第一组车轮
202a、302a、352b

/
或第二组车轮
202b、302b、352b
可以在任何时候与相应的一组导轨
110、111
接合

[0007]每个现有技术的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350
还包括升降装置
210、360
,以用于储存容器
106
的竖直运输,例如,将储存容器
106
从储存列
105
提升和将储存容器
106
降低到储存列中

升降装置
210、360
包括一个或多个夹持元件
362
,其适于接合储存容器
106
,并且这些夹持元件
362
可以从车辆
200、300、350
降低,使得可以在与第一方向
X
和第二方向
Y
正交的第三方向
Z
上调节夹持元件
362
相对于车身
201、301、351
的位置

容器搬运车辆
200、350
的升降装置
210、360
在图2和图4中示出

在图3中示出的容器搬运车辆
300
的升降装置位于车身
301


[0008]常规上以及出于本申请的目的,
Z
=1表示储存容器的最上层
1210
,即在导轨系统
108
紧下方的层,
Z
=2表示导轨系统
108
下方的第二层,
Z
=3表示第三层等

在图1中公开的示例性现有技术中,
Z
=8表示储存容器的最下侧的底层

类似地,
X
=1…
n

Y
=1…
n
表示每个储存列
105
在水平平面上的位置

因此,作为实例,并且使用在图1中所示的笛卡尔坐标系
X、Y、Z
,可以说在图1中标识为
106

的储存容器占据
X

19、Y
=1和
Z
=3的储存位置

可以说容器搬运车辆
200、300

Z
=0的层中行进,并且每个储存列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联接器
(1)
,包括:

联接器框架
(2)
,包括联接器框架下表面
(2

)
和联接器框架上表面
(2”)


搬运部
(15)
,从所述联接器框架上表面
(2”)
突出以用于能释放地连接到机器人拾取装置
(400)
的操作端
(405)


第一容器夹持器夹板
(3a

3)
和第二容器夹持器夹板
(3b

3)
,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夹持器夹板和所述第二容器夹持器夹板
(3)
连接到所述联接器框架
(2)
,以用于能释放地连接到容器
(20)
,并且所述第一容器夹持器夹板和所述第二容器夹持器夹板布置在垂直于所述联接器框架下表面
(2

)
定向的中央平面
(CP)
的相对两侧处,其中,每个所述容器夹持器夹板
(3)
包括位于所述联接器框架下表面
(2

)
下方的夹持器突出部
(3

)
,以用于插入到能在所述容器
(20)
的内部容积部内进入的对应的凹部或孔口
(21)
中,以及

致动系统
(5

9)
,用于使所述第一容器夹持器夹板和所述第二容器夹持器夹板
(3)
相对于所述中央平面
(CP)
在相反的方向上移位,直到所述夹持器突出部
(3

)
已经能移除地插入到对应的所述凹部或孔口
(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所述致动系统
(5

8)
包括:

电机
(5)


控制系统
(7)
,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机
(5)
的运行,以及

移位机构
(9)
,使所述电机
(5)
与所述容器夹持器夹板
(3)
相互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所述移位机构
(9)
包括:

第一连杆
(9

9a)
,在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电机
(5)
,并且在另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夹持器夹板和所述第二容器夹持器夹板中的一者
(3a)
,以及

第二连杆
(9

9b)
,在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电机
(5)
,并且在另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夹持器夹板和所述第二容器夹持器夹板中的另一者
(3b)
,其中,所述电机
(5)
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5)
移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所述移位致动器
(5

8)
还包括:

旋转元件
(6)
,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9

9a

9b)
连接到所述电机
(5)
的旋转轴,其中,所述电机
(5)、
所述旋转元件
(6)
以及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9

9a

9b)
配置为通过使所述旋转元件
(6)
在0度至
180
度之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来实现相反方向的移位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所述联接器
(1)
还包括用于邻接所述容器
(20)
的上边缘
(22)
的容器邻接表面
(17)
,并且其中,所述致动系统
(5

9)
布置在所述容器邻接表面
(17)
上方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每个所述容器夹持器夹板
(3)
包括:

上端
(3”)
,能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联接器框架
(2)。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所述联接器框架下表面
(2

)
是具有宽度
(W
C
)
和长度
(L
C
)
的矩形,并且

其中,所述夹持器突出部
(3

)
在平行于所述联接器框架下表面
(2

)
的中央轴线
(C
H
)
上对准,并且沿着所述表面
(2

)
的宽度
(W
C
)
或长度
(L
C
)
居中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所述联接器
(1)
还包括:

容器传感器
(16)
,配置为感测所述联接器框架下表面
(2

)
何时接触和
/
或接近所述容器
(20)
的开口框架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
(1)
,其中,所述搬运部
(15)
包括弹性机构,以在所述联接器
(1)
与所述机器人拾取装置
(400)
的操作端
(1

405)
连接之后允许在所述联接器与所述机器人拾取装置的操作端之间进行阻尼运动
。10.
一种产品搬运系统,包括:

储存和取出系统
(100)
,用于对储存容器
(106)
进行储存,

控制系统
(600)


机器人拾取装置
(400)
,与所述控制系统
(600)
信号通信,所述机器人拾取装置
(400)
包括:机器人底座
(401)
,机器人第一区段
(402)
,连接到所述机器人底座
(401)
,以及操作端
(405)


联接器
(1)
,连接到所述操作端
(405)
,所述联接器
(1)
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以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瓦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