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60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器结构,其包括安装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

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0003]现有汽车上的减震器大多数采用油压结构进行减震,时间一长容易出现油缸与活塞间隙漏油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的减震器损坏加速,极易导致车辆趴窝,而这种类型的减震器一旦损坏之后,驾驶员需要等待救援,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减震器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器结构,包括安装座
A、
安装座
B、
顶杆

转筒和弹簧

[0006]安装座
A
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油罐和缸筒
A
,缸筒
A
上螺旋设置调节板,缸筒
A
的底部设置活塞
A。
安装座
B
设置在安装座
A
的下方,安装座
B
上设置缸筒
B
,缸筒
A
插入缸筒
B
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活塞
A
与缸筒
B
的内壁滑动连接,缸筒
B
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
A。
[0007]顶杆设置在安装座
B
上,且顶杆位于缸筒
B
的内侧并与其间隙配合,顶杆贯穿活塞
A
并与其滑动连接,顶杆的顶端设置活塞
B
,活塞
B
插入缸筒
A
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

[0008]转筒套设在缸筒
B
的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转筒上设置与通孔
A
对应的通孔
B
,缸筒
B
上设置限位环

弹簧套设在缸筒
B
的外部,弹簧的顶端与调节板的下表面抵接,弹簧的底端与限位环的上表面抵接

[0009]优选的,缸筒
A
的外壁上设置螺纹槽,调节板的内壁上设置螺纹齿,调节板与缸筒
A
通过螺纹槽和螺纹齿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调节板的弧面上设置若干插孔

[0011]优选的,还包括螺栓

限位环包括两个,转筒位于上下两个限位环之间,且转筒的两端均设置法兰盘,上下两个法兰盘分别与对应侧限位环通过螺栓连接

[0012]优选的,转筒的内壁与缸筒
B
的外壁密封配合

[0013]优选的,缸筒
A
与安装座
A
一体式焊接

[0014]优选的,安装座
A、
缸筒
A、
安装座
B
和缸筒
B
的外表面均设置防护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通过在缸筒
A
的底部设置活塞
A
,在安装座
B
上设置缸筒
B
,活塞
A
插入缸筒
B
内,当缸筒
B
内形成密封的空间时,该结构能够临时发挥空气减震的作用,当切换至该状态时,可以在油缸漏油的时候为驾驶员转移车辆提供方便,节省等待救援时间以及救援成本,该结构相当于为传统的减震器增加了一套临时救急的功能,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缸筒
A
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图;
[0019]图3为图1中安装座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图;
[0020]图4为转筒的结构图

[0021]附图标记:
1、
安装座
A

2、
油罐;
3、
缸筒
A

301、
螺纹槽;
4、
调节板;
401、
插孔;
5、
活塞
A

6、
安装座
B

7、
缸筒
B

701、
通孔
A

8、
顶杆;
9、
活塞
B

10、
限位环;
11、
转筒;
111、
通孔
B

112、
法兰盘;
12、
螺栓;
13、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器结构,包括安装座
A1、
安装座
B6、
顶杆
8、
转筒
11
和弹簧
13。
[0024]安装座
A1
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油罐2和缸筒
A3
,缸筒
A3
与安装座
A1
一体式焊接,缸筒
A3
上螺旋设置调节板4,缸筒
A3
的底部设置活塞
A5。
缸筒
A3
的外壁上设置螺纹槽
301
,调节板4的内壁上设置螺纹齿,调节板4与缸筒
A3
通过螺纹槽
301
和螺纹齿螺纹连接

调节板4的弧面上设置若干插孔
401。
安装座
B6
设置在安装座
A1
的下方,安装座
B6
上设置缸筒
B7
,缸筒
A3
插入缸筒
B7
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活塞
A5
与缸筒
B7
的内壁滑动连接,缸筒
B7
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
A701。
[0025]顶杆8设置在安装座
B6
上,且顶杆8位于缸筒
B7
的内侧并与其间隙配合,顶杆8贯穿活塞
A5
并与其滑动连接,顶杆8的顶端设置活塞
B9
,活塞
B9
插入缸筒
A3
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
A(1)、
安装座
B(6)、
顶杆
(8)、
转筒
(11)
和弹簧
(13)
;安装座
A(1)
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油罐
(2)
和缸筒
A(3)
,缸筒
A(3)
上螺旋设置调节板
(4)
,缸筒
A(3)
的底部设置活塞
A(5)
;安装座
B(6)
设置在安装座
A(1)
的下方,安装座
B(6)
上设置缸筒
B(7)
,缸筒
A(3)
插入缸筒
B(7)
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活塞
A(5)
与缸筒
B(7)
的内壁滑动连接,缸筒
B(7)
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
A(701)
;顶杆
(8)
设置在安装座
B(6)
上,且顶杆
(8)
位于缸筒
B(7)
的内侧并与其间隙配合,顶杆
(8)
贯穿活塞
A(5)
并与其滑动连接,顶杆
(8)
的顶端设置活塞
B(9)
,活塞
B(9)
插入缸筒
A(3)
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转筒
(11)
套设在缸筒
B(7)
的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转筒
(11)
上设置与通孔
A(701)
对应的通孔
B(111)
,缸筒
B(7)
上设置限位环
(10)
;弹簧
(13)
套设在缸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秋凃利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宋达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